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去年下半年的时候,我的一个朋友问我该不该买保险股?
当时我反问他,你为什么要成为保险公司的持股人呢?
他的回答很得意:买保险不如成为保险公司的股东,这才是真正的养老之道。
我答曰:买保险可以,甚至买保险股也没问题,但记住,玩玩短线哪怕是T+1就可以了,千万别成为长期股东。
朋友问我为什么,我解释道:
第一、保险公司是负债公司,保费收入越大,意味负债也就越大;
第二、保险公司经营的是风险,而风险是不可预知的;
第三、中国的寿险还不成熟,摸着石头过河,你甚至可以T+1,但千万别太指望长线;
第四、中国的寿险成本太高,如果你一定要做股东,那就准备偿还债务吧!
“啊,保险公司是负债公司?”朋友不依不饶的要打破砂锅,我则笑而不答。
转眼到了2008年,这是令投资者沮丧但又满怀希望的一年,对于保险股而言,就更是如此,先是平安股份1600亿的再融资,股价立即被腰斩,再就是最近太平洋股份跌破发行价。
大盘都快接近3000点的堤防,也可能是抄底建仓的好时机。好了,这个时候我们要不要买保险股?该是梳理这个头绪的时候了。
真不要把这一切都怪在大盘上,在保险行业的圈子里这么多年也算直到一些保险公司的底细,这些天闲暇时间稍稍多一些,我们就先说说保险公司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吧。
一、保险公司的盈亏点
我们很多人都说,保险公司太有钱了,你看几百几千亿的,风光程度不比银行差啊!
错!如果你这么认为那就大错而特错!
永远要记住,保险公司和银行一样,资产越大,债务就越深,如同你把钱存在银行实际上是把钱借给银行,银行迟早都是要还给你的,人寿保险也一样,被保险人无论生死都要还!
基于这一点,保险公司当仁不让是最大的负债公司,从收入保费的当天夜里12点钟后开始,保险公司就不折不扣的在负债。而且由于存在人身风险的因素,保险公司的负债率甚至比银行还要突出。
保险公司依靠什么赚钱?各投资方又为什么拼命要成立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的经营主要依靠三差的损益来决定收益,这三差为:
“利差”即实际投资回报率与预定利率产生的差额;
“死差”即实际死亡率与预定死亡率产生的差额;
“费差”即实际费用率与预定费用率产生的差额。
只有这三差的总和为正,三差才会收益,保险公司赚钱了,否则就是赔本!问题在于,无论损益,这一切需要长达几十年才能体现出来。
先让我们看看人寿保险公司究竟怎么负债。
二、风险负债
风险负债对于人寿公司而言直接表现为死差。
如果实际死亡率大于预定死亡率,那么账面则表现为死差损,保险公司赔钱!
按照人寿保险公司的性质,当投保人缴费后当天夜里的24点钟开始,被保险人一旦出事,将按照投保额(或暂保额)向受益人进行给付,无论投保人缴费了多少。
以投保额为10万元20年缴费期的寿险为例,假如每十万保额每年分期缴费3500元,那么保险公司的负债在未加权的情况下,做个简单的示例:
第一年风险负债9.65万(支付受益人10万保额=3500元保费+96500元给付);
第二年风险负债9.30万;
第三年风险负债8.95万
第四年以此类推……
直到第20年,投保人的分期缴费期满,共缴费7万元,人寿保险公司不计息情况下还负债净额3万。当然,如果算上央行利息,也需要满20年后,保险公司的盈亏才会平衡。
这也就是所谓保险的保障功能,属于人寿保险的基本属性,同时也是把钱放在银行和放在保险上的主要区别。
不过死差的损益在精算后一般不会表现出根本性的负债,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如果遇到集中风险,例如飞机坠毁、印尼海啸、美国911事件等等,那就是保险公司的末日了。美国将911定义为战争,据分析恐怕也和这个因素有很大的关系了,毕竟战争是免责的。
三、利差负债
三差中最能造成保险公司负债的当属利差损。
也就是说,当保险公司收取的保费在其后投资活动中的收益率如果低于当初制定的预定利率,无疑就会造成保费的亏损。
怎么理解这个问题?
1、什么是预定利率和利差损?
保险和储蓄的演算方式是不同的。
银行计算收益用的是利率,本金+利息=本利和。我们以今天的4.14%基准利率计算,100元钱存入银行第二年就有100+4.14=104.14元(未计利息税),这是我们习惯的算式。
那么保险怎么算呢?这是最难说清楚的,所以本文需要一些笔墨来诠释原理。
人寿保险的收益是用的预定利率,也就是针对例如20年的分期缴费事先为投保人设定的一个固定的收益率。计算上虽然很复杂,跟投保标的、责任、保额和年龄有关,但依然可以通俗的理解为,保险预定利率在保额上的体现是一个规定的扣率。
这好比去批发市场买个100元的商品,你实际上可能只要支付60元就能买到,这就是六折的折扣。如果这60元你还要分期20年支付,那么每期则为3.5元,总支付上涨到70元。
以保险公司分期预定利率4%计算,一个10万元的人寿险,20年分期缴付累计需要6.5万元,那么每年平均保费为3250元,保险公司最大负债9.675万元,最小负债不计息为3.5万。其中,最大负债为风险负债(不考虑),最小负债为利差负债。
20年期间,保险公司每年收到3250元的保费,这笔钱保险公司用于投资,如果最后赚回来的钱等于3.5万,保险公司利差持平;超过3.5万元,保险公司盈利,表现为利差益;低于3.5万,保险公司亏损,表现为利差损。
上面举例的负债之所以不计利息,就是因为这块收入如果保险公司通过银行获得,那就是利率关系,而通过其它投资手段获得则是投资回报率的关系了。
2、保费收入越多实力越强吗?
前面说了,保险公司和银行一样都是负债性的公司,因此收取回来的续期保费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运用,或续期保费投资收益率低于保单的预定利率水平,则当初首期保费收入越多,后期的亏损就越大。
对于这个认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习惯以保险公司保费总收入的大小来衡量公司实力,但实际上如果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不合理时,保费收入越多,负债就会越大,保险公司实际上存在着更大程度的经营风险,作为股市的投资者必须要认识到这个问题。
千万不要以为新收入的首期保费能够替代弥补经营历史拉下的利差损,新首期保费收入只意味着增加了新的负债,虽然当下可以拆借出来扩充一下历史遗留的偿付能力,但债就是债,迟早都是要还的。
由于保险公司的预定利率在投保时就已规定好,期间无论央行利率如何变动预定利率也不会改变,如果某年央行利率高于保险的预定利率,那么保险公司就能更早的减轻负债压力。反之,保险公司的负债更大,压力也更大。正因为如此,利差损的风险实际上在保费缴纳后的当夜24点就存在了。
3、中国保险公司的历史利差损是几百亿?
自1999年之前,中国的保险公司普遍都是以8.8%,个别地方性条款最高13%的预定利率来开拓市场和占领市场,而1999年之后银行基准利率长期在2.25%徘徊,最低达到1.98%,于是形成了1999年之前各保险公司普遍的利差损问题,尤以国资保险公司为重灾区。
以平安人寿1995年到1999年期间销售的人寿保险合同来看,平安当时制定的保证收益率为5-9%,平均7%。这就是说,一个十万元保额,保费总计只需要50000元即可,20年零存整取的缴只需要2500元,负债50000元。这仅仅只是粗算,当初保费费率如果精算后应该比2500元的演算更为低廉。
与央行基准利率最低时1.98%相比,平安预定利率形成5%以上的负利差。这个亏损如果以大额协议存款方式会稍微好一些。但是当今银行拒绝对几十亿乃至上百亿的大额存款拒按协议存款利率支付利息之后(银行本身也是负债单位,吸纳储蓄越多,贷出越少,负债也就越大),在国家对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还没有完全放开时,平安1999年之前的利差损,需要平安在其后几十年期间里才能弥补。
这实在是个大坑。根据平安证券自己的数据,截至2006年9月30日,平安在1999年6月前承保的有效业务价值为-212.63亿元,这亏损的可是真金白银的净额!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利差损是长期的负面影响,绝不是几年就可以消除的。这本身就是因为常态下的人寿保险合同都以20年分期缴费为标准保费,这意味着利差损造成的负债也只能在这个期间才能消化掉。
需要注意的是,这绝不仅仅只有平安保险一家才有的利差损,几乎所有1999年以前成立的国资保险公司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利差损。
有必要分析一下1999年前造成普遍高水平的预定利率普遍原因,基本上同国家金融环境(导致政策性利差损)、寿险市场竞争(导致竞争性利差损)、以及寿险精算和经验经验(导致经营性利差损)等等因素相关。其中,尤其是精算和经营经验的问题更为突出。因为在1996年时国家就已经连续下调央行利率,而保险公司依然逆风而上,坚持高水平的预定利率,给自己未来至少20年的时间挖了一个大大的坑,这和国家金融环境已经没有太大关系了,只能是市场竞争、经营能力和经验的问题了。
投资保险股和准备投资保险股的人必须要清楚这样一个关系:保险公司预定利率定得越低,收益率虽然越高,但保险产品的竞争力却越差;而预定利率越高,保险产品的收益能力就越差,但竞争能力却很强。
如果普遍以占领市场、提高产品竞争率为目的,那么必定要制定具有竞争力的高预定利率吸引新保费。然而这种低收益的保费收取的越多,利差损风险就越大,直接后果就是负债越大。不能不看到,由于1999年前我国许多国资保险公司追求市场规模、扩大市场份额的经营策略使寿险公司在夸大寿险投资功能的同时发行高利率产品,为利差损埋下了祸根。
2002年保监会主席吴定富说“我国寿险保99年前单利差损高就达500多亿元。利差损直接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但这还只是一个局部,我们再看一组数据,2003年高盛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人寿、平安、太平洋三大寿险公司的潜在利差损约是320~760亿元。
再看看国寿股份,中国人寿股份有限公司在海外上市之前,也就是1999年6月10日前收益极差的不良保单转让给国寿集团,因此利差损主要由集团承担。但是再看近两年,截至2006年6月底,国寿股份总负债为5490.41亿元人民币,寿险责任准备金为5040.81亿元,占总负债的91.81%。
回过头再看平安保险,银河证券曾撰写报告指出,截至2005年9月,平安的212亿的高利率保单其准备金余额约为990亿元,平均负债成本为6.5%;该部分保单的续期保费收入,仅占公司同期保费收入的10%左右。
4、如何理解保费的内含价值?
预定利率的设定,不一定都能造成利差损,如果预定利率低于央行基准利率,实际上会形成利差益。但是,预定利率是静态的,央行基准利率是动态的,所以利差的损益也就是动态的。于是保险公司收取保费后的投资不可能完全靠银行利息累积了,必须在本金安全的基础上依靠多方位的投资,包括证券、基金、地产、基础设施等投资手段、以期获得超过预定利率的收益,才能保证保险公司最终形成盈利。前提是,这些保费投资必须满足资金在安全、稳定、长期收益方面的需要,还必须遵从保监会的监管。所以当初新华人寿大规模违规挪用投保人的保费资金,新华寿险内部曾有人指责是保监会监管力度不够,比较搞笑。
既然保险公司的利差损是动态的,跟随央行基准利率变动而变动。那么利差损几十年内不会被消灭,需要几十年来偿还,而且一边偿还旧债,一面通过吸纳新保费欠下新的负债。所以保险公司五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经营数据依然是股市投资者要充分考量的数据。
我们应当看到,1999年后各家寿险公司普遍降低预定利率在2.5%以下,看似利差损降低了,但却还要接受向投保人分红的现实。所以大多数国资保险公司的分红远远不能达到红利演算的中等收益,还是是这个利差损闹的心。这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保险公司至今仍在销售传统保险的原因,因为传统保险不分红,而且20年缴费期后并不会向被保险人进行偿还,这就是保险公司仅靠占有投保人保费利息就能够盈利的地方,虽然与之回馈的是保险公司在风险给付会随之提高,但那已经在保险公司的利润控制范围内了。
应当看到,并非所有保险公司都面临深重的利差损危机,同样在三差面前,少数外资合资性的保险公司,实际分红分配却能自推出产品以来持续性的达到演算的中等红利水平以上,这就和经营经营以及产品的内含价值极其相关了。
在这里就必须引入一个叫内含价值的概念。不用说的太专业,只要知道所谓内含价值就是现有保费资金能给股东带来现金利益的能力高低即可。产品的内含价值低了,对于以往业务经营中创造出来的保费总额可能看起来很大,但在刨去了负债后,公司资产所剩无几,清算时都卖不出几个钱,实属外强中干。产品的内含价值高了,对于保险公司和投保人而言,无疑都能带来切身的现金利益。(内含价值只衡量今天以前的资产价值,而不包括新收入保费)
所以说仅以保费总额来衡量保险公司的实力强弱实在很奇怪。这就好比100元的商品卖了60元,商品卖得越多,营业额虽然上去了,但赔本自然也就更多了,纯属赔本赚吆喝,这并不需要多复杂的理解就能明白的道理!保险公司停售各种保险产品,多数都是因为利差损大,而内含价值低的原因。
其实不用看一个保险公司的年报,就能衡量一个保险公司真正的实力,一个养老保险合同里,越早把钱还给被保险人的保险公司实力越强;让被保险人等到七老八十了而且还要分期偿还给被保险人的保险公司,自然就是利差损带来的债务太深重了,需要更长时间占有投保人的保费利息了。(仅供参考)
如果国家金融环境的问题,例如基准利率的降低,将导致政策性利差损;如果保险公司因为投资失败,将导致经营性利差损。所以在错误的金融环境下、经营者采取了错误的预定利率和错误的投资策略,最终就集中体现在保险产品在结构上出现利差损的方面上。而保险公司之所以能够在几百几千亿巨额负债面前稳如泰山,是因为这种利差的损益至少需要在20年左右的时间里来体现。20年缴费期完才能对损益做出真正的结算,其后就进入偿付期,但那时候谁知道是损还是益?
所以这也难怪在2007年初,中美大都会人寿的两个各占50%股份的股东之一“首都机场股份有限公司”,为什么会在公司成立三年后要出让全部股权,就是因为利益太遥远,而负债却在当下!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保险公司的预定利率越高,对投保人来说当然就越具有投资价值,预定利率如果再加上分红都比银行高,那为什么不买保险?
但是买保险不等于买保险股。买保险你享有债权,买保险股你则享有债务。在短线上炒炒保险股追求利润完全可以,但不要成为保险公司长期股东,因为你作为股东就存在偿付由新老利差损所致负债的义务,这一点在中国的保险市场尤其重要!
四、费差负债
费差的产生,主要在于保险公司经营的费用,包括经营场所和人工成本等。当实际费用率大于预定费用率,那么就会产生亏损,反之则盈余。
有时候在产品预定利率设计有收益的时候,保险公司还入不敷出,除了旧债,剩下的就是费差损祸当其冲了。
中国的保险公司费差情况是怎样的呢?
我国绝大多数国资保险公司大都采用一级法人核算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总公司对分支机构的考核就以单纯的业务额为目标,分支机构在所收保费中按照一定比例提取自留资金作为可支配的经营费用。
总公司考核分支机构的业务额,那么分支机构就拼命收入保费,至于这些保费带来的是利差损还是利差益,从来就不是分支机构考虑的问题。因为每一家保险公司的不同产品都有不同的预定利率。预定利率越高,产品越好卖,但收益越低。反之收益越高的产品,预定利率越低,产品越不好卖。如果你是销售人员,无论卖什么产品你的佣金都不变,你愿意卖哪类产品?
在这种体制下,保险公司营业部拼命扩展经营场所成为保险公司的一个传染病,以获得更大的保费收割面。这种情况给人的错觉就是似乎经营场所越多,保险代理人就越多,保费收入也就越多,公司实力越雄厚。
由于人寿保险公司经营多个保险产品,各个产品的利差结构不同,所以有损有益。但费差对利差的损益侵蚀是总体上的,而且是损益通吃。当集中办公场所不能最大化的发生经济效益,那么分散办公场所就会成为吞噬现金流的老虎机,再加上资产重复购置所需的超量资金,费差损要么吞噬着有限的利润,要么使保费负债雪上加霜。
还是以平安保险为例。在平安集团总计有24.4万名寿险销售人员及5万余名正式雇员,各级各类分支机构及营销服务部门3,000多个。这意味着平安保险每5个外勤代理人就有1个平安的内勤人员为其服务,而分支机构及营销部门3000多个,由此可见平安正式雇员的人工成本和场地成本之高,这对于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是不可想象的。
此外,从平安保险公司在上海建立的后援中心可以看到,这个历时五年、投入十亿元的后援中心可以容纳1万2千人,已于2006年投入应用,负责平安遍布全国的3,000多家分支机构的包括信息录入、财务、核保、理赔等在内的后援业务。十多亿的投入仅仅只是曾加了一个功能性的集中服务机构,减少的只是分支机构的功能,而不是全国各地分支机构本身,所以不能为其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而固定资产的成本即便纳入分摊,也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应当看到,平安保险的费用扩张还是在利差损212亿的基础上进行的。与中国第一大保险公司中国人寿股份相比,平安的利差损不可能像国寿一样把收益差的不良保单划拨到中国人寿集团,平安的每一分钱债务都要自己偿还。投资这么一个后援中心,最终的结果也许是为了更好的增加收益,但目前而言则是更快的蚕食了当前利润!
办公场所里包括人员的经营费用是一大块,还不包括竞赛激励的奖金和各种广告费用。在各保险公司普遍存在利差损的情况下,可以这么说,保险公司所花费的每一分钱都是投保人的钱,包括在央视强档的黄金时段投放30秒长度的广告。而这笔钱都是今后二三十年到期时要偿还的。
应当附带说明的是,这还不包括广告效应期间,并不能直接带动销售经济效益较强的保险产品,反而会刺激分支机构对内含价值较差的产品进行大量销售,从而将利差损进一步扩大。
所以全国性的经营机构如果过于庞大,其后果就是资产重复购置,管理成本激增,尤其是无收益资金占用更是一个无底洞。经营成本不可避免的拉低整个资金的收益率,在1999年前积累的利差损面前,只能加重这种债务危机。
五、偿付能力
保险公司责任准备金是保险公司为履行将来的保险责任而做的准备。准备金能力的大小,直接反映出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强弱,而三差损益则又直接导致准备金的大小。
前面说过,保险公司是负债公司,它的资产差不多90%以上都是投保人的保费,这笔钱是要偿还的。两全险是在约定时间偿还,终身寿是在身故后偿还。因此,保险公司一旦进入偿付高峰时,保险公司的金库里是否还有保证给付的那笔钱就是个大问题了。
2004年9月份,新华人寿保险公司、中国人寿集团和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三家保险公司被中国保监会亮出偿付能力不足,必须整改的黄牌警告。而这当中,尤其是新华保险最为突出,偿付能力充足率最低的时候,仅为39%,远远低于要求的100%。因此新华保险曾经连续多次被保监会黄红牌警告,直到最后保监会重组新华人寿股权结构,并动用16亿“保险公积金”收购新华人寿22.53%股权才得以将事态稳定。
当然,新华人寿偿付能力低下的问题不仅仅是利差损的问题,还在于公司经营管理出现违规挪用保费的问题,也是亏损的一个非常值得警惕的方面。新华人寿原董事长关国亮任职八年期间,违规挪用资金累计130亿元,东窗事发后尚有27亿元未还,这也是关国亮被撵出董事局的直接原因。
偿付能力问题是大多数国资保险公司都面临的窘境。在投资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各家公司也是各显神通。太平洋人寿通过凯雷注资33亿元渡过危机,新华、泰康和太平人寿也先后通过发行十几乃至几十亿的次级债,用以提高自己捉襟见肘的偿付能力水平。
发行次级债还只是小打小闹,比不上发行股票般的刺激。2007年1月份,中国人寿以18.88元的价格发行15亿股,募集资金总额达280多亿。同年3月份,中国平安以33.8元的价格发行11.5亿股,募集资金380亿,这就纯粹是圈钱了,股东多了,股资也就多了,当然,承担债务的冤大头也就多了。
次级债是要还的,偿还虽然不比高级债,总归也不会太多的殃及他人,但这改不了债上加债的属性;所以大家打破头争着要发行股票,因为股东是要认债的,原来要一个人还的债,现在一百个人还,一切就这么简单!
发行次级债也好,发行股票也好,表面上都是为了偿付能力,说穿了还是为了弥补利差损。因为保监会规定,保险公司实际偿付能力额度为认可资产减去认可负债的差额。什么叫认可资产?你投在保险股上的股资就是认可资产,也就是说你的钱被保险公司拿去还债了,数以百亿计的资金量入账,国寿和平安股份两家公司偿付能力自然水涨船高。
借债的借债,融资的融资,目前一些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基本上不成问题了,家家户户的充足率大都高挂100%以上的彩旗飘飘,而国寿和平安股份则更是一度高达400%以上,很有看头。
同保费越多越有实力的误解一样,偿付能力高了到底好不好?
不一定哦,偿付能力高还说明各家闲置的资金多了!
我们知道,只有当保费资金的收益率大于预定利率,才会弥补预定利率带来的亏损。但是如果保险公司的大部分资金都拿来做了准备金,收益率又从何谈起呢?
不过客观的说,在目前大盘即将冲破3000点大堤的时候,保险公司还不如把保费和股资存在银行吃利息。通胀率再高,导致的贬值也赶不上大盘跌落的速度。现在看来,在当今央行4.14%的基准利率面前,其利息收益恐怕已经超过当初不超过2.5%的预定利率,吃银行利息就能得到利差益,干嘛要去充当股市的炮灰?所以传言国寿股份要减持400亿的股票也就非常理所当然了。
六、国际保险
这并不是说保险公司就不挣钱,而是要根据全国大的经济环境和投资环境来讲究投资效益的。如果大投资环境恶劣,投资渠道不畅,而经营能力又遭遇瓶颈,保险公司的负债就真的会被央行利率、经营支出、以及自身经营不善而一天天消耗掉,最终的去向就是倒闭。
当然,国资保险公司的努力也是路人皆知的,包括1600亿的再融资,无非都是为了增加自己的非保费资产。虽然苦了股东,但却好死了寿险投保人。作为比股东更多数的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而言,保险公司的增资对他们当然是大大的利好!
不过即便如此,也让我们看看邻家日本十年前的寿险危机吧。
1997年4月25日,日本大藏省“日产生命”的破产,其后总资产为50980亿日元、排行第十位的东邦生命保险公司也陷入财务危机,在被美国兼并后也没有逃脱破产的命运,再其后的1999年,日本第百、千代田、协荣等九家生命保险公司相继停业和倒闭,其效益形同多米诺骨牌。从日本这样一个寿险大国的经历就可以看到,再强大的保险公司,同样也会面临倒闭的风险。
美国的保险公司在挣钱,那是因为美国的经济环境和投资渠道都十分完善,日本的保险公司倒闭,并非因为投资渠道的问题,而是受困于日本全国经济负利率的恶劣环境。至于中国,谁知道呢。至少目前经济环境不明朗,投资渠道依旧不宽敞,经营能力仍然有待提高,每一个利润的节点都是瓶颈。所以才会有人寿集团为人寿股份埋单,保监会持有新华保险的股份,平安增资扩容等等怪现象出现,这都是不正常的。
如果你要长期持有保险股,就以日本的生命人寿为鉴吧!日本生命人寿的昨天,虽然不是我们的今天,但极有可能就是我们的明天。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保险股的持股人,恐怕连投保人都不如,因为作为保险公司的股东来讲,假如因为保险公司经营不善遭到破产清算时,股东是法定最后一个得到剩余资产的人,当然,那时如果还有剩余资产的话。
苍狼向月
2008-03-28
===================资 料========================
利率对保险公司的影响,可以从1997年以来,日本先后有日产、东帮、第百、千代田、协荣等九家生命保险公司停业和倒闭,在日本形成历史上少见的破产风潮中看到。尤其是数一数二的日产、千代田和协荣生命保险公司也相继倒闭破产,这都源自日本80年代各生命(人寿)保险公司普遍按照5%银行利率作为基准利率厘定寿险费率,导致保险公司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吸纳了大量的保费资金。其后日本经济泡破灭,日本长期以来一直处在1%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时代,偿还能力无疑就会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根据OECDl998年的统计,日本保险公司的数量为117家,而同期,美国保险公司的数量为5162家,英国为814家,德国为690家,法国为507家,加拿大为369家。从保险公司的平均保费收人来看,西方国家大都在3亿美元以内,而日本最高,达38亿美元以上,是其他国家的10倍以上。而恰恰正是这个极高的市场集中程度,最后让日本保险市场走向危机,因此金融企业的过度垄断有着巨大的系统性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