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人生走到一个阶段,你会觉得好像外面的这些追逐不能再满足你。走到这步,我觉得应该向内在发展,去关注心灵成长的部分。内在世界的丰富真是超乎我的想象,我深信当你把你自己的内在世界整理好了以后,你的外在世界自然而然会变得很顺畅。德芬
1.当初您在什么样的因缘际会下开始接触灵修?
四十岁那一年,灵魂的召唤就让我决定放下一切,去追求内在的世界。
人生走到一个阶段的时候,你会觉得好像外面的这些追逐不能再满足你,当然钱还可以更多一点,房子可以更多一点,但是我觉得这些都不是重点。走到这步,我觉得应该向内在发展,去关注心灵成长的部分。
2.请问2002年让您愿意放弃高薪工作,转而投入修习心灵成长的总体原因是什么?
十多年前,我从企业高管的工作退下来,很纳闷自己为什么好像拥有外在的一切,却非常不快乐,为什么快乐对我来说总是那么遥远?我总是那么容易生气。有人让我伤心我也气,让我沮丧更气,让我恐惧也更气,反正就是一大堆的愤怒,很不开心。所以当时的我是很需要心理治疗的,呵呵。我是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我当时想,既然外在的东西都满足不了我啦,我就走进内在去看看,探索一下自己的内在究竟是如何运作的,我们怎么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因为内在世界的丰富真是超乎我的想象,我深信当你把你自己的内在世界整理好了以后,你的外在世界自然而然会变得很顺畅。我是一个很爱分享的人,所以当我自己在探索的时候,我其实有很多想要将来助人的动机在后面做我的动力。
3.请回忆并具体描述让您当下决心为人生作出重大改变(从媒体/商业转投灵修)的关键事情或推动力,以及您当下的心情起伏波动。
很多人觉得没有勇气去割舍眼前的既有幸福,进而投资出更多的幸福。关于这一点,我可以分享我个人的经验。我大学毕业以后,就进入台湾电视公司担任新闻记者和主播,也就是大家现在说的老三台主播。当时这是一份非常难能可贵的工作,可是我后来申请到美国大学,就毅然决然的辞去工作,出去进修了。对于主播台,我一点都不恋栈。很多人佩服我的决心和毅力,然而对我而言,我只是顺从我的心(follow my heart),我没有考虑到那份工作得来不易,辞去了非常可惜。
现在回头看,第一、我很高兴我没有一直待在台湾报新闻,否则我就没有后来那么多的生活经历和见闻了。第二、后来媒体开放,电视台多的不得了,我随时想要回电视台工作一点问题都没有。所以,当初的顾虑完全不存在。
后来我在新加坡加入了一家国际大公司,担任他们一个重要软件的亚太地区营销工作。我进去的时候是合约制的员工(on contract),因为我一点相关工作经验都没有,从主管的特别助理干起,三年就升到一个不错的职位,非常不容易。可是我后来非常不适应那份工作,也是犹豫了好久,终于辞掉了工作。后来我们举家搬到北京,我可以轻易的回到那个大公司的北京分公司工作,但是我没有回到职场。
我为我的人生留了白,那几年间,我是个单纯的家庭主妇,每天就是忙着看灵修书籍,上灵修课程,研究“到底什么可以让人幸福”。就这样沉潜了四、五年,我写了第一本灵性小说《遇见未知的自己》,在大陆卖了一百多万本,到现在还是在排行榜上热销中。我要说的是,有的时候,如果你不放弃眼前的一些既得利益,而愿意顺从你的心的话,可能会失去更多更美的风景。在人生的道路中,我总是勇敢的追随自己的心,也活得愈来愈快乐。
4.请分享您在投入灵性领域以前与之后在生活上和人生态度上的转变。
曾经我也是在大公司里面想要攀爬公司阶梯的一员,我也想要追逐金钱,获得丰富的物质享受。甚至在出版《遇见未知的自己》之后,也有一阵子迷失在名利的贪念和小我的自满之中。但是多年之后,现在的我,只是很恬淡的过日子,对虚浮的名利没有什么兴趣。发生了我不喜欢的事或遇到我不喜欢的人,我都会想,这个人、事是来教我学会什么功课?我想这是生活上和人生态度上的最大改变。
5.当初写心灵成长书的原因是什么?
2006年,灵修圈有一部电影叫做《我们懂个X》,可是内容非常艰涩难懂,而且当时的中文翻译版本也不好。我知道了以后就自告奋勇地去校正翻译,接了一个自己不熟悉而且没有报酬的活儿。没想到这对我日后有巨大的影响。翻译了这部电影以后,我非常喜欢它的内容,同时也觉得它的内容实在不容易了解,既然我口才不错,不如来导读这个电影,让更多的人能理解、受惠。就是这样的一个发心,我到台湾各个灵修中心去导读、解说这部电影。然后就有台湾方智出版社的主编小良当时听了我的导读,她觉得我能把抽象、难懂的灵性理论说的非常清楚明白,所以建议我写书。
我当时也觉得,自己灵修一段时间了,颇有体会,应该可以有些东西和大家分享。可是刚开始提笔写的时候,非常不顺,写的东西自己都看不下去。于是小良又建议我以小说的形式书写,我本来还有点抗拒,觉得自己没有经验,一定写不好。但是在从台湾回北京的飞机上,我就文思泉涌、灵感不断,下了飞机就立刻开始写书,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遇见未知的自己》。我的人生经历很丰富,我又是一个观察力很敏锐,心思很细腻的人,所以才能写出一本打动人心的小说。而我那些年上课的体悟,也是构成了这本书写作的基石。我的书帮助了很多人,我自己觉得,这些是老天要传达给我们的讯息,他总会找到人来做这件事的,不是我就是别人,只是我比较幸运而已,成为祂的工具和管道。
6.成为激励作家后,您希望从读者身上得到的回馈是什么?
刚开始的时候,我听了很多的赞美和感谢,我当时就觉得我比较喜欢听到读者告诉我,他们因为我的书而有了什么样的改变,比较不喜欢听到对我个人的赞美。现在,虽然听到读者说我如何帮助了他们,我还是会很感动,但是对我而言,已经没有太多的意义了。那些阶段过去了,我现在对读者的回馈没有太多的兴趣。写书是我的一种表达,写完了就算了,读者怎么接收,那不是我能控制的事情。这些都在老天的手里,而对于老天的事,我们还是少管为妙,呵呵。
7.您被誉为 “华语首席身心灵作家”,您如何看待这个称谓及身份?
“华语世界首席”的头衔很沉重,我一点也不喜欢。首席畅销倒是真的,也不过就是书卖得好嘛,人不需要加这样的头衔,呵呵。我充其量只是一个不错的心灵医生,看一眼病人就知道病灶在哪,该如何抓药。医生身体都很健康吗?不见得。
尤其是“首席”这个字眼,很不好的。不过无所谓啦,我自己心里不去享受、占有这个头衔最重要,因为老子道德经里面也说了,一个人不要居功,因为不居功,所以功不去,如果居功了,就会有失去的危险。对我来说,这些东西真的不是很重要了。
8.在追求灵修的路上,您对未来的计划、期待与目标是什么?
在2009年,我的生命中出现了一个极大的挑战,我发现以前所学的那些心灵成长知识完全派不上用场,好像花拳绣腿一样,碰到了巨大的撞击,完全使不上力。直到2012年,我才彻底的走出人生的低谷,对这个世界有了不一样的人生观。
四十岁以前,我全心全意地追逐外在的东西。现在50岁了,我正开始朝着无的方向在走,以找出或是体验人生的实相和本然。
从外在世界的丰富,再到内在世界的丰富,这些都是有,然后再慢慢进入到无的境界,也是有必要的,因为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二元对立的世界,我们看到的所有烦恼,比如嗔怒、悲伤、抑郁,其实全都来自于我们太过于认同“有”,太过于累积“有”,而不知道“无”,不知道给自己的生命留白,不知道“无”其实也是很棒的东西。
我现在没有任何特别的期待和计划,但是内在会有一些动力想要做一些事。比方说,我一直很想写我个人自传体式的小说,但时机一直没有成熟,我在等待契机。另外就是我想写一个电影剧本,拍一部灵性的剧情片,就像“遇见未知的自己”一样,把一些可以帮到人的灵性理论放到好玩、轻松的剧情当中,透过视觉表演出来,应该蛮好玩的。现在我的计划、目标都是顺着自己的内心,朝向好玩的方向走,什么责任、任务,我不去在意了。
9.请简单分享您现在的生活概况。
我其实是一个标准的宅女,就像我说的,每天花很多时间在保养自己身体上,我很不喜欢应酬——花时间说一些言不及义、没有养分的话,那对我来说是折磨。我的工作主要就是写作,所以很幸运的可以在家工作,除非有外地演讲的邀约。
平常早上站桩,晚上打坐,每个星期做2-3次瑜伽,经络按摩3-4次,生活十分规律,孩子下午四五点回家的时候我通常就在家里等候他们,我又喜欢看书,所以剩下的空闲时间已经不多了。我也常上博客(部落格)和网友们互动,也常常需要帮其他书籍写推荐序等,在北京又常常有朋友来访,所以生活是非常忙碌的。不过,倒是没有什么压力,因为做的都是我自己真心喜欢做的事情。而且我喜欢旅游,常常安排出去游玩,滋养身心灵。
10.请分享最近生活中让您印象深刻的事情。
最近去大理玩,遇见了一个以前的朋友,他70开外了,是个艺术家。他一生都在台湾、美国、大陆从事艺术工作,小有成就,但不是那么出名。他有一个女儿, 小时候发烧可能让脑子某些功能出现障碍,所以智商只有常人的7、8岁。他很担心这个女儿在他和她母亲过世以后没有人照顾,但是有一个算命的告诉他,你不用担心,她将来赚的钱比你还多。这怎么可能?他女儿三十出头了,可是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有很严重的学习障碍。
老天的安排果然奇妙,他女儿在他常年的耳濡目染下,有一天开始拿笔画画,一画就是非常有架势的,她临摹八大山人(明末清初的中国名画家),还有毕卡索,不但有模有样,而且还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一个国外的画廊看中了她,签下了她,准备带她到国外去开画展。她日后可能会比父亲还出名。
呵呵,这个故事让我深深体会到,每个人的生命轨迹其实都有一定的规则可循,我们需要读出这个规则,和老天一起共同创造我们的命运。如果只是盲目的生活,那么我们的命运就是注定的。当老天给你的,就是你想要的时候,你的频率就和宇宙同频共振,那么你想要的宇宙就会给你。就这么简单。
11.如果有人问您:“张德芬是个什么样的人?”您会如何向别人描述自己?
一个勇敢的去活出自己的人。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d732e501019zd1.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