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创富|上海现金流游戏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82|回复: 2

巴菲特健康之道:简单而不装腔作势地生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25 10:4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核心提示:巴菲特的健康之道非常特别。作为世界首富,巴菲特的生活极其简单,对于任何物质的东西,他都不是很感兴趣。他拥有“内部记分卡”,从来都按自己内心做事标准和原则行动,他似乎是为独立而生。

巴菲特投资很成功,从100美元起家,

2007年成为身家620亿美元的世界首富。2010年8月30日是巴菲特80岁大寿,他不但不言退休,还打算工作到100岁。如果按照过去45年平均20%以上的投资收益率,巴菲特未来每健康活一年,就能多创造100亿美元的财富。

在常人眼里,他的生活并不健康:爱吃汉堡可乐,常年承受高强度工作。但看不出任何他被工作摧残的迹象,相反他总是思维敏捷,精力充沛。

巴菲特的健康之道非常特别。作为世界首富,巴菲特的生活极其简单,对于任何物质的东西,他都不是很感兴趣。他拥有“内部记分卡”,从来都按自己内心做事标准和原则行动,他似乎是为独立而生。CEO繁忙的工作也有助于减缓大脑衰老的速度。在他事业成功和身体健康的背后,是默默奉献的两个女人。

巴菲特不但保持了自己的身心健康,他还把这份健康带给了他的子女、企业和国家。他管理的伯克希尔公司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集团之一,他对三个子绝无娇惯和溺爱,鼓励他们靠自己成功。他承诺捐出99%的个人财富,帮助更好的解决社会问题。

简单而不装腔作势的生活

2010年9月,巴菲特来到中国,参观比亚迪、盛宴中国富豪,引发了媒体的疯狂追踪,也给中国媒体和企业家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亲善、敬业和健康的体魄。

80岁高龄的巴菲特乘坐10多个小时飞机,跨域大半个地球来到中国,落地后便马不停蹄地展开三天近40场活动的行程,精神抖擞,未露一丝疲态,向外界展示了其乐观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

在央视对话节目录制现场,巴菲特走路大步流星,握手非常有力,对话过程中对各种问题的反应迅速而且表达清晰流畅。他如此高龄身体和头脑还如此健康,精力充沛、思维敏捷、风趣幽默,让在场的中国企业家惊叹不已。

既能赚钱又能健康长寿,几乎是所有人的梦想。作为世界级富豪的巴菲特,是如何保持健康的呢?

唯一的身唯一的心

态度决定一切。巴菲特给大学生演讲时经常讲这样一个故事:“16岁时,我只关心两件事:女孩子和车子。和女孩子交往不是我的强项,于是我把心思都放在车子上。16岁那年,一天晚上,一个精灵出现在我面前,对我说:‘不管你想要什么样的车,我都会给你。明天一大早,这辆车就会扎上红绸彩带送到你家里。’听了精灵的话,我谨慎地问:‘会有这样的好事,有什么条件吗?’精灵回答:‘只有一个条件。这是你这一辈子能够得到的唯一一辆车,你要用上一辈子。’”

“要是真的发生这种事,我会像照顾婴儿一样细心照顾这辆车,因为这是我这辈子唯一的一辆车,我的用上一辈子。对待你的身心,应该和对待这辆车一模一样。你只有唯一的一颗心,只有唯一的一个身体,你得用上一辈子。如果你好好对待自己的身心,很容易会用上很多年。”

吝啬抠门简朴生活

作为世界首富,人们想象中的巴菲特的生活应该是豪华又豪华,奢侈又奢侈。但是,人们简直无法相信这位巨富过着简朴得近乎“抠门”的生活:一辆车子,一座多年没有翻新装修的房子,经营一家公司,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多。

巴菲特的生活也非常简单,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他的头发不是用电吹风吹干的,也不会用梳子认真地梳理每一根头发。即使在很多正式场合,他的头发看上去总是像早晨一醒来,刚刚从床上爬起来的样子。他的衣着总是很随便,西服总是挑选非常保守的裁剪方式,外套和领带没什么搭配可言,领带通常在腰带上几英寸的地方。鞋子常常穿到磨损得很厉害。巴菲特曾经穿过一套价值1500美元的意大利西装,但只在极少数场合下他才会穿。妻子抱怨他不把衣服穿到非常破旧是不肯换的。周末,他通常会穿着一件松松垮垮的T恤衫度过。

巴菲特对于服装的观点和他对大多数事物的观点是一致的。“对于任何物质的东西,我都不是很感兴趣。”巴菲特对诱惑很有免疫力,即使在他成为世界级富翁后,他一直过着一种极其普通的生活。

巴菲特还有很多吝啬和古怪的举动和名声,与他亿万富翁的身份形成鲜明的反差。巴菲特总是对哪怕是很少的钱也斤斤计较。在他的车库门口总是堆放着很多可口可乐箱子。他习惯以最优惠的折扣大量购买,每次买50箱,每箱12罐。

按常理,房子是财产,更何况是自家住的房子。但巴菲特重视的是钱,是钱生钱。在巴菲特30岁时花31500美元买了第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他“立刻给房子命名为‘巴菲特的蠢事’。在他的思维里,31500美元经过12年左右的复合增长可以达到100万美元,因为他有能力以如此惊人的回报率投资这笔钱,所以他觉得在这栋房子上,似乎是花了惊人的100万美元。

我的本性是,做那些有意义的事情。我按照我的这个本性去做事。在我的个人生活中,我也是这样的。我并不关心别的富翁在做什么;在看到别人买了一艘游艇的时候,我并不想去买一艘比他更大的船。

饮食简单控制总量

“‘谈到食物,我只是遵循一条很简单的原则。’巴菲特说,‘如果三岁小孩不吃的东西,我也不吃’。”巴菲特对简单饮食原则的坚持,几乎到了偏执的地步。

平时,巴菲特的饮食非常简单。他最喜欢吃汉堡,面包、肉、蔬菜三合一。他经常吃些爆米花、薯条和樱桃可乐,在观看球类比赛时,也会时不时地抓一把爆米花津津有味地吃着。巴菲特经常喝可乐,几乎不喝除了可乐以外其他的饮料。随着年龄增长,巴菲特逐渐对垃圾食品有所收敛,但油炸玉米饼是他的主食。

住在家乡奥马哈的时候,巴菲特尽量不去高档饭店吃饭,有时候他去当地只供应牛排和土豆的一家餐厅吃饭,这是他最喜欢的一家餐厅。餐厅老板这样描述巴菲特的饮食习惯:“他点了一杯樱桃可乐作为开胃酒,又点了一些牛排,几个厚厚的多汁汉堡,根本没有考虑人们谈之色变的胆固醇恐惧症。一次在这家餐厅,巴菲特在T形牛排上厚厚地撒了一层盐后,说:“你知道我们寿命长短取决于父母这件事?我认真地观察过我母亲的锻炼和饮食情况,她在跑步机上走了4万英里。”说完笑了起来。

巴菲特在美国经常受邀参加盛大的宴会,比如他的好友、《华盛顿邮报》女老板凯瑟琳经常举办晚宴,美国总统、政府部长、国会议员、大企业家等社会名流高朋满座,一道道世界各地的美食山珍海味依次上来,他却一口不动,原封退回。厨师长不解,亲自来询问原因。巴菲特说:“我只吃汉堡和薯条。饮食越简单,自然吃得越少。如果菜样很多,即使是每样只尝一小口,几十道菜加起来,总量也很多。”

1995年,巴菲特夫妇曾经和比尔盖茨夫妇一起作了首次中国之行,行程17天。盖茨的随从人员问巴菲特想吃什么,巴菲特写道“汉堡和炸薯条。其他什么都不吃”。他在什么都不吃下面划线以示强调。

还有一次朋友特地带来一瓶60年的法国红酒,贵重无比。当侍者过来给巴菲特倒酒时,他紧紧捂住自己的杯子说:我还是喝我的可乐,你把这杯红酒折成钱给我吧。不贪吃,不贪杯,饮食有度,自然有利于健康。

巴菲特非常注意控制体重。他曾开一张面额1万美元的支票给他的女儿,打赌只要他的体重增加,就可以随时兑付。于是女儿想方设法拿冰激凌来引诱他,或是死活拽着他去麦当劳。但这些都没用。

远离城市隐居小镇

“只要我活着,我就会住在奥马哈。”巴菲特这样对他的股东说。

巴菲特在纽约等大城市生活过后,没有在华尔街等金融中心继续发展,却选择回到他的老家——美国中部农业大州内布拉斯加州只有40万人口的奥马哈。这里盛产玉米,遍地牛羊,社会祥和,生活宁静。他在这里的家绿树环绕,宁静而惬意。巴菲特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思索和阅读。

从他的家出发,在不足5分钟的时间内,巴菲特就能穿越楠母大街到达他简陋的办公室。如果再多走几分钟,就可以出现在奥马哈的市中心。他信奉的一条格言是,现在远离麻烦,比后来摆脱麻烦要容易得多。为了不让事情复杂化,他尽量做到使分散精力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限度,并且做到始终如一。如果能住离办公室近一点,那就去做。

我曾经在纽约和华盛顿居住过,但纽约的交通拥挤浪费太多时间了。我愿意坐上飞机飞上三个小时到纽约和洛杉矶享受大都市的繁华,但我可不愿意住在那里天天受罪。

生活在家乡,尽管是小城市,但经常看见亲人和老朋友,吃到适口的食物,节奏慢压力小,让他倍感从容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有助于他作出正确的思考和决策。

“我想奥马哈是一个让人心智正常的地方。当我过去在纽约工作的时候,我常常感觉这个城市一直总是有太多的外部刺激不断在冲击我的内心,我就会分泌太多的肾上腺激素而过度兴奋,就会对这些外部刺激作出反应。过不了多久就可能会导致我作出疯狂的举动。而在安静的奥马哈要冷静地思考就容易得多了。”

巴菲特远离纽约等大都市,在安静的家乡小城奥马哈,住在50多年前买的老房子里,喝着自己最喜欢的可口可乐,有共同生活多年的老伴照顾,天天和多年的老邻居老朋友相处在一起,经常阅读他喜爱的报纸杂志和书籍,过着远离繁华都市喧闹的半田园生活。

热爱工作简单思维

巴菲特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家,他依靠股票、外汇市场的投资,成为世界首富。他倡导的价值投资理念十分简单:“在最低价格时买进股票,然后就耐心等待。”他告诫投资者“三要三不要”:要投资那些始终把股东利益放在首位的企业,投资资源垄断型行业,要投资易了解、前景看好的企业。不要贪婪,不要跟风,不要投机。事实上,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十分简单,但很少有人能像巴菲特一样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去。

巴菲特喜欢简单的东西。简单和永恒是巴菲特从一家企业里挖掘出来并珍藏的东西。他喜欢那些产品变化不大、竞争优势明显的企业。“可口可乐生产浓缩原浆,在某些情况下直接制成饮料,卖给那些获得授权的批发商和零售商进行灌装。”这句话一个世纪以来一直出现在可口可乐的每份年报中。巴菲特喜欢收购企业,但是不喜欢出售企业,回避那些拥有大型工厂,技术变化很快的企业,也回避那些劳保费用高、养老负担重、产品变化大的企业。他也不喜欢雇员跳槽,他的伯克希尔公司很少有哪个企业的经理辞职,除非他病故或者退休。半个世纪以来,伯克希尔公司从未发生什么变化。

巴菲特非常喜欢钱,但他更喜欢的是不断赚钱。他说:“并非是因为我只想得到钱,而是因为我觉得赚到钱并且看到钱生出更多的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巴菲特热爱金钱,赚钱的游戏就是他生命中活力的源泉。对金钱的热爱让他不知疲倦,让他变得独立而竞争力十足。“我从来没把工作和个人生活分开,我每天跳着踢踏舞去上班,在工作中,我总是会发现太多的乐趣。”

为了做投资分析,巴菲特从早到晚要看很多报纸杂志,要阅读美国5000家公司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年报,要阅读很多商业投资书籍。正是因为对自己工作的热爱,但他不但不厌烦,反而乐在其中,坚持阅读了50年上市公司年报。

乐观幽默打牌耍宝

在这位身家数百亿的富翁身上,人们很难看到大多数富翁身上那种傲慢自负或者喜怒无常的性格。他对一些事情的反应不是发火,而是看它是否合理。对他认可的事情,他通常的回答是“是的,当然”,而有什么事情让他不高兴,他的回答可能是,“我们一点也不需要这种事情。”他对世界的反应是用一种积极、明智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和巴菲特一起工作的人,对他的评价是,他永远那么乐观向上、乐于助人,从来没有暴躁发脾气的时候。他工作非常勤奋,可以同时思考三件以上的事情。对巴菲特来说,工作就是乐趣,而乐趣就是通过如饥似渴的阅读来研究这个商业世界。

巴菲特初中特别喜欢打乒乓球。高中时经常练习举重。大学里参加过划艇俱乐部,还经常打乒乓球和网球。每年股东大会他都会表演打乒乓球。他高中和大学都是高尔夫校队的成员,他经常打高尔夫,和老虎伍兹是好朋友。

巴菲特最大的业余爱好是桥牌。他一星期大约打12小时的桥牌。他甚至说:“如果一个监狱的房间里有3个会打桥牌的人的话,我不介意永远坐牢。”“打牌方法与投资策略是很相似的。不论什么事情,只要根据当时你所有的信息,你认为自己有可能成功的机会,就去做它。但是,当你获得新的信息后,你应该随时调整你的行为方式或你的做事方法。”

“这是锻炼大脑的最好方式。因为每隔10分钟,你就得重新审视一下局势。在股票市场上决策不是基于市场上的形势,而是基于你认为你理性的事情上。桥牌就好像是在权衡赢或损失的概率。你每时每刻都在做着这种计算。”

年近耄耋的巴菲特,还常常会爆出一些搞怪新闻。他在伯克希尔公司的年会上曾扮演过吉祥物和流浪汉,曾打扮成摇滚歌星,面对上千股东,引吭高歌。2009年,加拿大财富管理公司CEO康特妮?沃尔夫成功拍得与巴菲特共进慈善午宴的机会。但午宴当天,谁也没想到,巴菲特竟以单腿跪地的姿势来迎接沃尔夫的到来。有消息称,2012年的中国春节网络晚会中,巴菲特还将特意录制一个拿吉他自弹自唱节目,送给中国观众。常年忙碌紧张的巴菲特,想出了一个既可以放松心情又能够得到运动的好办法——耍活宝。他的搞怪行为,其实是为了放松和养生。

巴菲特遵从爱因斯坦的信条:“财富、表面的成功、炫耀和奢侈——对我来说都是可耻的。我相信,简单而不装腔作势的生活方式,对所有的人都是需要的,都是我们身体和思想最需要的。”

巴菲特的“内部记分卡”

“人们行事的一大问题在于,他们是否拥有‘内部记分卡’还是‘外部记分卡’。如果内部记分卡能令你感到满意,它将非常有用。我经常这么做的。我想说:你想做世间最伟大的情人,却令大家认为你是世上最差劲的情人。或者,你想做世上最差劲的情人,但却让人们认为你是世间最伟大的情人。这两者之间,你做何选择?’嗯,这是个有趣的问题。”巴菲特和朋友曾这样说。

“还有另外一件有趣的事。如果全世界的人无视你的成果,那么,你是想被当作世间最伟大的投资者,但实际投资记录却是全世界最糟糕的投资者?还是愿意被认为是全世界最无能,而实际上却是最优秀的投资者?”

“内部记分卡”是沃伦·巴菲特经常用的一个术语,是他一向遵循的行为准则。“内部记分卡”,是指按自己内心的做事标准和原则,而不是由于媒体和公众对他的看法而形成的随大流的行为准则。与内部记分卡相对的是“外部记分卡”,即过多地重视外部世界如何看待他、评价他,以此来获得自我认同和满足。

巴菲特正是按“内部记分卡”行事的人,他只重视自己如何行事才能盈利或者避开损失,这使他在做投资决策时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忍不拔的风格,同时也贯穿在他生活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巴菲特还是个学生的时候,就对早期的股票市场投资经验理解得相当透彻,这条经验就是:你不要被人们的言论所左右,也不要把你的所作所为告诉给其他投资者。而他的老师,本·格雷厄姆是他在哥伦比亚商学院最好的老师,他教给学生这样一个道理:即使别人同意你的观点,不一定证明你是对的,而别人的反对也不能证明你是错的。这一点让巴菲特终身难忘。格雷厄姆在1965年给巴菲特合伙公司成员的信中写道:“我们不会因为重要人物权威人士或者很多人同意我们的意见,就能从中得到慰藉。反之,也不能。公众的民意测验决不能代替思想。”

2000年前后,互联网概念股票炒作过头,出现大量泡沫。Toys“R”Us公司每年赚4亿美元,年销售额110亿美元。互联网概念的eToys公司每年亏1.23亿美元,销售额只有1亿美元。股票市场上,eToys价值49亿美元,而Toy“R”Us公司价值10亿美元,低于前者。这其中的假设是eToys公司将通过互联网冲击Toys“R”Us公司。

1999年年底,即使是众多跟随巴菲特风格的长期“价值投资者”要么结束了自己的公司或业务,要么放弃了“价值投资”,买了IT类股票。但是,巴菲特没有这么做。被他称为“内部记分卡”的东西——在进行金融投资决策时,他骨子里具有的坚韧——让他避免了摇摆不定。

巴菲特的很多言论证明了他的这种思想。“当你非常清楚所处的环境,而且事实也非常确切。你就不要犹豫,行动起来吧,不要顾及你的行动是否合常规,也不要在意别人是否同意你的意见。”

“当你对某件事情非常确定,并且有充分的事实证明这一点时,其他人的建议只能让你感到困惑,过多的听取别人的建议简直就是时间的浪费。”

巴菲特很少能从和别人地谈话中获得一些想法。他只通过读书和思考来获得它们。他的好友芒格说,如果屋子里乱哄哄挤满满嘴废话的人,巴菲特会假装头疼。

巴菲特传记《滚雪球》的作者艾丽斯·施罗德这样评价沃伦·巴菲特说:“他是一位真正的不随大流的独行者,但是,他不是刻意为之。他只是不在乎他人的评价。似乎可以这样认为:沃伦·巴菲特是为‘独立’而生的。

沃伦·巴菲特说:“钱可以让我独立。然后,我就可以用我的一生去做我想做的事情。而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为自己工作。我不想让别人主导我。每天做自己想做的事,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赚钱的目的是为了“独立”。看来,沃伦·巴菲特赚钱的目的不一定是为了去赚更多的钱,甚至于,“‘他故意不去赚更多的钱,’芒格说,‘沃伦如果选择不让公司拥有大量股东,不去维持长期合伙关系,而是选择代销佣金,他就可以赚更多的钱。’33年利滚利多赚的钱可以让他再拥有几十亿,甚至几百亿。”几乎是与巴菲特穿了“连裆裤”的芒格最了解沃伦·巴菲特。

“我不想让别人主导我”,“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为自己工作”。看来,在沃伦·巴菲特心里,“独立”与“自由”联系着,甚至于是一回事。从这种意义上言,沃伦·巴菲特是为“自由”而生的。

除了当总统或独立投资人或自由投资人,恐怕世界上的其他职业都不一定适合巴菲特。其他职业,恐怕都很难说不被别人主导,很难说能让人真正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最后,也许真正适合沃伦·巴菲特的,恐怕只有独立投资人或自由投资人,因为当总统也是短暂的,不可能是终身的。而独立投资人或自由投资人,可以是一辈子的事。

高龄CEO:人老脑不老

对于CEO的职位来说,巴菲特的年纪不是非同一般的大。他以82岁的高龄掌管着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公司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2009年,他依然以敏锐的投资洞察力为其个人资产增加30亿美元。他的身体健康始终是媒体追逐的焦点,人们担心,只要巴菲特一过世,公司的股价就会大跌。对巴菲特而言,健康已经成了他最大的财富。如果他保持健康多工作一年,就可以多赚100多亿美元。

巴菲特说:“超级明星经理人实在是可遇不可求的稀世珍宝,我们怎么能够仅仅因为生日蛋糕插满太多的蜡烛就将其抛弃。另外,我们的经验表明,新出校门的MBA工商管理硕士和这些老年明星经理人相比简直差远了。他们的学术研究成绩看起来好得惊人,作为经理候选人求职时说起话来头头是道,但是他们往往缺乏老经理人那种个人对公司的全身心投入,也缺乏老经理人那些基本的商业智慧和实际经验知识。”

超过75岁的高龄CEO掌管着上市公司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根据2010年《福布斯》排行榜现实,在市值至少达到5亿美元的上市公司中,年龄不低于75岁的CEO共有24人。所有市值不低于5亿美元的上市公司中,年龄最大的CEO已经年逾95岁的沃尔特·扎博尔,他是圣地亚哥国防和技术公司的CEO。而巴菲特以82岁年龄排在第六位。紧跟在巴菲特之后排在第七位的,是81岁的新闻集团CEO默多克,新闻集团的市值现在大约为400亿美元。

老人年龄增大,大脑的认识能力随之下降,会影响CEO的表现。一般来说,衰老一般是从感觉器官开始,感觉的逐渐迟钝甚至丧失,会使得老人愈来愈和外界隔绝,结果造成心理孤单感。而这种孤单感反过来会进一步促进老化,适应能力降低。随着年龄增长,人的记忆也有减退的趋势,七八十岁以后的老人,思想开始僵化,思考问题容易偏狭或者极端,有的老人像不懂事的小孩,说话幼稚,举止轻率,有的唠唠叨叨,好发脾气,这都是脑力活动退化的结果。科学早已发现,随着人年龄变老,人类大脑通常会萎缩20%左右,紧张和抑郁都会影响脑容量,饮食也是一个因素。

但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非一贯如此。保罗·马修斯是一名研究科学家,也是纽约州大学药学院的精神病学助理教授。他指出:“在各种人群当中存在着丰富的多样性,有些人到60岁的时候老年化非常严重,但是有些人到了90岁依然宝刀未老。”

事实上,脑部功能受老龄化的影响,在生命早期就开始产生。对于一般人而言,从20岁开始,认识处理能力每年下降0.5%至1%。达到标准的退休年龄时,“你的能力退化了20%至30%,”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老年学研究所主任克莱伯·芬奇表示,“记忆和高速处理或多任务处理能力甚至大幅降低。处理多渠道信息而不犯错的能力大大减弱。”

CEO每天必须处理棘手的任务和来自多个渠道的数据,此外还必须具备将新创意与现有思想模式进行整合的能力,这在科技等快速变化的领域尤为重要。这种快速处理信息的“流体智力”能力随着年龄增大而减弱。

然而随着年纪增大,高龄CEO们掌握更多管理能力,更多地了解到如何处理自己的错误,在信息处理的速度与做决定时能够依赖的经验之间达到一定的平衡,这比年轻人所谓的快速反应能力更加宝贵。也因为如此,甚少公司愿意聘请25岁的年轻人担当要职,因为他们注重的是那些来之不易的经验阅历。

相比于普通人,高龄CEO的工作帮助他们减缓了衰老的速度。密歇根大学神经学教授罗杰·阿尔宾说:“那些每天除了去钓鱼之外就无所事事的退休人员,显然与生活在紧张工作环境中的人面对非常不同的情况。”上市公司的高龄CEO们大都一直保持着各种外界信息的接触,各种场合的交际活动对大脑都是一种有利的刺激。加之各种形式的体育运动,使他们充满活力和朝气,减缓了衰老的速度。有研究标明,老人参与体育活动程度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通过锻炼,老年人的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和精神病都会大大降低。

2010年8月在英国议会召开的听证会上,年近80岁的新闻集团CEO默多克多次难以说出某个名字、叙述事件的经过,甚至不能听清被问到的问题。在某些时刻,他轻轻点着头,样子好像在打瞌睡,甚至遭到了英国媒体的嘲笑。对此,研究脑部老化的专家却表示,不宜仅根据几次长时间的沉默和一些模棱两可的回答就对默多克的总体能力下任何定论。“面对这样紧张的局面,对他总体的认知能力下任何定论都是非常不公平和不适当的。”马修斯说。其意思就是:如果把27岁的马克·扎克伯格拉到国会前,他可能也变得沉默少语。

2010年巴菲特80岁大寿时他仍在工作,此后也未放慢工作的脚步。相反,在外界高度关注他的接班人计划时,他却表示在未来的一年可能会承担更多的工作。巴菲特告诉《华尔街日报》DealJournal栏目说,我打算工作到超过100岁,但要达到这个目标,我可能需要学会跳出原有的思维模式。

巴菲特家族的财富健康观

巴菲特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真正富翁,但是他的孩子们并没有成为“富二代”,因为巴菲特在教育三个子女上坚持原则,绝无娇惯和溺爱,他说就算是杰西·欧文斯的小孩要参加100公尺赛跑,也不能享受从50公尺线起跑的待遇,所以他告诫子女:想过超级富翁的生活,别指望你老爸!

儿子彼得说,父母传给他唯一“真正的东西”就是一句训示: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

巴菲特给予孩子很多精神支持,在金钱上却鲜有资助。他说“钱会让我们纯洁的父子关系变得复杂”。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明白了父亲的用意“如果父亲真给了我钱,我反而没有机会体会到自己努力取得的成就感,我认为这是他爱的一种表达方式”。

在巴菲特独特的“金钱观”教育下,巴菲特的三个子女都凭借各自的努力开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他们都独立勤奋、热衷公益,特别是小儿子彼得继承了母亲的音乐天分,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家,其为《与狼共舞》的配乐还曾获第63届奥斯卡最佳音乐和最佳音响奖,他的基金会则重点在援建西非国家儿童教育等慈善事业上。

身为股神之子,彼得·巴菲特却没有继承衣钵,而是选择用音乐谱出人生最美妙的乐章。他从父亲那里获益最大的是一套人生哲学:“人生由自己打造!”2010年他出版了《做你自己》,从中可以了解巴菲特如何在极度繁忙的工作中保持健康,以及家族成员快乐、成功的秘密。

不要拿工作自虐

我还想提一提,我从家里学到的另外一个价值观。那就是建立属于自己的一套工作态度。什么是巴菲特家族的工作态度呢?

有些人认为,良好的工作态度就是每天加班加点地拼命工作,即使他对这份工作毫无激情,甚至心生厌恶。按照上述思路,单纯的努力、压制自己的喜好和时间上的付出,都算得上是基本的美德。

但是对不起,这不是美德,这根本是在自虐!换句话说,这反而是惰性和缺乏想像力的表现。如果你是这样一个工作狂,为什么不腾出一些时间和精力,干一些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呢?

在我父亲看来(现在我也这样认为),良好的工作态度,首先就在于勇于发掘自我。当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时,即使异常艰辛、劳苦,你仍然可以在工作中享受乐趣,甚至是产生一种神圣感。

在我童年时,父亲大多时候都是在家里工作。他会长时间待在书房里研究大量深奥的书籍。我后来才知道,他读的是《价值线》和《穆迪投资》——数以千计的公司及其股票的统计分析等内容。即使我父亲研究的都是看起来很枯燥的课题,但他依旧全神贯注、心无旁骛。虽然他的“手稿”中写的可能是市盈率和管理绩效分类等内容,但他却可以轻松达到类似犹太祭司研究卡巴拉圣典或佛教僧人沉思禅经那样的境界。当父亲工作时,他就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简直是如痴如醉。他常常穿着卡其布裤子和一件破旧的毛衣从书房里走出来,身上带着一种几近圣洁的平静,这种平静能够使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与当前的工作合而为一。

众所周知,极度的体力消耗可以促进内啡肽的分泌,内啡肽是一种可以消除疼痛感的自然药物,它可以让我们感到时间放缓,并产生一种充满幸福感的喜悦状态。我父亲埋头工作时的状态说明:极度的脑力消耗也会释放内啡肽。通过观察父亲的工作状态,我明白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工作有时艰难且耗费精力,但却能让人乐在其中。

是什么秘诀让我的父亲面对长时间乏味的工作,还能够保持源源不断的激情?首先,他并不是为钱而工作。虽然最后他也获得了金钱,这是对他商业智慧的充分肯定。金钱是副产品,而不是最初努力的目标。真正重要的是工作的“实质”:激发他无限的好奇心,验证他对实际业绩的预测能力,体验发掘价值和新机遇的可能性。

如果我的父亲以金钱为奋斗目标,那么他的努力将会很快变成乏味的例行公事,工作也仅仅是一份差事而已。多年来,是源源不绝的挑战,使他保持了思想的敏锐和投身事业的激情,这些挑战不断循环,让他每天都有新鲜感。

有些人在谈论对待财富的态度的时候,会认为他们是在谈论工作态度。他们声称自己非常看重勤勉、自律和毅力,但他们并非真正推崇这些素质。他们真正推崇的是这些素质带来的财富。他们崇尚的是收益,而非过程。

不管是从道德上还是逻辑上,都很容易驳斥这种本末倒置的价值观。不过,我想提出一个很实在的观点:崇尚工作报酬而非工作本身所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报酬有可能随时被夺走。凡是经历过经济危机的人,对此都深有体会。假如有人在自身无错的情况下公司倒闭了,那是否就能由此推断:他前一天很成功、后一天很失败呢?假如有杰出的企业家,因为国际大环境的动荡失手,是否就因此认定他已经一无是处了呢?

为什么人们要在自己完全无法控制的因素上压上自己的全部自尊呢?一个健全而持久的工作态度所强调的不是变化无常的利益报酬,而是工作本身:实现工作目标的热情、专注和用心。这些都是别人无法从我们身上夺走的东西。

人生靠自己打造

很多享有特权的人往往外表精致、举止优雅,但这背后似乎缺失了什么。他们表面的自信其实非常脆弱和易碎,因为那根本不是“真正”的自信,而仅仅是一种高高在上的习惯。他们对名车、游船和避暑山庄的疯狂迷恋其实是在补偿某些更加珍贵、微妙的内心缺失:使命感、对于真正自我的认同和接受,无法将拥有的和内心渴望的东西做有意义的联结。

最主要的是,这种玩世不恭往往是为了掩盖他们自尊心的缺乏,但这样的精致面具最终都会失去效力。自尊心只能靠拼搏赢得。这一点极其重要。许多养尊处优但内心空虚的人已经在无意间被剥夺了有价值的冒险机会。他们的家庭给予他们的是奢华但已缩水的人生。正如我父亲说的,他们出生时含着的金汤匙,有可能会变成背上扎着的金匕首。

没有哪个父亲会剥夺子女活出饱满人生的最佳机会。没有哪个母亲会阻止自己的孩子去找寻自尊并实现个人价值。那么,为什么那么多家长却总是好心办错事呢?

原因之一就是富裕家庭所面临的特殊困难和危险没有被足够重视。人们都清楚金钱买不到幸福,但也心照不宣地承认幸福换不来金钱!的确,有了钱,就可以更容易地解决一些生活压力,但这并不证明金钱无所不能,更不能消除个人的痛苦。说实话,当太多家庭挣扎在贫困边缘时,我们很难对富人的后代产生好感。

不过,所谓的富家子女,确实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诱惑。这些问题真实存在,虽然它们可能与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无关,但也不容小觑。

许多临床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前不久我偶然看到《特权的代价》一书的作者——心理学博士马德琳·莱文的研究报告。莱文博士基于2007年的一项研究得出结论,有30%-40%的富家子弟患有抑郁症。在这项统计数据中,年轻女性占到了22%,是国家平均水平的3倍。这些抑郁症患者中有10%-15%,最终选择了自杀。

显然,这些问题都非常严重。即使有些没有出现临床症状或者恶劣后果,情况也令人担忧。家长们到底犯了什么错,导致他们的孩子在无意中受到了伤害?

这些错误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首先就是用金钱代替爱。

富有的家长往往太关注自己的事业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他们给了子女大量的金钱,却没有给孩子应有的爱。手中的信用卡可以让你很轻松地就能给孩子买个玩具,这会使孩子兴奋几分钟,也许某些家长这么做的主要目的只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这样他们就能全心投入到自己的事情当中了。可他们却不知道,对孩子而言,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是父母能够花时间陪在他们身边,和他们一起做游戏,观察他们是如何思考的,并尝试激发他们的想像力。但是,这需要真正的投入,而不是一张信用卡就能敷衍了事。

同样,拥有金钱和人脉关系的家庭,可以将子女送到最好的学校读书,但这和切实关心他们的教育完全是两码事。约翰在那所贵族学校里学到了什么?他在功课上是否需要帮助?学费真的是给孩子的礼物?还是父母在培养子女、答疑解惑和激发好奇心方面,为了逃避责任而支付的费用?

小孩子是不容易被这类事情愚弄的。我认为他们具有一种长大后就淡忘的智慧。孩子们懂得时间比金钱更重要。而成年人,尤其是当他们处于职业生涯的上升期、尽情享受公司分红的时候,往往认为金钱比时间更重要。之后,当金钱失去吸引力而时间变得紧迫时,他们才蓦然回首。但那时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他们的家庭已经支离破碎,未曾共度的时光也一去不复返了。

富有的家长常犯的第二类错误,与我们探讨的主题关系更密切。如果说人生由我们打造,那么关键是我们必须自己打造人生。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接受帮助,或者不准利用我们的优势,只不过这当中会有很多界限和灰色区域。当善意的父母给子女铺就的道路太过平坦时,就会剥夺他们赢取自尊的机会,使他们在塑造性格的过程中丧失战胜挫折的机会。而只有战胜这些挫折,才能使一个人拥有真正、持久的自信。

我父亲常说:有能力的父母给子女的财产应该够做任何事,却远远不够无所事事。有个良好的开端是件好事,但让子女习惯于衣来伸手,却往往会害了他们。某些时候,子女应该尽早脱离家庭这个温室!

富有的家长为子女铺路时,最常采用的方式就是让他们加入家族企业,或引导他们进入先辈的成功领域。这种做法表面看来似乎是一种善意:为什么不给孩子一个金饭碗,并为他们的发展扫清障碍呢?当母亲是法律或医学界的资深专家时,为什么不让女儿也轻松进入这一领域呢?

不过,当我们对这些情况进行深思时,隐藏的问题就会浮出台面。这些表面上的善意到底真正扮演着什么角色?进入家族企业真是儿子的最佳选择,还是为了满足父亲的虚荣心?这是儿子的梦想,还是父亲的权威和对继承问题的考虑呢?求助于业界的人脉关系,让女儿轻松跟随母亲的职业足迹,这种做法又怎么样呢?难道真正的动机只是想帮助女儿吗,还是为了跟权威同事进行利益交换,从而重申自己的重要性呢?

换句话说,帮助孩子和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和意志而操纵孩子,它们的界限在哪里呢?这问题的答案,只有每个父母的内心最清楚。

我父母的目标非常明确,他们希望我们兄弟姐妹都能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并用尽所有心思和力量去追求,这样我们才可以拥有自己的生活,在所做的每件事中,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迹。

这是父母对我们的“祝愿”,而不是期望。他们知道寻找激情是一个艰难而神秘的过程,需要很大的自由空间,家人若给大多压力只会适得其反。因此,父母鼓励我们作出自己的选择。另外,我们也从父母的教导中懂得职业地位或财富潜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够诚心诚意、全心全意地对待自己的选择。假使我宣布自己的乐趣是捡垃圾,我的父母看到我整天待在垃圾车上,也会感到欣慰。只要我喜欢自己的工作,对他们来说这就足够了。

巴菲特的“吝啬”和慷慨

盖茨和巴菲特两人是富豪榜上的冠亚军,也是慈善事业上的搭档。作为美国首富。比尔?盖茨已经承诺把自己大约530亿美元的财富,用于他和妻子梅琳达联手创办的慈善基金会。而手握大约460亿美元的巴菲特,也承诺向这个基金会捐出99%的个人财富。

了解巴菲特的都知道,他是个“吝啬”的人。当其他亿万富豪乘着私人飞机、住着超级豪宅、享用着世界上最棒的餐厅、在LouisVuitton(路易威登)等奢侈品店购物时,他依然穿着皱巴巴的衣服和磨损的鞋子吃着便宜的工作餐。

他在1958年花31500美元买下奥马哈的房子,如今他的身家比当初高出几百亿美元,却仍未搬迁,而那个区已被定义为当地的贫民区;家人给他买件新衣服他会要求她们拿去退掉,理由是他的衣服虽然穿了好几年,但没坏还能继续穿;他的饮食非常简单,爆米花、洋芋片加可乐就能解决一餐,他在香港出差时,还曾被当地新闻爆出用宾馆的优惠券买打折面包。

他的挚友《华盛顿邮报》掌门人凯瑟琳·格雷厄姆在自传写过一个小故事,有次在机场,她向巴菲特借10美分打公用电话,巴菲特从口袋中掏出一枚25美分的硬币,转身准备去换钱,凯瑟琳叫住他,说她用那枚25美分硬币就可以打电话了,巴菲特才不好意思地将那枚硬币交给凯瑟琳。

巴菲特对自己的节俭颇为自得,当取代好朋友比尔·盖茨成为新一轮的世界首富时,有媒体朋友向其打电话道贺,巴菲特却幽默地表示:“如果你想知道我为什么能超过比尔·盖茨的话,我可以告诉你,是因为我花得少,这是对我节俭的一种奖赏。”

事实上,巴菲特并非守财奴,他的节俭只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方式,他认为节俭即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一种创造财富的手段。他并不醉心于财富的积累,他对财富的态度是:取之于社会,回馈于社会。巴菲特赞同安德鲁·卡内基的观点:“从社会获取的巨大财富必将有一天重归社会所有。当我们的财富已扩张到惊人的规模时,我们觉得唯一处理这笔财富的方式就是让它回归社会。”

2006年6月25日,巴菲特宣布将个人财产的85%逐年捐给盖茨&梅琳达慈善基金会,市值高达370美元,这笔捐款创造了世界纪录,也震动了美国和全世界。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巴菲特就在报刊上表达过自己的观点,他不会将巨额的财富留给后代,因为这有损于公平的竞争原则。他曾说“我只会卖掉我1%的股份作为遗产和税金使用,其余99%会用于捐赠”。

巴菲特认为当财富累积到一种程度,财富本身就只剩下一个数字,与其守着这个数字,不如让这个数字发挥更大的作用。他认同卡内基的名言“在财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芮成钢采访中,巴菲特还表达了捐赠的深层含义:“我成长在一个几乎没有人会捐款的时代,而我们现在的行为当然不一样了,他人的行动会影响你,你所尊敬的人对你的影响尤其大。如果我们成长过程中,看到人们都会慷慨捐款,这会影响到我们。另外,一旦开始了,捐款和善举都会随时日增多。”当慈善成为一种传统,就能得到更多的效仿,当更多的富豪向慈善事业慷慨解囊时,才能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

用财富来分享爱和关怀,这不仅是巴菲特的行为表现,更凸显出他独有的人生境界:聚财是一个人聪明智慧的体现,而散财则是人生中一种境界更加高远的大智慧。

我为什么捐掉99%的财富

2006年,我承诺逐步把所持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全部捐献给慈善基金会。对此决定,我开心之至。

现在,比尔·盖茨、梅琳达·盖茨和我倡议数百位美国富豪承诺将自己至少一半的财富捐给慈善事业。因此,我认为这是一个恰当的时机,重申我的承诺,并解释我作此决定时的所思所想。

首先,我承诺:在我有生之年或去世时将向慈善机构捐出99%以上的个人财富。这是个数额很大的承诺。但相对而言,每天都有很多人向他人捐献了更多。

数以百万计的人经常捐助教堂、学校和其他机构,并因此放弃了自己使用这些钱,他们原本可以以此惠泽家人。他们把钱投入募捐箱或捐给联合公益基金会(UnitedWay),就等于舍弃了看电影、外出就餐或其他个人享受。相反,兑现捐献99%财富的承诺并不需要我和我的家人舍弃任何所需、所欲。

此外,这一承诺并没有要我奉献最宝贵的财产——时间。很多人,我很骄傲地说,包括我的三个孩子,花费大量时间用自己的才华去帮助别人。这类奉献往往远比金钱更有价值。对于一个身处困境的孩子而言,看护员的友谊和培养远远胜过支票所能买到的东西。我的姐姐多丽丝每天都向别人提供很多一对一的帮助。我在这方面则几乎无所作为。

我所能做的是拿出大量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这些“索取凭证”兑换成现金之后可以购买到很多资源——用以惠及那些由于命运不济在生活中遭遇不幸的人。迄今为止我已经捐出了20%的股票(包括我的亡妻苏珊·巴菲特捐献的股票)。我将继续每年捐赠4%左右的持股。我全部伯克希尔持股的钱款,最迟将在我的遗产清点完成后10年内用于各种慈善事业。我不打算把任何钱投入捐赠基金(endowment,指不动用本金而仅以本金产生的收益用于设立目的的基金——译注);我希望这些钱用于现实的需要。

这项承诺并不会对我的生活带来任何不利影响,我的孩子们也是如此。他们已经得到了大笔可供使用的财产,将来还会获得更多。他们过着舒适而有意义的生活。而且我也将继续过一种能满足一切可能需要的生活。

有些东西能让我生活得更惬意,但另有许多却不能。我喜欢有一架昂贵的私人飞机,但拥有多套住房却是一种负担。占有过多东西的人,往往会反过来被这些东西占有。除了健康,我最为珍视的财产是有趣、性格各异和友谊持久的朋友。

我的财富来源于多项因素的巧合:生活在美国,某些幸运的基因,以及福利。我和我的孩子们都曾中过我所谓的“卵巢彩票”。(首先,20世纪30年代我出生在美国的几率最多为30:1。我是男性白种人,这也为我剔除了多半美国人不得不面对的障碍。)

我的到的另一个重大运气是生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它总体而言惠泽美国人民,但有时会造成扭曲后果。我工作于这样的一个经济环境:国家以奖章奖励在战地拯救战友生命的人,学生父母以酬金感谢伟大的教师,并且以数以亿计美元奖励发现证券市场定价失真的人。简言之,命运对于好运的分配实在不可捉摸。

爱、尊重、自由巴菲特的情感世界

“金钱多少对于你我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我们不会改变什么,只不过是我们的妻子会生活得更好一些。”

2006年8月30日,76岁高龄的巴菲特迎娶了60岁的新娘门克斯,她与巴菲特已同居28年。而苏珊,巴菲特深爱的前妻,已逝世两年。

巴菲特被世人诩为股神,声誉也颇佳,可谓是成功人士。但被问起成功的标志是,他给的答案却是:幸福家庭、身体健康以及拥有友情,唯独没有提到的,倒是那些人们通常公认的成功标准“拥有巨资和事业有成”。

巴菲特拥有幸福的家庭,而这幸福却牵扯到两个背后的女人。

“讨好”老丈人,“曲线”抱得美人归

巴菲特非常聪明,学业上也出类拔萃,但是却不擅长与女孩子打交道。在年少不多的感情经历中,他总是扮演着“成人之美”的角色,主动退出爱情角逐,直到他遇见苏珊。

1951年夏天,巴菲特前往西北大学探望读书的妹妹罗贝塔,在舞会中巧遇苏珊·汤姆森,苏珊体态玲珑、笑脸盈盈,年轻的巴菲特不禁一见倾心,随即展开爱情攻势。但不会谈情说爱的巴菲特会面时只会邀请苏珊玩猜谜类等伤脑筋的游戏,以至于几次见面后,受不了的苏珊看见巴菲特进前门来看望她时,会赶紧从后门溜出去。

当时苏珊还“疯狂地爱着另一个男孩”,但巴菲特从一开始就执着地认为苏珊将会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所以即便遭遇挫折也不退缩。他注意到苏珊极为尊重和崇拜其父亲汤姆森教授,于是开始了他的“曲线娶美”战略,汤姆森教授爱好音乐,恰巧巴菲特对此也有一定造诣,于是巴菲特改为拜访汤姆森教授,弹奏尤可利琴,汤姆森教授则弹奏曼陀林,一老一少时常和谐合奏。两人合奏建立起深厚情谊,对巴菲特深为赞赏的汤姆森教授不时为其“美言”,而苏珊对巴菲特也有了新的认识。

随着深入交往,巴菲特风趣幽默的个性逐渐展露出来,而巴菲特也发现苏珊并不是虚有其表的女孩。苏珊幼时体弱多病,还因风湿热长期卧病不起,父母亲对她给予更多的呵护和照顾。这个善解人意的姑娘很早就认识到自己生活在爱的包围中,因此她喜爱帮助人,给予别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两个人交往逐渐演变为热恋,苏珊的姑妈回忆说“他们两人坠入爱河,疯狂迷恋着对方,他们会坐在对方的大腿上接吻,这真是太可怕了”。

1952年4月19日,蒙着透明面纱,穿着一袭缀有蕾丝花边的长裙,19岁的苏珊嫁给了21岁的巴菲特。

巴菲特背后的女人

苏珊是巴菲特依赖的一方港湾,她帮沉浸在事业里的巴菲特打理家里一切琐碎的事务:支付各种账单、照顾子女、操持家务……凡是超出巴菲特能力范围的事情,全由苏珊来打理。

巴菲特对苏珊的依赖是发自内心的。一次,他们在华盛顿看望巴菲特的姐姐多丽丝时,早上6点苏珊在一阵钻心的支囊炎疼痛中醒来。在去医院的路上,尽管苏珊是病人,可她还在安慰巴菲特。因为巴菲特一直很怕踏进医院的大门,看上去好像他显得更痛苦。即便在平日里,只要苏珊走进房间,巴菲特的眼睛就会为之一亮,这是他真实情感的流露,她会用手温柔地梳理他的头发,帮他系好领带,坐在他腿上抱着他,给予他力量和支持。

从某种程度上说,巴菲特才是这个家里的孩子。他对工作全身心投入,简直到了近乎痴狂的程度,他害怕改变,总是依赖苏珊,不管刮风下雨她都会精力旺盛而且幽默风趣。大儿子霍华德称赞自己的母亲:“如果说‘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好女人’的话,我父亲的成功中,肯定有我母亲很多的功劳在里面,她是我所认识的人中最善解人意、最善良的一个。她始终如一地支持爸爸的事业,这一点对他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独特的“三人行”

巴菲特的事业蒸蒸日上,但是由于其太沉迷于工作,经常出差在外,两人数日不能见面,苏珊倍感冷落。年轻时的苏珊梦想成为一名歌手,但嫁给巴菲特后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如今,她决定重拾理想。

1975年,苏珊加入当地的一个乐队,开始尝试在私人聚会的时候担任主唱,并参加许多公益性演出,演出时她穿着亮闪闪的衣服,看上去曲线玲珑、性感迷人,大获成功。巴菲特没有意识到潜在的危险,而是热心地鼓励“亲爱的,尽量去做让你高兴的事情吧”。但他没有料到,这是他婚姻危机的开端。1977年9月,结婚25年后,45岁的苏珊决定自己搬到旧金山单住。

这对巴菲特不啻晴天霹雳,他感到惊愕、绝望和无助。他对姐姐多丽丝说“25年来,苏珊一直是我心中的太阳和雨露,现在我心目中的太阳和雨露在人间蒸发了,我以后怎么生活下去呢?”为了安慰巴菲特,苏珊承诺她将继续照顾他,这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分居,他们依旧是夫妻。

仍注视、关心着巴菲特的苏珊,为了不让自己的丈夫每天以花生和爆米花为食,与巴菲特分居一年后,她作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她把在法国咖啡厅唱歌时认识的同事门克丝,一位金发女招待介绍给了巴菲特。

起初,门克丝只是为巴菲特做饭,但时间一长,她就不由自主地照顾起巴菲特的起居和生活,由于工作需要,巴菲特会经常出差,门克丝会精心为其准备好出差所需物品,而巴菲特回家时,她会把家收拾得非常干净,下厨准备好菜肴,并会去机场或车站迎接巴菲特归来。而事实上,门克丝和巴菲特性情相投、相处融洽。他们俩热衷购买廉价的东西——巴菲特不停地搜寻廉价股票,门克丝则去旧货店或超市购买廉价的生活用品;在巴菲特的感染下,门克丝对股票和投资也产生了兴趣,在巴菲特的鼓励和支持下,她购买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

门克丝虽然爱慕巴菲特,但在婚姻上并未给他戴上枷锁,因为她知道他在精神上还眷恋着苏珊,她在巴菲特的生命中,永远都是第二位。门克丝和苏珊也保持着良好的私交,这个令人难以捉摸的三人却散发出独特和谐的美感,巴菲特的朋友慢慢习惯了这样的情景:巴菲特在晚会的主席台上发表讲话,台下并肩坐着他的妻子和他的同居女友。巴菲特家送出的圣诞卡,也总是共同签署着他们三个人的名字。

2004年7月29日,苏珊因病去世,享年72岁。

2006年8月30日,巴菲特选择在自己76岁的生日宴上举行了秘密婚礼,与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自己的阿斯特里德·门克丝结为连理,“无论贫贱还是富贵,只有死亡能让我们分开”,婚礼上的誓词虽然说得略晚,但却早已是门克丝心中不变的承诺。

原文地址:http://discovery.163.com/12/0304/07/7RO2DE1D000125LI_all.html#p1

发表于 2013-12-25 23: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后会多关注投资理财和健康环保的版块内容,希望能看到马丁老师的分享~

点评

这里基本全是我转载的文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26 03:4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6 03: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小姐 发表于 2013-12-25 23:05
以后会多关注投资理财和健康环保的版块内容,希望能看到马丁老师的分享~

这里基本全是我转载的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心灵创富|上海现金流游戏    

GMT+8, 2024-12-21 22:58 , Processed in 0.11823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