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QE政策前景及影响分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c1101d0102en14.html
(2013-11-08 00:34:02
美国到底会不会以及何时退出QE是时下热点,但笔者判断所谓“退出QE”更多的只是美国人在挥舞大棒,眼下这个时机谈论退出QE还是言之过早,属于小概率事件,最多只会是象征性的,其根本原因就是美国政府的财政危机。美国政府的负债规模已经无法忍受负债的大幅度增加,QE和低利率如日本的长期化是必然的结果,这会导致整个世界格局发生深远的变化。(本文以这些天来的微博内容编辑整理,这些分析应当目前看还是准确的。)
美国的QE大棒
美国不断的在提出QE的缩减退出计划,但是这个计划是总也没有结果,QE一直是美国的大棒,这个大棒挥舞起来操纵市场所带来的利益是巨大的,因此这个QE大棒美国还会不断的挥舞下去。 【美联储通讯社:10月FOMC决议意味着美联储12月还会讨论缩减QE】10月决议显示,美联储对美国经济和政策处于观望状态,声明对宽松政策几乎没改动,“美联储通讯社”Hilsenrath认为,从经济评估、金融状况改善和缩减QE暗示三方面看,调整QE还没有从美联储12月的议事日程中删除。10月FOMC决议显示,美联储对美国经济的评估变化很小:声明称美国房产业增长“有所放缓”,不同于美联储官员9月所说的一直在增强。声明称美国劳动力市场显现了“某种程度上的进一步改善”,这也略微不及美联储9月时的评价:“进一步改善”。 对于推出QE的美联储不同的表态和各种声音,就是左右市场舆论和让各方猜测博弈的武器,在这样的大棒威胁下各国的政策都有赌博的性质,日本等国就是看准美国的QE政策不会改变而大胆的宽松,美国与日本和英国的关系比其他西方国家是要紧密的。 美国QE大棒的不断挥舞,QE退出的靴子迟迟不落下,对于中国等国受QE政策影响输入性流动性大的国家,货币流动性的政策也是保守的,美国的QE政策没有明确趋势的情况下,中国的货币政策转向几乎没有可能,现在是我们央行的观望期,能够沉住气已经是政策制定者的进步了。
美联储近期实质退出QE概率小
美国政府出现财政危机关门大吉,黄金和石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下跌,美股上涨,背后就是美联储向市场释放要退出QE的信号。但美国政府遇到极为严重的财政危机,甚至关门大吉,为了渡过财政危机,美国政府只能继续发债,要发债就需要QE支持,而在政府要发债的时候退出QE激化与政府的关系是要付出代价的。此外美联储自身的看点是主席的继任者是谁,在联储主席的继任人选确立以前都不能有实质性的动作出台,因此QE有实质动作的概率都不会太大,但围绕之的博弈波动会非常剧烈。美国财政部2013年10月30日报告,美国截至9月30日财年财政赤字锐减至6800亿美元,创自2008年以来新低,还不到2009年的一半。但全年利息开支高达4156亿美元,较2012年增长近16%。如果没有QE,美债利率增加,美政府将无法承受,试想一下如果美国的长期利率翻倍,美国政府的利息就要翻倍,美国的财政是承受不起这样的利息的,因此美的QE与低利率会与日本看齐,进入长期化的时代是大概率的事件。。 即便联储果真退出QE,我们也应当仔细观察、分析和判断其具体动作和意图,此QE与彼QE是有差别的,QE3与QE4就有很大不同的,购买MBS与购买美债也不一样,在资产价格处于低位的时候购买资产抵押债券MBS是发钞不是印钞,与刚刚危机时购买有毒资产是不同的,现在这些债券是被市场充分挤出水分的;而购买赤字不断扩大没有盈余偿债的庞氏骗局中的美国政府债则是印钞,因此所谓退出QE到底减少购买的是MBS还是美债,所以不单是购买数量,购买种类的不同其间差别和导致的影响判若云泥,甚至还有类似当初扭转操作那样在国债和MBS之间进行转换。 美国退出QE后的发展推演也远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现在市场主流的说法是新兴市场国家的资金会大量回流美国,不过这只是初期的状态,如果影响到了中国和日本则情况大不同,中日的资金回流必然伴随着两国央行外汇储备的大幅度减少,减少外汇储备必然要抛售美国国债,而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则美国政府要垮台。 美国人常说谁做空美债谁就是攻击美国、就是美国的敌人,但如果美国自己主动退出QE导致资金外流他国、外储被挤兑的时候还能不让别国卖美债吗?挤兑的时候不让他国出售持有的美债,则这些国家就可以冻结挤兑它的要外流的美元资产,这也就是持有大量美债的日本有持无恐之处,而中国没有受到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所遭受的因QE退出预期导致的资金外流冲击也与此有关。 退出QE导致全球美元流动性回流美国,结果不仅仅是新兴市场失血,还有美国的流动性泛滥问题。美国搞QE还能不通胀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美元流动性输出到了其他国家,而退出QE、美元回流的结果就是通胀压力随之而来,美国的社会压力也要增加,在失业和养老等问题均有财政缺口的情况下再通胀是受不了的。届时美国的社会压力也会成为美国的巨大问题,此前不是已经有占领华尔街运动了吗?如果社会压力再增长,类似的运动会此起彼伏的。 此外市场主流观点认为在美国退出QE、美元回流的过程中,中、日等国外储降低会导致他们不得不抛出美债,对此有人说这样的抛售会导致美债暴跌、中日自身损失巨大,而且美债价格的主动权操纵在美国之手,所以美国无忧;但美债倘若真的暴跌,会导致美国政府新发债利率暴增,美国政府也是受不了的,同时美债的最大持有者——美国国内保险机构、养老机构等的估值均要受到全面冲击,要知道美债的60%以上是美国自己的社保基金持有的,美债崩盘会造成美国信用体系的全面崩溃。所以,退出QE导致外国央行不得不抛售持有的美债,对各国来说都是有压力的,但美国的压力会更大,美国的信用体系会崩溃,美国会最终为此买单的。
QE政策对于未来的深层影响
另一方面如果美国不断QE下去会怎么样?继续QE则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就要开始发挥作用,收益不断减弱,原因就是美国的国债等收益率极度低廉、低利率已经长期化,而有利差的新兴市场国家风险在经济过热下积累,收益虽然高但风险也很大,无风险收益率非常低,尤其中国制造业进入升级调结构以来总体风险均加剧。美国的QE进退两难,没有明确的选择方向和药方,这是下一次危机的端倪了。 笔者一直在说主导当今世界风云变幻的主轴是资源国、金融国与制造国之间的博弈,在QE的初期肯定是资源价格上涨,有利于资源国,美国等金融国印钞也会获得红利,只不过资源国的得利要超过美国,而美国的好处是度过危机,只有制造国是吃亏的。但随着制造国的产业调整后进入人力成本上涨的周期,通胀压力就要还回去了。 更重要的是QE会对于实业的投资有挤出效应。由于发展中国家的高利率高利差会吸引更多的资本,QE国的国内资本外流对于国内的制造业打击是很大的,就如发明QE的日本一样,大量资本外流导致日本“失去的二十年”,同时也造就海外日本产业GNP是国内GDP1.5倍以上。这样的危机就如当年的荷兰。 QE造成产业空心化会怎样?美国的制造业产值已经远不如中国了。很多人说投资海外以后虽然GDP低了,但GNP的数字是很好看的,中国从来不说GNP,因为中国的GDP减去外国投资的GNP是要比官方公布的GDP数字少很多的!但GDP与GNP对于中国有利的关键问题在于征税权,产业在哪里,则哪里平时可以征税,战时可以征收,于是平时是国家财政问题、战时则是供应问题。美国这次导致联邦政府关门大吉的财政危机,就是其产业空心化导致税源大量流失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从QE问题看国际斗争的大棋局不搞QE则国债违约,期货、股票等金融体系会崩溃;继续QE,虽可以缓解债务上限,但产业会继续空心化,预算会更加紧张,更需要钱,更需要撙节和削减公共开支。因此现在美国在QE的问题上实际是进退两难的,美联储的决策现在看来应当是准备把这个难题交给下届主席,因此谁当下届出席很关键,而几个重量级人物也回避当这个主席来接受烫山芋。问题无解就是新的危机!而07年次贷危机、08年金融危机迄今已经过去五、六年,再过两年后就是七、八年,按照经济周期律就该是下一场危机周期的开始了,所以到2015年又将是世界经济的一道坎,中国、美国、欧盟将展开生死竞争,只要中国、德国和俄国三个欧亚大陆国家紧密合作,共同防范QE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宽松的美国就要为其前面进行的QE付出代价。 事实上为应对美国可能退出QE,中德都采取货币紧缩政策,为填补退出QE美元回流以后流动性真空,留下了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巨大宽松空间。一旦QE结束、美元外流后央行可以迅速进行货币宽松弥补国内流动性的不足;中国还有外汇资本项目管制的金融壁垒,房地产的限购也限制了资本的套现外流,所以应对QE退出中国手里的金融牌还是很多的,中国的风险主要在政治层面,美国也是从这方面攻击中国。 在下一轮危机当中,同样紧缩货币的中德等欧亚大陆核心国家会更加紧密的团结起来,而日本的安倍经济学的背后是豪赌美国不会退出QE,与美国同步推行宽松政策的日本等国因其庞大的海外资产以及与中国的竞争关系决定了其国策必定是抱紧美国,俄罗斯是中、德的资源版图、且与美国同样是竞争关系,是天然的盟友,这已经是一个世界地缘政治斗的大棋局,战略形势与二战前夕有相似之处,而中国央行大量美元外汇占款发行货币则会受到全球美元流动性变化的较大影响,尤其是激烈冲突的时候,会如二战当年德国的道威斯债券杨债券一样成为包袱。 当年美苏的冷战是政治挂帅,主要是意识形态的对抗,辅之以经济利益;08危机后导致的下次大国博弈则是经济利益对抗为主,各国在博弈全球信用体系,意识形态对抗色彩减弱。08年危机与QE造就了新型国际社会秩序,所谓中美的“新型”大国关系,绝非只是纸上谈兵,此间深意和新意,经济纽带和政治抗衡的相对势移,值得战略家和投资家们反复思量。笔者认为,所谓“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就是在全球信用体系中进行相对位置关系的角力。中国战略博弈的智慧源远流长,眼下我们在金融上握有一手好牌,在实体经济方面成为世界工厂,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有利条件。这信用体系的博弈,是全球宗教、国家和资本三权分立的经济政治博弈新格局。
在新经济危机引发世界新一轮冲突中,军事冲突应当只发生在局部,主战场则是经济战、网络战、货币战、信息战等新型战争状态,笔者认为更关键的战略争夺则是在意识形态和信用体系上进行的信用战,意识形态就是公信力,国债就是国家信用,而货币金融契约都是信用的不同层面,中国不是政府重获公信力、凝聚力而国家崛起,就是国家崩溃、重走苏联老路,因此眼下是中国和世界历史走到十字路口的关键期,上升提升还是向下沉沦,是各国国运的一个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