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需要保险?其实,谁都需要保险。这可以从保险的由来得知: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随着科技发展、人类生活圈的扩大,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出现更频繁,损失更严重,这也是90年代以来所谓“风险社会”说法的原因。当然,认识到灾害事故对社会财富造成的损失和生命安全带来的威胁,人类已经采取了很多防灾减损的措施,但防灾减损并不能对灾害事故发生所带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提供任何补偿,这就客观需要一种机制或手段来提供这种灾后补偿。
钢琴大师会为他/她灵巧的手指投保高额保险,明星们会为他/她漂亮的脸蛋或美腿买保险,老外甚至会为家里的宠物购买医疗保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保险需求。目前中国谁最需要保险呢?是中国的农民!中国的农民太穷,生活压力也很大,他们一旦遇到各类事故灾害,家庭的承受能力通常会受到极大打击。所以,像怡安在美国开发出的“cash cow”那样的农民寿险在中国是很难出现的。但中国的农民确实需要合乎其需求的保险,无论是国家提供的农村医疗互助,还是政策性农业险,还是纯粹的商业保险,都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须。
保险需求也是有阶段性的。听友邦北分的徐水俊先生说过人的一生中至少需要四张保单: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应当买第一份保单,受益人是父母,感谢父母将自己养育成人,如果自己有什么意外,希望可以留下一笔钱,代自己以尽孝心;结婚后,应当买第二份保险,受益人是自己的爱人,让你对爱人的那份感情不会因为你的意外而失去保障;有了小孩以后,就需要第三份保险,受益人是自己的孩子,保证他们可以健康成长;第四份保险应该是买给自己的,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老有所养,不给子女压力与负担。
我基本认同徐先生这种简明直白的说法。具体而言,初入社会的年轻人,身体健康,生活丰富,但通常收入不太高,也没什么积累,因此,低保费、高保障的定期寿险和意外险保障是比较适宜的。第二阶段,成家之后,建议夫妻双方互投保障类险种,当然,这时候可以视收入和生活条件适当考虑终身寿险,但主要还应当是定期险和意外险。第三阶段,通常收入会更多一些,但家庭的责任和压力也会大很多,那么,关注子女的成长与教育,可以考虑一些子女的医疗险和教育储蓄性质的险种。第四阶段,也就是为自己投保的阶段,或者说保障对象是自己,通常就是健康险和养老险类,毕竟中国现在的医疗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保障层次也很低,即便是有社会保险,如果一旦出现重大疾病或伤残,仍然会对家庭产生极大影响。另外,中国现有的养老体系也潜伏较大危机,连政府都调整政策降低了个人基本养老帐户的积累额,舒适的晚年生活是肯定不能指望国家的啦!以上四个阶段,其实并不是绝然界线分明的,尤其是后面几个阶段购买的保险,通常会是相互影响和补充的。
在此,我想特别说明一下的是,现在城市居民中已经不少都成有有车家庭,风险通常会随生活半径的扩大而自然增加,而其中有相当部分还没有考虑充分的意外保障。现在,国家已经出台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险了,交通事故中的受害人可以得到保险公司或救助基金的伤亡救助和保障,作为车主是否应当考虑更多的自身安全保障呢?至少应当选择一定保障额度的意外险或者定期寿险,如果经常有自驾游等海运,还应当考虑保险责任涵盖自驾车保障的险种。
这里没有讨论家财险,其实家财险也是非常必要的,只是目前消费者不认同,保险公司不积极,市场低迷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