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省委昨日发布《江苏省大中小学生健康状况蓝皮书》。大量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省青少年普遍存在体质差、情绪化、压力大的健康“问题”。《蓝皮书》指出:我省青少年发展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小学篇
小学生近视率我省高达42.7%
通过对1837份有效问卷的分析,《蓝皮书》指出:江苏小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最为突出的表现在近视低龄化、注意力差以及身体抵抗力差三个方面。另外,多数小学生的生活方式也不够健康。
A 42.7%小学生视力差
近视低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数据显示,中国小学生近视率为36%、初中为65%、高中达到79%,而江苏小学生近视率为42.7%,比全国平均水平还要高出6.7个百分点。研究人员认为,随着电脑的广泛使用,这一比例近年还会进一步升高——过度用眼、经常性近距离读写、长时间看电视、上网玩游戏、膳食结构不合理、用眼不卫生等,都是造成我省近视低龄化的重要因素。
B “不吃早饭”越发普遍
有家长照顾的小学生也出现了“不吃早饭”现象,据分析,这与父母不吃早餐的不良习惯密切相关。曾有调查显示北京有24%、上海有14%的小学生不吃早餐。在江苏省这次调查中,江苏小学生不吃早餐率也达到了11.6%,位列第三。早餐摄入的蛋白质等健脑成分比其他两餐的利用率都高,不吃早餐的后果是反应迟钝,第三四节课注意力不集中,考试成绩差。
C 小学生不良行为多
现在的小学里流行一种“痞子童谣”,这些童谣喜欢夹杂着粗鄙的骂人话,如“YES”是“噎死你”,“1380748”是“王八蛋去死吧”,这些小学生语言文化发展的动态需要正确引导。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不良行为表现前三位的,除骂人(87%)外,还有撒谎(77.4%)和打人(72%)。
专家视点
家长对小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和督促不力是导致小学生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长远和深刻的,因此在学校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家长自身素质提高不可忽视,同时为小学生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也是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初中篇
初中生烦恼多排解方式令人忧
团省委在我省13个市发放了1950份问卷对初中生进行调查发现,我省初中生的心理素质水平较低,他们既渴望得到同辈群体和社会的承认,又缺乏交往的经验,害怕陷入成人世界的陷阱,难以忍受现实中的失败和挫折,在调节自卑感、焦虑感、孤独感以及自我中心意识方面,他们往往显得不知所措。
A 过半孩子常担心成绩
调查显示,初中生有很多担心的事,如50.3%的人经常会为学习成绩感到担心,45.3%的人曾有过此类烦恼,另外,有七成多学生表示经常或曾经感觉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太少了,从这两项调查的结果即可看出初中生学习的压力和负担是很重的。《蓝皮书》指出,过度关注自己的成绩会对学习本身产生负面影响,因为为了取得好成绩,他们常常会急功近利,忽视对自我意识、自我发展的关注,而一旦成绩不理想,又往往把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不足,导致产生自卑等心理。
与同学不和以及很难找到好朋友也是初中生生活中遇到的较多的问题。这个阶段的人际关系并不复杂,之所以会成为许多人的烦恼,恰恰说明了他们对友谊的渴望和较高的期望。
B 朋友成第一倾诉对象
初中生排解烦恼的方式令人担忧。调查中,只有44.8%的学生表示遇上烦恼会对别人说,还有37.8%的学生选择“闷在心里”,其中男生比例远远多于女生,选择“写在日记里”的有16.9%,这里面女生比例远高于男生。
在愿意倾诉出来的人中,60%向同学或好朋友倾诉,24.9%的学生会找父母倾诉,这说明朋友和父母共同担当着初中生的主要心理支柱,但是这个时期家长与孩子的代沟已经初步显现,愿意找老师倾诉的竟只有1.5%,
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可见一斑。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没有精力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心思,而学生看待老师常带有畏惧和陌生感成了一种普遍现象,甚至有39.2%的初中生在调查中表示,“经常或有时会担心和老师的关系不好”,这是一个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C 早恋年龄提前
初中生处于少年向青年的过渡阶段,常常对性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加之青少年成熟期有所提前,使得初中生的早恋年龄提前,出现早恋增加的趋势。调查显示,我省有23.4%学生暗恋过某个同学,49.5%学生回答班里有同学在谈恋爱。
问卷也调查了初中生对恋爱的看法,占主流的观点是认为“谈恋爱不一定影响学习”(29.3%)和“谈恋爱不好,影响学习”(47.6%),仅有1.7%的学生认为“谈恋爱的学生是坏学生”,可见我省初中生大都比较理智,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成熟性。
问卷调查还发现,女生比男生更不赞同初中生谈恋爱,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更不赞成初中生谈恋爱。对此,研究人员认为,初中生谈恋爱其实是一个现实的、无法回避的问题,不要认为“性教育”就有副作用,正确的做法应是把它作为一个道德教育问题来研究,正确引导。
专家视点
我省中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而且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压力和现代社会的冲击引起了学生精神和行为上的适应性障碍。因此,学校在教育中应当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倡导发展性学习方式。教师当转变观念,改变以往只看成绩不看能力的测验评价方法,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爱和尊重,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当前教育中,老师究竟如何确立自己的权威,这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高中篇
80.3%高中生身体亚健康
相对而言,我省高中生的身体状况最不容乐观:我省竟有80.3%的高中生处于亚健康状态。在1785个被调查学生中,绝大多数出现过头疼、眩晕、失眠、精神不振、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力减退、多梦等身体不良症状,其中,出现头疼的学生高达66.1%。
A 97.4%睡不满8小时
1990年4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生不超过6小时,中学生不超过8小时。这次针对我省高中生睡眠状况的调查结果却表明,睡眠不足8个小时的人数比例累计高达97.4%,睡眠时间少于或者等于6个小时的占11.4%,6-7小时的占49.2%。
B 学习以高考为中心
高考是高中生学习中的重头戏,问卷中也调查了我省高中生对高考的看法。我省高中生是比较重视高考的,把高考看得很重要。有69.3%的学生赞成“高考能决定我的人生”,23.4%的人“完全赞成”,54%的学生赞成“高考的压力很大让我感到很害怕”的观点,63.5%的学生认为自己现在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高考。
C 体育锻炼时间不足
问卷还对我省高中体育课之外每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体育课之外从不锻炼的人数占25.1%,每周锻炼时间少于或等于2小时的占43%,锻炼时间在2-4小时的占22.2%,4小时以上的仅占8.8%。但同时展开的调查却显示,有61.6%的学生“喜欢运动”,学生广泛的体育爱好与实际锻炼时间存在一定偏差,合理的解释就是高中生由于学习负担比较重,在学校体育课之外并没有多少自由支配的时间用来进行体育锻炼。
专家视点
面对高中生的各种不健康状态的严重,社会方方面面都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要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不能只为提高升学率而牺牲他们的健康。首先,必须确保每天8小时的睡眠时间,家长要支持和配合学校工作,督促孩子告别晨也昏昏、暮也昏昏的日子。其次,确保每天1小时的课外活动时间。第三,保证合理的饮食,特别是青春期的少女正需要营养促进发育,切不可为了苗条身材而随便节食。再次,采取切实措施保护视力。总之学校和家庭需要共同努力,一起培养高中生按时作息、坚持体育锻炼、饮食有规律、不偏食挑食、科学用脑、不吸烟不喝酒等健康生活习惯。
大学篇
大学生情绪调节力不理想
三点一线的简单生活模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学习和人际交往的匮乏,无法提供当代大学生的展示舞台,易滋生抑郁、烦躁、孤独的情绪,并由此导致缺少激情、厌恶考试和学习。对1990份我省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我省大学生总体身体状况良好,但情绪调控能力普遍不强。
A 面对挫折多显无奈
负面事件更能测出一个人对环境的抗压力、调试力和接受能力,在调查中设置这样的情景测试:“如果您认为不如您的同学获得奖学金而您没有获得,您会怎么样”,面对提问,51.7%的学生表示“继续努力争取下次获得”,这种貌似平和的心态背后隐藏着一种束手无策、软弱无力,在无力改变他人与社会情况时,只能
反观自我,更加积极。只有9.7%的学生“感到不公平、非常气愤”、“找系里评理”,这类学生积极感知、积极行为,最有可能改变影响自己心理情绪的环境成分。
B 抽烟成主要发泄方式
面对负面情绪的影响,大学生们找不到合适的积极的发泄释放途径。调查显示,40%的大学生为了解闷、发泄而抽烟,15.2%的大学生因负面突发事件导致情绪波动等原因而抽烟,以此麻痹自己的神经,进行自我排毒。据记者了解,抽烟在
学生生社会化过程中被赋予了性别化和年龄化特征,非常明显的发现是,有一定比例的女生坦然承认自己抽烟,并且抽烟的密度高于男生。脱离家庭走向社会逐渐成熟的女生感性化越来越严重,敏感的她们更容易体会到社会施予她们的压力,在没有好疏通渠道情况下,只能依靠在现代社会前卫女性眼里看似很“酷”的行为来麻醉自己。另外,部分来自文化氛围较为宽松自由开放地区的女大学生以模仿抽烟这种“前卫时尚”的行为来确定自己的地位。再者,受女性主义思想的影响,也有些女生向传统的抽烟性别化定位挑战,以身“违法”表明与男生平等地位。
专家视点
给大学生提供积极正确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积极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即在实行辅导员制的同时,聘请有经验的教师,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担任本科生指导教师。导师可以充分了解大学生的特征,做到因材施教。除此之外,健全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也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蓝皮书的意义
我国在校的大中小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与强盛的宝贵资源,他们正处在长身体、长才干的重要时间,重视和搞好大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关心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积极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有用之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国以来,我国大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和体质水平比建国初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从近年来有关专家对全国大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抽样调查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我国大中小学生素质指标的增长与先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从共青团江苏省委组织编撰的《江苏省大中小学生健康状况蓝皮书》专题研究成果看,青少年学生近视、睡眠不足、心理问题已经成为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三大障碍。作为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江苏省的这份健康研究报告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