|
国务院日前颁布了《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将保险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普及保险知识,提高全民风险和保险意识。
广州外语外贸大学保险系教授肖奎喜博士认为,现时市民的保险观念较为薄弱、保险意识不强,《意见》明确了今后将保险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保险知识从娃娃抓起,其目的是提高全民的保险意识和观念。
据了解,发达的保险业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保险业起步晚,基础薄弱,覆盖面不宽,全民保险意识整体还比较缺乏。从保费收入占居民储蓄的比重看,国际平均水平为36%,而我国仅为3.4%。
肖奎喜介绍,经济发达国家的公民保险意识较强,是与其从小培养和普及保险知识有关,在美国,政府专门为此成立了保险教育基金会、消费教育局,从事宣传推广保险工作,并将保险知识进入到中小学的课程。
“尽管目前保险机构也开始重视保险业的宣传和教育,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目前保险教育主要在三类人中进行:一是从事保险的人员;二是有保险系的在校大学生;三是针对消费者的宣传和教育,不过,此类宣传推广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提高市民的保险观念和普及保险知识,而是在推销保险公司的产品。”
肖奎喜认为,针对目前的现状,《意见》将保险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他建议从三个方面加强中小学生的保险教育:一是力求教材通俗化;二是以讲座等形式进行,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三是多组织中小学生参观保险公司,让其加深印象,有利今后保险意识的树立和提高。
据了解,1980年,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率先恢复国际保险专业,标志着我国保险教育正式拉开帷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设置保险学本科及以上专业的高校只有近50家,每年保险专业毕业生仅在2000人左右,相应的成人高等教育保险专业几乎空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