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创富|上海现金流游戏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88|回复: 0

[新闻] 战上海下篇:1999-2001投连风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3 07: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2-01-21 11:21:36

  □本报记者 金城 文武 上海报道

  上海寿险市场十年风云变幻,除了市场份额的争夺,更多的是中资保险业者从无知到学习再到进步的过程。

  虽然不排除刚学完三脚猫功夫,就三拳打死老师傅的可能,但必须指出的是,中资保险业才有十几年的经验,道行还浅得很。

  我们先是学会了代理人营销,后来又认识到培训是展业的基础,但在代理人数量急剧增加的同时,我们的培训是否跟上了展业的需要?代理人是否真正接受了保险的从业理念?

  再后来,我们懂得了内控的重要性,明白了利率风险,知道了偿债能力才是决胜的根本,但我们是否将它上升到最关键的地位?保险公司也会倒闭,但中资保险公司是否真正认识到它已迫在眉睫?

  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秘书长沈建中直言,上海保险市场还是不够成熟。比如再保险市场,讲了几年,进展较慢;再比如中介,几家大公司甚至还没感觉到中介公司是其业务的来源。唯“市场份额”论的观念,跟体制密切相关,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从2002年起,未来十年才是竞争的关键。也许,我们还得付出更多代价接受更多教训,才能真正学到该学的东西,才能最终在自己的市场上确保控制地位,才能像跨国公司对手们那样,到全球去组建自己的跨国公司。

  大洗牌1999年上海寿险年终盘点,平安保费收入近34亿元(占42%),中国人寿30亿(37%),太保约6亿(7%),友邦约10亿(12%),中宏8000多万(1%),太平洋安泰约3000万(0.4%)。平安首次超过中国人寿,成为上海寿险业霸主。由于平安1999年底才在上海推出投连险,可以想见,老大易主,其因原不在投连。

  但到2001年年底时,平安保费收入达65.6亿元,市场占有率51%,中国人寿则巨跌至23%,友邦(14%)与太平洋(10%)仍在一成左右胶着。中国人寿上海分公司总经理何静芝说形势真正急转直下是在2000年,此言不妄。的确,是投连产品的旺销,才真正让平安在上海称雄,彻底改变了市场格局。

  其实早在1997年初,平安即请麦肯锡对其进行全面诊断,找出了许多问题。

  “1997年之前平安是粗放式管理,1998年之后走上专业化、精细化、规范化的路子。”平安副总王利平认为,此次诊断最重要的结果,是使平安有了快速反应能力,

  “之所以说投连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关键的产品,是因为它第一次体现出快速反应已成为平安的核心竞争优势。靠产品改变一切不可能,关键是反应要快”。麦肯锡会诊平安的同一年,平安开始了对投连产品的研究设计,1999年降息时,其投连产品已在保监会备案。

  降息“使全国各家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死伤’四分之一以上”(平安静安支公司负责人林俊杉语),而平安的投连产品却出乎意料地旺销,至今已带来80亿元的保费收入,单一个产品就占了平安寿险累计业务量的30%和新单业务量的50%;在全国的投连产品市场上,平安的占有率为80%~90%。

  投连的意义还不仅限于市场份额。在1999年,证券市场对保金入市存在期待,而投连险正是保金入市的一个方式;同时,该产品的风险由保险公司和客户共担,也是化解利差损的一个有效手段。

  事实上,上世纪90年代后期,英美等国家就是靠发展连结产品、万能产品来规避利率风险的。平安原来累积的利差损因此消化不少,而中国人寿等公司则未能解决这一问题。

  不过对于目前的优势地位,平安高层倒也头脑清醒。寿险协理黄宜庚说:“这么高的市场占有率肯定是短暂的,垄断也不正常。”

  投连是早产儿?

  对于平安在国内首推投连,友邦上海总经理徐正广一直不以为然。

  “我们一开始就说,这个产品现在不是时候。你还没有足够的投资工具,代理人的资深程度不够,保险资金要对证券、基金投资,这些相关的资讯也不够,再加上很多不规范的推销,风险其实很大,可能赚很多,亏更多也说不定。”

  正缘于此,友邦始终只推分红产品。徐强调说,“中国现在需要的是保障而不是投资,因为保障还不够呢,投资干什么?”徐暗示,平安有“片面强调市场份额,盲目推出不适合中国国情和保险原则的产品”之嫌。

  其实自投连问世,业界就对它是不是早产儿争论激烈。反对者认为,我们的证券市场极不规范,基本上是一个投机市而不是投资市,基金业也很不发达;保险代理人水平不高,且赚钱欲望太强,不会完全从客户的角度出发;风险意识和承受能力极低。

  而支持者则认为,你永远不可能等到市场完全规范的那一天再去推投连产品,不做只会失去市场机会。

  应当承认,1999年正是推投连险的好时机,当时股市行情大涨,而且学术界对保金入市有很强烈的期待。然而,2001年市场低落时,问题出现了,许多保险投资者承受不了亏损的压力,对投连产品发出强烈质疑。平安人寿为此很受困扰。

  对此,业界仍然是众说纷纭。上海平安寿险副总谢虹的解释是,“投连产品不是一个短期产品,不能以短期内的绩效来评判”,“我们对业务员做了大规模的再培训和对客户的回访,至少在上海,客户应该对风险很清楚的”。

  当然也有观点认为,平安应该认识到现在国内客户的投资风险意识普遍不高,“你得考虑中国国情,至少现在,投连应该是一个小众产品,你不要卖出那么多”。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说,平安的困扰可以慢慢消化,但教训却不可以不吸取,尤其是在代理人的管控方面,“某种意义上说,平安推投连应该是一次赌市场,可以先赢取市场份额,但最终能不能赢市场,则要看投资能力、内控机制等能不能跟得上。”

  徐氏稳健不过,平安的困扰似乎并非就是徐正广的福音。毕竟友邦从1996年之后,上海市场份额一直徘徊在一成左右,虽说徐一再声称“市场份额对保险公司并不重要,最重要的财务稳健”,但是倘若最终证明1999年推投连产品是一个市场机遇的话,那么他很难脱得了“坐失市场机遇”之嫌。有消息说,友邦上海也正在酝酿推出投连的改良品种。

  或许是出于这一顾虑,2001年初,素来率直敢言的徐正广变得“谦虚”了,他对自己领导的上海友邦只打了“60分”,而且“烟抽得更厉害了,手里没有烟似乎就不能进入很好的交流状态”。

  更有消息指出,AIG(友邦母公司)总裁格林伯格在上海曾发出批评———在上海,友邦不排除将来被太平洋安泰超越的可能性;而在台湾,它也跟安泰竞争激烈———这可能让友邦总部感到不安。

  “徐正广获得上海市白玉兰奖之后,在友邦内部被树为‘国际英雄’,似乎成了一个神话。这对友邦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平安寿险上海副总胡国萍的评论颇为独特:“友邦过去在新兴市场都是后进入者,是一个追赶者的角色,而且往往做得很成功;在上海市场上,友邦出乎意料地成为最早进入的市场领跑者,它可能有点儿不知所措。”

  事实上,友邦在全球一直强调其精英文化,但它在上海终于没能抵住“处女市场的诱惑”(只要你有业务员,就可以大量地去做单),也跟其他本土玩家一样采用了“人海战术”;然而,友邦未必有大量低水准代理人团队的管理经验和优势。

  某种意义上说,目前中国的寿险市场就是这样:总的业务量=人力(代理人队伍规模)×活动率(每人单位时间内做进保单的多少)×人均产能(单位时间内保单的含金量)。

  至少从目前的统计看,上海友邦的代理人活动率及人均产能并不比对手们高出多少,因而各大玩家们的业绩基本上就取决于代理人队伍的规模。

  观察发现,友邦上海在1995年时已有4000多人,之后逐步扩大到五六千人,再回落到4000多人,2000年最多时又达到六七千人,但2001年又回落到4000多人。这表明友邦的队伍规模在五六千人左右遇到了瓶颈,而这个瓶颈很可能是管理瓶颈。

  “管理有它内在的东西。相应的组织架构,能管多少人是一定的。人多了,管理架构也得跟着改变。”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友邦在管理架构环节出了问题。徐正广对此质疑的回应是,友邦上海的管理架构可以支持2万人的规模。

  另有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友邦在香港曾推过投连产品,但是没有成功,而1992年徐正广正是从香港调到上海的。据此推测,友邦不推投连,也未必全是财务稳健方面的考虑。

  不过无论如何,正是徐一再给中国保险业界灌输财务稳健的意识,强调保险公司最重要的是保证它的偿债能力。他的这些话,很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候被业界重新想起。

  外资的宿命所有业内人士都注意到了太平洋安泰的上升势头,甚至有人认为,上海寿险业最终会是平安、友邦、太平洋安泰三者之争。

  太平洋安泰是太保与安泰的合资公司。前两年曾传出太保专注于产险业务,而将其寿险业务全部交由太平洋安泰来做的计划,虽然没有落实,但是未来似乎仍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最近,太平洋安泰请来了台湾寿险业重量级大佬潘燊昌做大中华区总裁,据说这是一个曾让其对手相当敬畏的人物。

  在2001年底的上海寿险市场,除了前三位的平安、中国人寿、友邦之外,其他比较靠前的主要是太保、太平洋安泰、中宏、金盛。友邦一直在追赶太保,太平洋安泰则以超过友邦为目标,中宏又以太平洋安泰为目标。据说,太平洋安泰的代理人队伍已有两三千人之多,它最有可能脱离第二集团,上升到第一集团中去。

  但加入WTO之后城门洞开,外资玩家陆续赶来,除了太平洋安泰之外,会不会出现大黑马破坏现有前五的格局?

  “那倒未必。”许多业内人士觉得,“外资玩家都有一个水土不服的过程,等到他们适应时,市场格局已相对稳固了。因为保险业是一个客户关系最为重要的行业,一旦客户网络已经成熟,别人很难改变。”

  而且,几乎所有合资公司都是采取“50∶50”的股权结构,这是目前外资进入的上限,他们一般都会用足,但是五五分又是一种最不好的股权结构,两大股东很难精诚合作,往往会由最初的控制权之争引发人事震荡。

  这已经有了一些苗头:2001年初,刚刚出任金盛人寿总裁不过一年半的外方董事冼伟超无奈辞职;年中,安联大众也出现了董事长与总裁之争。

  “中外资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本土公司的国际化与外资公司的本土化的赛跑。全球大多数新兴市场的经验,后者大都跑不过前者,外资保险业在新兴市场占一到两成的份额差不多是常态。”来自台湾的黄宜庚说。

  摩拳擦掌想要在中国市场大干一番的外资保险巨头们,能改变这一宿命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心灵创富|上海现金流游戏    

GMT+8, 2025-1-22 22:54 , Processed in 0.21304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