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09月22日 15:05 中国保险报
寿险规划师的工作是去唤醒社会大众对家人的爱与关怀,使之数据化,促之落实化,如此而已。
——中美大都会人寿董事总经理齐莱平
在22年寿险生涯中,齐莱平真正做销售只有9个月,照顾了108个家庭,之后转任管理职,先后担任业务经理、处经理、市场部经理、市场总监、副总经理、CMO直至CEO。
感悟营销真谛
20世纪70年代初,十来岁的齐莱平来到美国。作为第一代移民,因为语言文化上的差异,“生活很辛苦”。齐莱平意识到,要翻身、要脱离困境、进入美国主流社会,“惟有好好念书”。齐莱平发奋读书,24岁那年芝加哥大学研究生毕业。毕业时齐莱平有两个选择——银行或保险。“因为那家保险公司在纽约,离家近”,齐莱平选择了做保险,从此便与保险结下了不解之缘。
齐莱平作为储备经理进入了美国一家保险公司。抱着多学习的态度,他主动要求去外勤做营销,实习期为9个月。实习从打陌生电话开始。很快齐莱平发现自己打电话的成绩要比别人好,大家都是老老实实地打电话,有着同样的接通率,“为什么我保持30秒以上的通话时间以及见面率等指标都要比别人高出很多呢?”经理回答:“因为你有一点外国口音。”原来对保险营销话术已经麻木的纽约人,突然听到一个非纽约口音,出于好奇会想多听一会儿,就这么简单。初入保险业的齐莱平体会到了营销的奇妙。
不久,齐莱平悟出了保险的真谛——保险是爱与关怀。.John是位退休大夫,齐莱平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拜访John时,坐在John家里“可以看到海、看到夕阳”的阳台上聊天,很舒服。那一次他们聊了很多,还聊到中国、聊到了中国古董……不久,John在平静中离开了人世。齐莱平再次来到John的家,把理赔金交到了受益人——John的太太手中。还是在那个阳台上,John的太太告诉齐莱平:“John说,他想去中国访问,想去看长城。”这时, 天空飘过一片行云,“你看,那片云就是John,他在天上看着我们,也许会一路飘到中国去看长城。”John的太太喃喃自语。
这些画面,齐莱平至今回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那天我们谈得都是亲情、都是爱”。也就是从那天起,齐莱平笃信保险不是商品,是爱与关怀。
风雨过后不舍营销
.在齐莱平看来,不同的人生阶段有着不同的理想,刚从学校毕业的人想当“理”字辈,比较注重职位名声。20多岁的齐莱平在9个月的营销实习结束后,选做业务经理也是很自然的事情。齐莱平开始着手招募人员、培训等,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做到120分。开头一切顺利,但新的困扰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人员出现了脱落。经过一番冷静思考,齐莱平告诉自己:“这是我要做的事情,我要对留下来的营销员负责,无论如何要再做下去。”齐莱平的坚持没有白费,他的团队很快成为了一支稳定而出色的团队。
之后,齐莱平升任处经理,接管了一个当年在美国东北部地区系统排名第34位的区域。两年后这个区域的业绩跃升至该系统第2名,业绩增长了六七倍,齐莱平分享成功心得,“不在于你说要做什么,关键是你要做到, 而且要做到120%”。
对于营销员的职业发展途径,齐莱平认为通常有三条途径:一是留在营销队伍中,做一名专业的寿险规划师,终身服务于客户。二是转做业务管理,带队伍。三是进入内勤,担任行政管理。至于选择哪条路径还应考虑到个人具体情况和公司环境,“兰花虽然很漂亮,但也需要适宜的土壤生长”。
直到现在,齐莱平仍很怀恋那9个月的时光:“如果有机会来过,我希望延长我的营销生涯,至少再做三五年营销,照顾500个以上的家庭,多积累些人生经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