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明族”的“信用卡中毒症”
每月花光自己薪水,积蓄也是空空如也的家伙,我们管叫他“月光族”!还有比这更“可悲”的理财境况吗?当然有!那些发薪日总是忙着偿还银行信用卡透支额度的人,正渐渐形成一个新的族群——“透明族”。
做人透明些,没什么不好。可是,不断透支明天的财富,对理财而言,绝对不是一件好事。那些透明族其实是患了“信用卡中毒重症”——无休止地透支着卡里的金钱,却看不到未来的危险。
拥有一张可以透支的信用卡可以带来很多便利,但是对那些自控能力差的人,尤其是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来说,信用卡就象麻醉剂一样使人容易上瘾并破坏他们的财务健康,让人产生精神愉悦的幻觉和快感,如同注射毒品一般,满足暂时的欲望。而如果他们不能马上还清欠款,那么必将处于连绵不断的信用卡麻烦之中了,而这比任何东西都更快地腐蚀一个牢靠的财务根基。无意义的债务是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它使你的精神增添无谓的忧虑,让心灵倍受约束,于是“生活变得如此烦闷”,而靠透支消费的精神排遣则资助着悲剧的循环上演。
信用卡与“心理账户陷阱”
同样是购物的,在付款时有三种支付方式可供选择:现金,借记卡以及信用卡,不需心理学家的实验佐证,以我们自己的经验便可知道,使用信用卡比其他两种方式更容易令人产生购物欲望,并付出更高昂的代价买回更多其实并不实用的商品。许多人都在迷惑:那张在销售点终端流畅划过的塑料卡片,怎么就这么让我们如此地麻痹大意呢?
有人指出,这是金钱流通过程中的电子化运作使然。俚语说:除了割肉痛,就是掏钱痛。通过电子手段支付的钞票灭失于无形无影之中,使人不知不觉丧失了觉察的敏感度,也磨蚀了支付金钱的“痛惜感”,花起钱来自然大手大脚了。
事实上,每一个人面对金钱时都有自己的“心理账户”。人们会根据钱的来源、存放的地方和使用的方式,将金钱加以归类,并赋予不同的价值。比如说,赌博赢来的一百元与酷暑天在大街上卖报纸赚到的一百元相比较,往往更容易被挥霍,尽管任何一张百元钞票的购买力在任何场合都不会有丝毫的变化。而口袋中一千元里的一百元与一万元里的一百元,在你的心灵感受上也是不同的——用心理经济学的说法:这叫“大数误差”;经济学的“边际效用”说,也可以解释这种奇怪的心理感受。
人的“心理账户”会将属于自己的钱根据用途的不同自觉分为若干“分账户”,这部分钱应当用于消费,那部分钱应当用于享受,剩下的钱则用于投资等等,消费优先往往是分配顺序的共同规则。尽管不同用途的资金分配比例随着资金总量的变化而变动,但水涨船高,可支配的钱越多,相应的“分账户”资金也会相应的增加,这也就是为什么常常有人抱怨赚得越多花得越多的缘故。
在没有使用信用卡之前,多数人会发现自己的日子虽然可能过得拮据些,但一般不会总是遇上债务危机,可是一旦使用了信用卡,麻烦就接踵而来了。个中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因为信用卡使你可支配的钱财增加了,借款变得如此轻而易举,以致于“心理账户”会在潜意识中悄悄地将信用卡可透支部分的债务错误地纳入资金总量中。如果人们事前不做好财务状况收支预算,处于优先位置的属于消费、享受的心理“分账户”就会相应扩容,而投资空间会被逐渐挤占,仅有的一点节余演变为每月忙于偿付信用卡透支额的“救火队”,一个新的“透明人”就这样悲壮地诞生了。
用行动唤醒你的“财神”
能够使你爬出“心理账户陷阱”的方法其实只有一条:那就是不要有任何犹豫,立刻割舍痛快挥霍的乐趣。如果你用信用卡太凶了,那赶紧住手吧;如果你挣扎再三,仍无法抗拒闲逛商场的诱惑,那么就别带一分钱上街。
立刻行动吧,用上一小时,做个财务收支预算,诚实地面对你的现实,对比你挣到的钱和花出去的钱,用具体的方法掌管你的财务状况,纠正你混乱的“心理账户”。千万不要小瞧这一小时,它将为你省下成千上万本来没有必要的开销。毫不夸张地说,这一小时是你生命中最值得投入的一小时。如果可能,最好开始记录每天的收支情况。
学会随时进行定期储蓄。不论如何,不要忘记在发薪日为自己的将来存上一笔预先计划好的定期存款,并逐步养成习惯。用薪水付掉各种帐单后,留下来的通常都是些小钱,在这种情况下,同自己耍一些小把戏绝对有效。在此后的30天里,你会不断将一些计划开支直接存进定期储蓄账户,帐目不会太大,追求的是积少成多的效果。比如拨个50元,这笔钱原本列为打台球的开销,可活动因故取消,这样的“意外收入”最有可能随随便便就用掉了,但是,在心理上这样的小钱变成定期储蓄后,就不太容易被乱花掉,过些时日,还可能被派上新的用场。别小瞧这些小钱,守不住小钱的人,通常也留不住积蓄。你根本无需为此劳神跑银行网点,办个网上银行,随时可以坐在电脑前运用自助转帐开户,也就是举手之劳。
这个世界不能没有信用卡,但只是建议你在购物时,先琢磨一下——如果你用现金付帐,是否也会如此爽快?也许你会发现你愿意支付的现金远比信用卡签账的少得多,甚至根本不会掏这笔钱。相信这个世界上是有财神的,这个财神就睡在每个人的心里。
原文地址: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KLDS/20041216/15491230296.s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