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创富|上海现金流游戏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16|回复: 0

[技巧] 戴维斯双杀与双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5 05: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基本概念

  英文名称:Davis double-killing effect

  从双高到双低的循环,喜欢成长股的投资者要注意这种负循环的出现。变化因素典型的就是公司进入成熟期或者衰退期,和市场进入熊市,市场预期值降低。一旦公司走向成熟市场预期下降,典型表现可以是几年内利润翻倍而股价不涨,这种事很多,也让很多人费解。这种情况还不错,最坏的可能是公司收入利润下降,或不稳定,那么假定利润下降一半,EPS从2元降到1元市场预期可以迅速回归,PE从60到10,那么股东的损失会非常大,那么上个例子就倒了过来,也就是股价可以跌到原先的十二分之一。现在市场中有唯成长是从的倾向。说不上好还是不好,但是投资者应该明白什么是可持续的高质量的成长,哪些是不可持续的,只有那些竞争中获胜的,竞争力增强的,市场占有率扩大的良性增长才会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而那些变化不定的不能持续的,将会带来损失,远比你想象的恐怖。盲目的给予成长股不切实际的高预期将会带来灭顶之灾。毕竟长期来说市场只会给予那些明确可预期的成长给以超出一般水平的溢价。

  戴维斯双击策略

  以低市盈率买入潜力股票,待成长潜力显现后,以高市盈率卖出,这样可以尽享EPS和PE同时增长的倍乘效益。双击并非戴公独创,事实上很多投资家都有类似策略,但是戴公却神乎其技,凭此名满天下。双击和巴菲特“永恒价值”相比,显然世俗化了很多,但是对于新兴市场的投资者,或许双杀更实用一些。双击把买入价格放在企业质量之前,强调低市盈率,其实暗含了很多安全边际的保护。对PE提高的期待使得不会轻易陷入“雪茄烟蒂”的陷阱。卖出策略提醒投资毕竟不是婚姻,再长的持股期也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最终还是要离场。

  戴维斯双杀操作

  戴维斯的操作,以10PE买入每年增长10-15%的公司,五年后市场会给这公司更高的预期,便会以13甚至15PE买入,此时戴维斯卖出,其获利率是相当客观的。相反,很多人以30PE买入期望每年增长30%以上的所谓成长股,六年后的获利率只有前者的一半不到。因为在成熟的经济体,期望一个公司每年保持30%以上的净利润增长率,以摊薄其PE水平的难度是很大的。10倍PE 10 12 14 16 18 (此时的价格很可能在12元) --转折20PE*2.5元=50元---100元即由12---50元--100元,获利4倍--8倍,而净利润只是转折性地由10%/年增长到40% ,同时双杀中的PE变成了20,即DAI氏双杀的高获利度在于其 PE的大幅提高,而净利润的拐点大幅增长即是催化剂!

  戴维斯双杀效应的核心

  其核心是PE安全边际随着市场的调整自我进行调节。当市场单边上扬的牛市时候,市场整体估值的安全边际是不断上移的,也就是说PE的合理估值也在逐步上调,假设04年低糜的时候是10倍PE,05年好转的时候可能市场20倍的PE都能接受了,06年也许30倍都无所谓,到了07年40倍也不算疯狂了,真是可怕,那时候上千倍的PE都能让人狂追。但是市场下跌的时候,人们对PE的要求也就越来越低,更加追求安全的区域,PE的合理估值范围也逐步下移,戴维斯双杀效应的恐怖正在于此。从高PE估值的高位往下调整的时候,你会发现股价就算大跌也还是到不了合理估值的范围,这是因为人们对于PE的要求已经降低了,打个比方,在疯狂的时候,假设股价是100,PE是40,这个时候开始大幅调整,市场对于PE的安全边界要求更低,这个时候也许只有20了,你手里的股价这个时候也调整到60,但是请注意,如果对应40倍PE到20倍的PE,你的股价应该砍到50才合理,可你才到60,对于你来说,去调了40%已经大伤筋骨了,可是别以为调整到位了,还没到市场合理估值的PE呢。戴维斯双杀说的就是当股价大幅调整时候,市场PE的安全边界也在加速下移,让你的调整甚至还赶不上它的调整,这是最恐怖的事情,更为惨烈的是,这一切还才刚刚开始。

  经典案例

  以前几年都颇喜欢的高科技投资为例。2003年底的时候,诺德·安博特资产管理公司开始注意到苹果公司。当时的市场情况是,由于传统的高成长性行业已经连续下跌几年,因此包括苹果公司在内的多数同一行业的公司备受市场冷落。值得注意的是,在2003年底的时候,包括瑞银、JP摩根等多家知名投资银行当时均给予苹果公司中性评级,不难看出,这个时候整个市场都是不看好这类传统的高科技公司的。但诺德·安博特最为看重的还是苹果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苹果公司的一位创始人斯蒂夫·沃兹尼曾说:“苹果公司代表了个人电脑的发展趋势,它是第一个集成了WiFi和蓝牙功能的电脑,苹果公司始终走在技术的最前列。”而Ipod上市后风靡全球的事实也印证了诺德·安博特当时的判断。除了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坚决肯定之外,另外一个最吸引诺德·安博特的地方就是苹果公司当时的股价。该股当时在纳斯达克的市场交易价格仅有13美元左右,其市盈率、市净率都低于当时市场的平均水平。从2003年底到2004年年间,诺德·安博特陆续买入大量苹果公司股票,建仓的成本在13到17美元之间,建仓结束以后便开始耐心等待。奇迹发生了,Ipod面世以后,立即以其精美简洁的外观、更大的存储空间、超强的音质效果以及通过iTune进行线上下载的强大功能迅速风靡全球,给苹果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看到这种情况,很多投资机构开始大举跟进,部分知名投行也将对苹果公司的评级结果由“中性”修改成了“买进”。苹果公司在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开始水涨船高,节节攀升,到2005年底的时候,苹果公司的股价已经飙升到70美元左右,今年年初时曾一度升至将近85美元左右,较2003年底的时候翻了6倍还多。从2005年中旬,苹果公司的股价上升到40美元以后,诺德·安博特就开始陆续减仓了,因为诺德·安博特认为这一价格已经超过公司给定的价值区域,到2005年底的时候,诺德·安博特已经将持有的苹果公司8成的筹码抛出,今年年初又抛售了剩余的一部分,截至目前,已经全部清空,这笔投资自然是相当成功。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诺德·安博特全部清空苹果公司的股份以后,多家投行却给予其买入的评级。比如,包括高盛、花旗等几家知名研究机构在最近发布的报告中,都将对苹果公司的评级由原来的中性或者持有全部升级为买进。投资就是投资。业绩的短期波动性更应该与长期趋势配合在一起。而相对公司的股价大幅波动,投资人自身的短期业绩预期频繁波动所带来的“戴维斯双杀效应”更是投资行为中应该注意的。

  戴维斯家族祖孙三代在华尔街成功投资50年,其辉煌战绩足以与沃伦·巴菲特、彼得·林奇等投资大师相提并论。

  1947年,38岁的谢尔比·科勒姆·戴维斯(shelby cullom davis)辞去在纽约州财政部保险司的职务,拿妻子的5万美元开始了职业投资。1950年前后,他将10万美元全部投资于保险股组合。在他1994年去世时,这些投资已变成了8亿多美元。

  老戴维斯的儿子谢尔比·M·C·戴维斯(shelby·M·C·Davic)被认为是华尔街的神话。他从20世纪60年代的高投机行情下起家,在20世纪70年代的动荡中独善其身。他管理的基金在28年中有着22年战胜市场的记录。

  老戴维斯的孙子安德鲁(andrew)和克里斯(chris)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接手“戴维斯王朝”,并继续创造出超人的回报。

  戴维斯家族的投资哲学被称为投资行业的“奇葩”,注定要名留青史。戴维斯“双杀”与“双击”效应主要体现了企业成长变化与市场不理性预期对股价波动的双重影响。比如,在熊市中,投资者所面对的往往是估值下滑和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放缓的双重压力;在牛市时,则可能获得估值上升、上市公司业绩快速增长所带来的双重收益。

  戴维斯的策略很简单,即以低市盈率(低于10倍PE)买入成长性潜力股(每年增长10%~15%),待成长潜力显现后,以高市盈率卖出,尽享EPS(每股收益)和PE同时增长的倍乘效益。例如,老戴维斯1950年买入保险股时PE只有4倍,10年后保险股的PE已达到15倍至20倍。也就是说,当每股收益为1美元时,戴维斯以4美元的价格买入,当每股收益为8美元时,一大批追随者猛扑过来,用“8×18美元”的价格买入。由此,戴维斯不仅本金增长了36倍,而且在10年等待过程中还获得了可观的股息收入。

  事实上,大师们的股票投资理论和策略经过不断进化后,最终都走向了殊途同归。戴维斯“双击”实际上就是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理论、费雪的成长股理论、芒格的绩优股理论等三者的综合,即等待“好的时机”以“好的价格”买入“好的股票”,实现完美一击,然后耐心持有,坐收上市公司和“市场先生”的双重馈赠。

  回过头来看,股神巴菲特的股票投资策略其实就是典型的戴维斯“双击”。

  远的不说,单说中国股民耳熟能详的中国石油。巴菲特购入中国石油H股的均价为每股1.68港元,动态PE是3.4倍,动态PB(市净率)是0.72倍,分红收益率高达15%(是当时国内5年期存款利率的5.38倍)。而且,当时国际原油价格处于低位,巴菲特非常乐观,中国石油不仅经营稳定、盈利能力强,而且分红政策稳定。随着经济升温,股市走强,国际油价攀升,中国石油成长为“亚洲最赚钱的公司”,受到众人追捧。巴菲特卖出的均价是13.4元港币,平均PE是18倍,平均PB是3.6倍,不仅股票市值增长了近10倍,而且获得了巨大的分红收益。可以说,巴菲特的投资是完美的戴维斯“双击”。

  反观国内股民对中国石油A股的投资:在原油价格处于高位时,以16.7元人民币在一级市场抽签申购,PE是22.4倍,市净率是5倍;二级市场开盘炒到48.6元,对应PE为64倍,PB为14.8倍,何等的疯狂?在此之后的中国神华、中国船舶、中国远洋的上市和炒作,就更是一出出荒唐的“闹剧”了。要知道,戴维斯“双杀”——企业业绩下滑(EPS下降)、股市进入熊市(投资预期变坏,PE下降)所带来的“双重杀伤力”也是惊人的。例如,EPS从2元降到1元,PE从60倍降到10倍,股价可以跌到原先的十二分之一。

  再看看代表中国进行海外投资“国家队”、“国企队”、“机构队”——中投、中铝、中钢、中国平安、QFII等,无一不是遭遇戴维斯“双杀”,损失何其惨烈?这些决策者连最

  基本的投资常识和宏观、行业周期理论都没搞懂,就动辄决定上百亿的投资,风险何其大也!

  米勒是leggMason Capital Management的董事长,亲自管理着旗下的Leggmasonn价值型信托基金LeggMason value Trust。在1991年至2005年期间,米勒年年跑赢大盘,这让所有基金经理人都望尘莫及。然而,由于在此次危机中逆市买进美国国际集团、贝尔斯登和房地美的股票,他15年成功反向操作所带来的荣誉,在一夜之间全毁了。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他的朋友、Davis Funds基金经理克里斯托弗·戴维斯Chistopher Davis回忆说,曾在20世纪90年代初同米勒讨论过他的投资策略。当时他告诉米勒:我的一个目标是正确的次数超过犯错的次数。米勒回击说,这样很愚蠢,真正有意义的是你正确的时候能赚多少。如果你10次错了9次,股票变得一钱不值,但只要第十次上涨了20倍,你就够了。

  戴维斯说,我可做不到这一点。

  在市场投资中,价格的波动与投资人的预期关联程度基本可达到70%-80%。而不断抬高的预期配合不断抬高的PE定位水平,决定了价格与投资人预期之间的非线性关联关系。以前

  这个现象被称作市场的不理性行为,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市场的理性短期预期导致的自发波动。也可以称作“戴维斯双击效应”。

  戴维斯坚持的操作很简单,以10PE买入每年增长10-15%的公司,五年后市场会给这公司更高的预期,便会以13甚至15PE买入,此时戴维斯卖出,其获利率是相当可观的。相反,很多人以30PE买入期望每年增长30%以上的所谓成长股,六年后的获利率只有前者的一半不到。因为在成熟的经济体,期望一个公司每年保持30%以上的净利润增长率,以摊薄其PE水平的难度是很大的。
Davis double-killing effect.jpg
  图中,买入的是高增长的股票,每股收益每年增长30%,5年后平均投资回报只有6.7%


  图中,买入的是低增长的股票,每年收益每年增长只有13%,5年后平均投资回报是20%。

  戴维斯双杀与双击策略相反,为从双高到双低的负循环过程。

  在我看来,戴氏双击或双杀,其实也是价值投资的一种操作方式,虽然不同于巴股神。

  巴氏价值投资的核心是毛利率及其带来的企业价值增长。我称之为纯粹价值投资或非市场型价值投资。

  戴氏方法的核心是市场预期及其带来的投资者对公司估值接受度的变化。我称之为市场型价值投资。

  两者最大区别,一个远离市场,一个依托市场。

  我认为,对于中国市场来说,考虑到优质上市公司的缺乏、政策市的特点以及整个市场的投资风格等因素,戴氏双击比巴老的投资方式更适合中国市场。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29e59b0100rzx2.html

Davis double-killing effect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心灵创富|上海现金流游戏    

GMT+8, 2025-1-22 21:37 , Processed in 0.11107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