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创富|上海现金流游戏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36|回复: 2

[人物] 衣锦夜行:闭着眼睛挣点钱 业余投资者的股市生财之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9 12: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逛书店时,喜欢在投资理财专柜前流连忘返,国际投资大师、国内民间股神你方谢幕我登场,各自搬出72般兵器,祭出种种绝活秘技,呐喊厮杀,争奇斗艳,让人眼花缭乱。虽然投资炒股的书籍林林总总,但心里总是有点小小遗憾:为什么找不出一本薄薄小书,不要搞长篇大论,不要做复杂算计,不要看指标图形,不要寻庄家主力,只要简单明了地让业余投资者知晓,炒股票,大概如此这般做,胜算会高一些。这个初衷,就是本贴的由来。

炒股票的人,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派,讲究指标图形,数波浪观K线,一把直尺走天下;一类是价值派,推崇价值投资,做估值看报表,三分业绩定乾坤。客观来说,两种投资方式都有些道理,牛市中都能赚钱。但技术分析在一些高手们的运用中,未免有些变味,把移动平均线或是MACD、KDJ什么的参数变来变去,当成独门绝技,你说这样变,他讲那样设,让人无所适从。赖以生存的指标数值可以钝化再钝化,背离再背离,也拿捏不准。至于K线图形,突破了支撑阻力位也可以急跌急升,也做不得数,因而,这一派将来的日子将会越来越难过。

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自从巴菲特超过比尔盖茨名列全球首富后,这一派变得有点疯狂,竟然有人愿意拿出1000多万人民币真金白银,为是只是和老巴共进午餐!细细想来,在中国,要做真正的价值投资者也有点玄。有人举证人说,如果1930年,你在美国股票市场买100股啥啥股票,投资500美金,到现在市值几百几千万,可见价值投资的威力了吧。反过来一想,那个时代咱大上海也有股票交易所,你爷爷的爷爷一不小心也买了500股某某绩优股,将来传子传孙,让后人弄个千万富翁当当。恐怕到现在这几张黄纸的价值只能体现在二手古玩市场吧。

至于价值投资者推崇的估值系统,也大不靠谱。且不说连老巴都讲不清怎样估值算合理,就拿出那些系数、模型的东东算来算去,一般人头都大了,又怎么估得准呢?

话讲回来,就如同《笑傲江湖》里写的一样,气宗剑宗,总得分出个胜负来吧。我们来投资界看看,技术派红人江恩死得穷困潦倒,操盘高手利弗摩尔自杀收场;而价值派巨匠巴菲特如今成了全球首富,孰高孰低一目了然!技术派如同剑宗,虽然招数精妙,甚至不乏绝招密籍,终究先天不足,最终难逃式微宿命;价值派好比气宗,抱元守一,大巧若拙,虽然时间慢一点,效果差一点,立地成佛的胜算却很高。

话讲到这里,有看官犯糊涂了,你明明两个都瞧不上眼,怎么最后又贬一个褒一个了?呵呵,别急,本贴的宗旨是,以价值投资为基础,摒弃那些复杂的估值、计算和不切实际的国情,用浅显简单的方式,帮助大家知道,我们普通人——你可能是公务员、教师、公司职员、小商小贩甚至是学生、农民、打工仔,怎样在当下的中国,用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做股票、做投资,以一笔小小的本钱,慢慢积少成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至少让你在将来退体后,能用你投资所得,过上体面的生活,拥有一定的财务自由度。因此,那些想一招制敌、一夜暴富的朋友,请不要再住下看,本贴不适合您。

一、初涉股市

大约在1993年,当时我所在的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所有职工都统一办理了沪深股票帐户。和大多数员工一样,我对股票一无所知,也不感兴趣,两张帐户卡发到手中就束之高阁,以致后来去证券公司开户,翻箱倒柜,差一点找不到。这一放就是三年,1996年,俺们公司老总突发奇想,生意也难做,就想在股市上折腾点收入,这样,我作为“知识青年”和老总“亲信”,被派做“操盘手”。

为了能在“大户室”占一个位置,我们打了50万保证金,开户嘛就用了我的帐户,经过一番准备,本“操盘手”开始上岗,谁曾想到,这竟是我厄运的开始!

记得我接触的第一本股票书籍叫作《寂寞高手》,是我在营业部门前的地摊上买的盗版书,作者姓名早已记不得了,据说是炒期货发家的职业高手。他写的第二本书叫做《绵里针》,当时曾风行一时。这两本书被我珍藏多时,但可惜在第二次搬家时弄丢了。

平生买的第一只股票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叫做陕解放,是陕西一家百货公司。为什么会买它呢?原因是很多人都在买它。当时买卖股票,都要填单交报单员才能交易,我看很多大户都在谈这只股票,也见有几个填单买陕解放。初涉股市,咱啥也不懂,只能先跟着买呗!

陕解放赚没赚钱已经没印象了,但接下来买的上海石化让我们赚了好几万块钱。老板有朋友做塑料粒子等石化下游产品,听说原料涨价厉害,都提价好几回了,还拿不到货。这样好,股票当然要涨了。记得当时买进的价格是4块多,过了没多久,就涨到7、8块,几乎翻了一番,我们买了有一万股,老板高兴得不得了,赶紧让卖掉,赚了有3、4万块钱。

当时的具体操作现在已经不太记得清了,印象比较深的是,股市像吃了兴奋剂一样噌噌往上涨。我入市时上证综指大概是600点上下,没多久就涨到了 1000多点,几乎翻了一番,接着实行了10%涨跌停板制度(此前没有涨跌限制,我曾见过有一个股票叫沈阳机床,开盘是7块多,不多久就涨到14块,当天就能翻番,比现在可有趣得多了),但大盘还是不受控制地往上蹿,由此导致国家更严厉的调控措施,人民日报登了社论,迎来了大盘连续三天的跌停板!

岂料,暴跌并没有阻止沪深大盘上攻的脚步,一波波澜壮阔的大行情才开了个头,就算97年邓大人去世,大盘也只是稍作停顿,随后天天大红阳线,日日凯歌高奏,我们的帐户也水涨船高,老板不停地往里投钱,最高时市值曾达近300万元之巨,利润大概有近50万吧。此时,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我作出一个让我随后几年背上沉重债务包裹的决定,向老板私人借贷10万元,连同自己的2万元,高位杀向股市!

为什么胆子会这么大呢?太自信了呗!我这人爱琢磨事儿,既然咱做了操盘手,就得把这个盘给操好喽。为此,我花7000多块钱买了电脑(芯片是INTEL的 MMX166,1.2G硬盘,16M内存,也算是当时的高配了),装了通视卡,天天晚上复盘做功课。至于股票书,更是买了不少,有讲K线图形的,有讲江恩理论的,有讲波浪理论的。有一套叫青木的人写的炒股系列丛书,让我当时受益非浅,由此也树立了靠技术吃饭的理念。

“万千的语言,都在一张走势图前黯然失色。”青木先生的话让我变成了一个铁杆的技术派人士。我一遍遍学习他的著作,有点韦编三绝的意思。我们相信,所有的利好利空,都会在走势图上反映出来,因此,只要给我一张图,一把尺和一支笔,不需要看个股代码,不需要管从事行业,我们就可以看出该股有没有上涨潜力,并从中挑出大黑马来。沪深几百只股票,哪些值得买卖,哪些碰也不要碰,我只要敲敲电脑,看看K线,就能立马分出个子丑寅卯来。

在为自己小有成就的炒股技术沾沾自喜时,我又找到了一本好书,约翰迈吉写的《股市趋势技术分析》,这本书讲得比青木的书更详细、更深入、更全面,就如同书封面上写的一样,简直就是一本股市圣经。有了这本“圣经”,我的功夫日见长进,对各种图形了然于心,对于均线系统的掌握,对于支撑阻挡的判断,常常能和个股的现实走势互相印证,老板和大户室里的人都对我刮目相看。我雄心勃勃地做着财富梦,希望在股市上能够创出一番天地来。为此,我也要有“自营盘”。一半出自信任,一半出自笼络,当我提出希望有“自营盘”时,老板没怎么犹豫,大方地借我10万块,但条件是我自己也要出2万元,赚了给点利息,亏了先亏我自己那 2万元。

我毫不犹豫就应承下来,凭咱们的技术,在股市里赚点小钱那不手到擒来嘛!97年4月份,凑齐两万本金连同老板借我的10万元大钱,我信心百倍地杀向股市,和千千万万股民一样,当时我根本不知道,一场长达2年的大熊市,正虎视耽耽地张口它的血盆大口,等着大家自投罗网,把股民们的信心和资金咬得粉身碎骨,和血吞下。

为自己做到底不一样,为了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操作,我买来了传真机,开始订购上海一家机构的操盘指导。至于这家机构的具体的名称早已经没有印象,但我还记得其中有一个研究员叫赵民,说得还蛮准的。有了专家的指导,再加上自己的刻苦钻研,我有种如虎添翼的感觉。12万元迅速满仓,吃了一大堆股票,印象中有猴王股份,是做电焊条的;珠海丽珠,做中药的;珠海中富,做塑料瓶子的;郑州百文,百货公司;臭名昭著的蓝田股份咱也买过。买进的理由千奇百怪,有专家推荐的,有图形走好的,有内幕消息的,反正个个都是最棒的。

我自己的12万是在上海大盘1300点左右杀进去的,没多久大盘就冲到了1500点,股市一片红火,大家都看2000点。我帐户市值最高曾到过14万元,我憧憬着能把12万变成21万。岂料乐极生悲,过了五一节后,大盘一度冲高1510点后一路下行,我的市值也开始缩水,但我并不担心,市场涨涨跌跌很正常,正如收拳是为了更好的出拳嘛。

然而行情并未像股评人士和大家预测的那样止跌回稳,连续半年多的跌跌不休,市场上笼罩着一股悲观的气息,由于自己追涨杀跌,不停操作,到97年年底时,我的市值只剩不到10万。进入1998年,股市一样不景气,随着公司和我个人市值的不断降低,老板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从这时开始,公司帐户慢慢开始由老板和其父亲亲自操刀,我慢慢淡出。转眼大半年过去了,我的个人账户市值减少到不到7万,此时老板向我摊牌,要么再注资,要么斩仓还钱。我没有能力再筹钱注资,数次游说也没有结果,只得忍痛认赔出局还钱。

个人认为股市里的技术派和价值派 有点像剑术里的剑宗和气宗,除非你是风清扬那样的顶级高手,价值也就是基本面的研究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

从97年4月到98年年底,我的12万投资缩水超过5万元,和老板的关系也从亲密无间发展到渐生怨怼。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此时公司开始不景气,业务全面停滞。随后,史无前例的企业大改制开始了,原来的全民企业全部转为私人控股,我们公司因业务前景不好,被集团公司大老板(现在他早已经是亿万富翁了)内定停业,一时间人心慌慌,公司上下乱成一团粥。不久噩耗传来,公司员工全体下岗,买断工龄,解除劳动合同,自谋出路。

就这样,在1998年底,我面临了人生第一个低谷,失了业外加炒股失败欠了一屁股的债,真是衰到了极点,当每个月排队去领一百多元的失业救济金的时候,偶尔会想起自己当年意气风发的情景,心里有种被被胃液填满的感觉,真是酸(衰)到极点了!

1999年初,我亲爱的女儿来到了人世,小生命的降生,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给家庭带来了更为沉重的经济压力。最困难时,我的口袋不超过100元钱,有时连生活费都得从信用卡里透支。唉,想当年有钱时,狐朋狗友一大堆,吃好的,穿好的,浪吃浪用,不曾有一分积蓄,谁会想到我竟然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呢?

天无绝人之路。这时有个以前的股友告诉我,他朋友在NB的一家做股票卡的小公司要转让,价格也很合理,问我感不感兴趣?我一听就心动了,想起以前的同事老李曾跟我讲过,有合适的机会,下岗后两人合伙搞个小公司试试。我把事和老李一说,老李更有兴趣,于是两人结伴来到NB考察。

NB之行的结果是,我们两人和对方谈妥,以n万元的价格盘下他的公司.我和老李是陆四开,我陆他四。于是,在上个世纪最后一年的3月,我和老李背井离乡,抛妻别子,一半为生计,一半为理想,来到了NB这个给我留下太多难忘回忆的地方!

第二章 市场边缘人士

1999 年初,我亲爱的女儿来到了人世,小生命的降生,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给家庭带来了更为沉重的经济压力。最困难时,我的口袋不超过100元钱,有时连生活费都得从信用卡里透支。唉,想当年有钱时,狐朋狗友一大堆,吃好的,穿好的,浪吃浪用,不曾有一分积蓄,谁会想到我竟然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呢?

天无绝人之路。这时有个以前的股友告诉我,他朋友在NB的一家做股票卡的小公司要转让,价格也很合理,问我感不感兴趣?我一听就心动了,想起以前的同事老李曾跟我讲过,有合适的机会,下岗后两人合伙搞个小公司试试。我把事和老李一说,老李更有兴趣,于是两人结伴来到NB考察。

NB之行的结果是,我们两人和对方谈妥,以n万元的价格盘下他的公司.我和老李是陆四开,我陆他四。于是,在上个世纪最后一年的3月,我和老李背井离乡,抛妻别子,一半为生计,一半为理想,来到了NB这个给我留下太多难忘回忆的地方!

宁波是个藏龙卧虎的海滨城市,老百姓的投资意识也很强,在我们的客户中,有千万级的富豪,有一定级别的政府管员,也有很多投机掮客。在这里,我们认识了很多朋友,有券商老总,咨询公司的研究员、股评家、大富豪、民间股神、消息灵通人士和很多可爱的股民朋友,对于他们曾经给予过我们的帮助和支持,我至今仍铭记于心。

我们公司的主营是股票软件和无线行情接收卡,当时上网还是比较困难的,普遍都是靠“猫”,因此这个行情接收卡还是有一定销路的,相信经过那个时代的朋友们,都有类似经历吧。

和我一样,老李也是一个股票迷,曾经被公司派往北京的石油期交所当过三个月的红马甲。我至今犹记,他从家里拿来厚厚一本约翰墨菲的《期货市场技术分析》和一本美国人写的日本K线图技术分析书,说是当时北京油交所发的。天天晚上在宿舍苦苦研读。而我此时迷上了威廉江恩。我认为,以前自己炒股失败,除了市场原因外,主要还是自己功力不够的缘故,对K线图形虽然有了一点了解,但对于波浪理论、江恩理论等较为高深的技术,只是一知半解。因此,我为自己制订了一个学习计划,要系统地学学这两门理论,好为将来的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江恩我早就听说过,是个传奇般的人物,据说其在证券期货市场总共赢取过3.5亿美金,在一个短时间内的赢利记录至今无人能破。这个牛人开始成为我的偶像,我买来几乎所有有关他的著作,细细研读。一本郭小洲的《江恩投资实战技法》我读了不下10遍,对于江恩线(也叫甘氏线)、江恩角度等我尤其着迷,为了更准确地画出江恩线,我买来绘图纸手工绘出上海大盘及相关个股的K线图和江恩线,从中预测大盘及个股的走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听说有一种国外软件能准确地画出江恩线,我千方百计从网上买来这种叫GET的软件进行钻研,软件使用说明是全英文的,我干脆就着英汉词典自己动手翻译。

艾略特的波浪理论我也没少花功夫,因为不同的数浪法,我和老李常常争得脸红脖子粗。此外,我对各种独门秘技也很倾心,曾专门为了一种据说是顶级的秘籍,跑到上海去花数千元买回来研习(这本曾花了我5000大洋的独门秘籍,数年之后被女儿用作练习剪纸的道具了)。还有跟庄秘技之股东人数减少法、黄金分割和神奇数字在股市中的运用等等种种神奇的技法,都花了我不少心血去钻研。

奥尼尔的《笑傲股市》也给我不少启发,其独创的C-A-N-S-L-I-M战法还是有较强的实战作用的,在随后而来的大牛市中,凭着这一招,也真的让我抓住了几只大牛股呢。

99 年的5月份,盘跌了整整2年的沪深股市开始显山露水,随着指数的上涨,市场人气也逐渐回升,公司的业务走上了正轨。由于我们所代理软件的公司取得了股评资格,作为其名义上的分部,我和老李也在名片上堂而皇之地印上了XX咨询公司分析师的头衔,并试着搞起了证券经纪人的业务(主要就是为营业部拉客户,我们能得到一部分手续费返还)。外来和尚好念经,在一些朋友的帮助下,我们渐渐在当地证券界打开了一些局面,和当地媒体、投资咨询机构、一些证券营业部的老总及一些个人大户也建立了一些联系。XX证券宁波解放路营业部的老总(就是数年后以涨停板敢死队而威名远扬的营业部)就是那时一位热心的大姐为我们介绍认识的;当时宁波唯一一个投资咨询机构的一名执业分析师对我们帮助也很大。他是北方人,非常诚恳和豪爽,我们曾请他为客户上过课。但我们给他的课时费他执意不收,还说了一句让我感动至今的话:出门在外,大家都不容易。后来我们成为朋友。但当我们2年后落荒而逃时,竟然没有通知他一声。也许是我们实在没有面对朋友的勇气吧,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对不起他!

宁波的普通股民也非常可爱,这里也顺便给大家讲讲。有一位李姐是政府税务部门的,通过她我们又认识了一位叫老王的余姚籍股民,据说他消息很灵通。99年4月份,他给我们讲了中西药业,当时价位12元多点。李姐就吃了一万股,不曾想随后就开始跌,一个月后只剩9元多,李姐亏了2万多块钱斩仓走掉了,两人还因此反目成仇,在我们公司里相骂,劝也劝不住。李姐骂他是个骗子,帮庄家出货。谁曾想没多久后,中西药业开始发力上攻,连拉涨停,2个月以后站在了24元高位,让李姐气闷得饭都吃不下。还是这个其貌不场的老王,10块多时向我们推荐火箭股份,大半年多后涨到41块,让人不能不服。特别是,他讲的股票并不多,而且全部是当着我们的面重仓(几万股几万股的买),看来是赚了点钱的,但我们不知道他卖出的价格。据他自己讲,他有个堂兄弟在上海大机构操盘,他的股票都是他堂兄弟讲的,也不知是真是假。

另外一位客户是办企业的,我们叫他老周吧,大概有近百万的资金在炒。由于他喜欢玩电脑游戏,经常把炒股软件弄坏,一来二去和我们混熟了。他又给我们介绍了他的姑夫,一位真正的千万富豪。我亲眼看过他的账户,300多万的股票,900多万的保证金,总值1200多万。但他们的操作水平真不敢让人恭维,简直可以说是瞎搞。姑夫是2000万入的股市,一年后亏了700多万。他们怎么操作呢?一是听消息,二是请操盘手,三是自己乱买。据老周说他姑夫还有过凭一人之力把一只股弄到涨停板的辉煌经历呢。这样瞎操作,不亏是不正常的(后来,我们也成为老周姑夫的操盘手,容后再述)。

99年年底,全世界都沉浸在新千年来临的狂欢之中。经过一年来的努力学习,我和老李觉得自己的炒股技术有了很大长进。此时有客户提议,让我们给大家讲讲股票软件的使用方法和炒股技术的实际运用。我们觉得也很有必要,一来可以让大家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减轻公司的工作量,二来也可以借机多交朋友,发展客户。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我和老李信心百倍地开始搞股票培训班。

培训班的分工是,我主讲操作技术,老李主讲软件使用。要一个从未当过教师的人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多少会有点紧张。为此,我打算以精心准备的课件来弥补口才的不足。考虑到某些理论过于高深,一般股民不容易理解,我决定从最简单的讲起。以图表分析为主,分为成交量分析、常见图形、如何挑选潜力股、如何买卖、炒股心态等内容。第一个培训班有50几位客户,最初的几堂课紧张得不得了,半天讲下来,腿肚子直抽筋。但慢慢地就适应了,内容也不断丰富,还用了投影仪,穿插不少实战经验。到后来几次培训班,一结束就被股民围住问这问那,颇具股评家风范了。

培训班的操作精华我总结为四句话:小盘、次新、突破、无压力。意为,找那些盘子小的次新股,在股价突破盘整区,而上档压力又很小的情况下,买进持有。为此,我挑出了河南恩达、湖南海利、凯迪电力、武汉电缆、中国泛旅、江西水泥、华神集团等股票,大都符合上述四个条件。在2000年的大行情中,上述个股都有不错表现,很多都翻了一番。有几个客户听信买了,虽然没有抛在最高点,却也赚了些钱。这些客户中有打金店老板、海鲜贩子、牙科医生、政府官员、企业主等人。因此,我收到过金戒子、海鲜等礼物;和牙科医生成为好朋友,免费拔牙;政府官员给我们介绍证券营业部老总认识;企业主给我们拉来大户。

这一期间,我们还和营业部合作,邀请不少当时著名的股评家开投资报告会。这些股评会动辄有上千人参加,声势颇为浩大,场面非常惊人。结束报告会后,股评家还会为我们的培训班学员单独讲课,颇受客户好评。

由于有了一些虚名,再加上经常和股评家出入,一些大户也愿意和我们来往。前述的老周,这是这样和我们熟悉起来。后来他姑夫,那个千万富翁也和我们熟悉了,有时大家一起吃饭,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合作。合作是这样的,由姑夫出50万,我们出2万,共同组成投资帐户,由我们操作,利润、亏损都按照比例分摊。如果业绩良好,再加大投资。谈定这个合作后,我和老李都非常高兴,仿佛看到了职业生涯的转机。虽然资金总额不大,但毕竟是一个机会,如果打出名气,何愁没有业务?宁波投资氛围确实非常浓厚,企业老板也多,只要努力,机会还是有的。

机会来了,我们就要抓住。经过精心分析,我们开始出手了。根据小盘、次新、突破、无压力等条件,我们选择了中国泛旅(现中国卫星)、武汉电缆(现火箭股份)、凯迪电力、湖南海利、河南思达等股票。往事不堪回首!写到这里,当年的交割单就在手边:凯迪电力是99年11月5号以22.87元买入,2月24号以50元卖出,后曾涨到65元;中国泛旅是2000年1月27日以12.41元买入,2月18日以13.69元卖出,两个半月后涨到36元;河南思达在1 月19日以16.69买入,2月22日以18.26卖出,到当年9月涨到55元;武汉电缆在1月21日以23.3元买入,2月16日以29.36卖出,两月后涨到41元。除凯迪电力还算成功外,其余操作只能算失败。

从现在来看当时的操作,选股还是比较准的,但存在几个问题:

一是频繁操作,心态急躁;

二是持仓太杂,不敢重仓。记得最多时帐户持有15只个股。

总之,这波自2000年初启动的大行情,我们仅仅赚了些小钱,以至于到2001年中行情结束后,帐户不仅不赚钱,还亏了2万块钱。

今时今日,我明白了:大行情来了,再烂的股都能涨;行情不好了,再好的股也得跌。2000年初,一波大行情起来了,自然鸡鸭升天;行情中后期,再好的形态都不顶用,该跌还得跌,该套还得套。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讲,怎么才能知道会来大行情呢?买进容易,啥时抛出算高位出货呢?就像最近这波大行情,3000点就有人叫高了,不跌,冲4000点;4000点看空的人一大堆,跑路吧,到5000点了;5000点是高危了吧,泡沫得不行吧,到6000点了;6000点都到了,8000点还会远吗?10000点也不是没有可能吧?嘿,就不涨了,开始跌了。那跌到5000点可以了吧?不行,再下;4000点是底了吧?还跌;3000点是铁底了吧?还止不住,那要跌到2000点吧?谁知道呢?到1600多点,多少人嚷嚷要到1200点,1000点?

赵丹阳3000多点开始看空,去年5月清空A股,涨到6000点后悔不?肠子都悔清了,但谁能卖在6124点?但斌也很烦,收益-37.47%能让客户满意吗?要是他知道6000点是高点,“皇冠明珠”再亮也先卖了再说。

市场的不确定性谁都说不准,投资的困难就在这里,魅力也在这里。

新千年的第一年就这样在喧嚣与平淡交替中度过。进入2001年,公司开始出现困境。一是随着宽带的普及,电视行情卡的销量开始放慢。老李敏锐地指出,将来的天下,必定是宽带的世界。到处有免费行情看,谁来买你的卡?行情虽然还在勉力上行,但我们的操作却并不算不成功,最近推出的几只个股都半死不活,返佣也日见稀少,公司怎么运行?头痛

这个时候,虽然嘴里没说,但我们两人在心里都悄悄打起了退堂鼓。抛妻别子来宁波两年多了,当时的雄心壮志也老早被雨打风吹去,自己的操作又不见起色,真有点愧对客户。不知是谁先起了头,撤退的话题开始显露。起初还带点玩笑性质,但挨到年中股市的暴跌,成了压垮我们的最后一根稻草。风险投资家 寻找金融市场每一个获利的机会9|*G-Z%^5m

和老李彻夜长谈后,我们终于决定结束宁波的业务回家。2001年最热的那几天,我和老李悄悄离开了宁波,除了和几个最铁的朋友一起吃了个饭外,我们没有告诉任何人。

别了,宁波!这个曾留下我们多少难忘记忆的美丽城市。一家一家拜访客户、辛辛苦苦准备教材、人山人海的投资报告会、一个个可亲可爱的股民朋友……一幕幕往事就如同刚刚发生在眼前一样亲切。虽然事业没有拓展成功,虽然公司没有赚到钱,但宁波两年多的经历留给我们的是一笔无法用金钱买到的宝贵财富,就像歌里唱的那样,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第三章  新的起点

从宁波回来后,老李去了一家企业做销售主管,而我则进了一家单位上班。从自由之身一下子变成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还真有点不习惯。

2001年7月后,沪深股市开始了一轮下跌,但谁都没有想到,接下来的调整持续时间会如此之长,程度会如此之惨烈,以至于将我可怜的一点点资金几乎全部吞噬。那一刻,我的自信心开始崩溃,心里对自己说,再也不碰股票了。远离毒品,远离股市的结果就是,后来我再重新入市时,账户的资金号和密码忘记了,不得不拿着身份证上营业部初始化。

灾难的罪魁祸首是一只叫潜江制药的股票。2002年年初,我把有限的一点点资金全部买进了该股,成本价是22元。当时主要考虑的是两点,一是其从36元高位下跌,几乎跌去了一半;二是成交量有所放大,股价开始回升。买进该股后,我的噩梦开始了,潜江制药短暂冲高24元多后,就直挺挺一路下跌,到03年10月份,该股只剩8元多(05年年中,该股最低到过3.21元)。

我迷茫了,非常地无助。从96年误打误撞地进入股市以来,披肝沥胆,沤心沥血,苦学技术。股票书籍看了不知多少,中国也有外国也有,大师著作股神心得,老鸭头金蛤蟆,断头铡刀赶紧跑;强势股涨停板,想要赚钱学龙规;生命线心电图,10年20倍不是梦……早知都是一个亏字,真还不如不学这些个玩意儿!什么事情在书上看起来都正确,一到现实就走样,这到底是为什么?技术分析法到底有没有用?我开始第一次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路。从那时开始,我逐渐对股票失去了兴趣。

03年到05年整整两年间,我几乎没怎么看股票,生活过得平淡而充实。如果不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想我这辈子也许不会再对股票感兴趣。这,都要归结到一个叫李剑的人。05年底吧,一次在网上瞎逛时,偶然看到一个叫李剑的一个演讲,题目是《在中国如何做价值投资》,当时一看就觉得他的经历和我有些相似,我就把这文篇文章下载了,但也没什么其他感觉。后来不知怎么的又翻出了这个文章,再看一次时,觉得深有感触。他说的方法和我以前接触的完全不一样,完全不用技术分析这一套。可能是被技术分析“害”惨了吧,我对他的方法感到非常好奇,于是就去找来有关巴菲特的书来看。这一看,让我很震惊,原来除了技术分析,还有价值投资这么一回事啊。

其实巴菲特我也听说过,但一直有个印象,觉得他的那一套不适合中国股市,但对怎么个不适合?具体巴菲特是怎么投资的这些问题都是一知半解,似是而非。这次细细研究以后,觉得还是蛮有道理的。这以后,我又看了彼得林奇的两本书《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之道》和《战胜华尔街》(其实林奇的书我早就买过,但当时翻了翻没看到有技术分析的图表啊什么的就没兴趣了),也颇有心得。对于老巴,复利这一观点对我刺激很大。10万本金,每年按30%复利,10年后就是137 万,20年后就是1800多万了,30年、40年就不敢想了。乖乖,这还了得?又回到李剑的文章,我按他的提示,将伤心透顶的潜江制药全割了,添了一点钱,在45元左右买了一些贵州茅台。就是这么一个偶尔的举动,却拉开了我投资生涯的新篇章!

买了贵州茅台后,我又有大半年没看股票,对于轰轰烈烈的股改,我基本一无所知,大约在06年6、7月份吧,我又看了一下股票行情,这一看不得了,茅台股价竟然翻番!这个对我的震动太大了,对于这份意外的惊喜,我真是感慨万千,真应了那句老话:有心种花花不开,无意栽枊枊成荫。我把李剑的文章找出来看了又看,越看越觉得在理,越看越觉得有一种醍醐灌顶式的感觉,原来,我辛辛苦苦找了那么几年的东西,竟然在这里。更没有想到的是,居然是这么简单的一种方法。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10年书啊!

顿悟的感觉找到了,接下来我开始大量寻找有关价值投资方面的书籍。刘建位写的几本关于巴菲特的书让我了解了巴式投资法的核心;彼得林奇的著作让我学到了灵活运用,特别是他关于业余投资者可以比专业投资者做得更好的高论,让我的自信心有了很大充实;费雪的《怎样选择成长股》让我把注意力投入到成长股上;迈克尔的《下一只大牛股》让我知道,选择行业是如何的重要;多尔西的《股市真规则》让我相信,投资是件简单的事(这本书真的很好,如果只能让我推荐一本书的话,就是这本了);西格尔的《投资者的未来》告诉我,成长股也有陷阱,分红扩股对于长期投资更重要;此外我还看了很多财务书籍。

国内很多朋友也给了我不少启发。除了李剑外,还有东方港湾的但斌,他的文章总是充满浪漫,要大家抓住时间的玫瑰,做穿越时空的投资。尽管在这轮大熊市中他管理的私募大大减值,但这并不能否认他思想中的某些闪光点,同时也带给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死抓不放也需要反思;博客巴菲特的陈理,他也是一位诲人不倦的的巴式投资者,我在他的博客看到好多好文章;“股神”林园,尽管对于他的高调作风我不予评判,但他在北京大学的演讲真的非常精彩;网友 SOSME,低调、谦虚、务实,真正的巴式投资者作风,他的实证账户也很有趣;网友laoba1,他的股票池给我很多启发;网友十年如一,人如其名,执著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让人敬佩……

至于我自己的投资,呵呵,只能说比以前好一些。行情好的时候自己看着挺满意的,现在股指大跌,市值也受了一些损失,不过我的心态无比的好,自己的钱就放着呗。(就在写本贴的时候,又学习到一个新的判断市场的法子,这个法子很简单,但却非常实用,如果应用得当,利润最大化的梦想似乎也可以尝到点苗头,至少,不会像以前那样5、6千点了还在讲要上8000点,还要讲价值投资;1600点了还在看空。至于是什么法子,容我后面慢慢讲。)就像老巴说的,就算明天股市关掉5年,我也一点不担心。“我拿着的都是中国最赚钱的机器,有什么好怕的”(林园语)。另外有一点是,从此我远离了涨涨跌跌的行情,虚虚实实的技术,专心做好本职工作,闲下来看看书,种种花,养养狗,教教女儿学习,有钱了就往账户里投一点,这就是下面我们要谈的简单投资了。

第四章 价值投资的学与思

96 年我入市的候,股市书籍不多,全部都是技术分析的干活。介绍巴菲特的几乎没有,至少我没看到过(或许那时我只注意技术分析了,有一本林奇的书买了硬是放了 10年没看)。现在书店的投资专柜,依然是技术分析、跟庄战法占了大头,但也有不少介绍巴菲特、林奇的书(我曾问过书店的朋友,据说此类书销路一般,比不上技术分析、跟庄密决类书)。

由于本贴不是专门介绍老巴、老林的著作,所以只能把他们的精华作一简单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找来细读。

一、巴菲特如此说

老巴的投资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选择那些业务简单易懂,有长期盈利记录和成长性,具有一些垄断特征,公司管理层理性忠诚的公司股票,然后以低于股票内在价值的价格重金买入并长期持有。简而言之,即好股好价,集中投资,长期持有。

对于什么是好股,老巴首先强调不熟不做,业务要简单,大家都要能理解。比如做饮料的,做刮胡子刀片的,做报纸的,做信用卡的,做洗发水的,做快餐的,做家具的,做糖果的,做超市的,做保险的等等。

纵观老巴的标的,都是一些传统行业,特点一是稳定,二是找龙头企业。可乐总是要喝的吧,从1950年喝到现在,50多年了,可口可乐味道没怎么变,生意却越做越大;是男人总要刮胡子吧;出门在外总要用信用卡吧;约会前总要先洗洗头吧;居家总要进进超市吧;快餐总是少不了的吧;报纸总是看翻翻的吧(我很少看报纸,现在都在网上了,看来报纸的前景不太妙,老巴要永远投资《华盛顿邮报》,看来长期下去有点玄,我想把这个想法告诉他,可惜没渠道啊,呵呵)……

传统稳定的公司找到了,你还得看它是否有长期稳定的经营历史,要放在5年10年的长度来看,是不是总是盈利。不要今年大赚,明年大赔,经营业绩一下子好,一下子坏。这块有两个指标可作参考:一是ROE,即净资产收益率,能否在15%以上,稳定吗?是否总有提高?二是净利润增长率,也就是所谓的成长性,平均能达到20%吗?

上述两个条件也满足了,再接下来看公司产品或服务是否具有垄断性,老巴叫经济特许权,也叫护城河。比如大名牌,独特的技术,强大的市场占有率,独特的商业模式,客户的偏爱等。比如茅台酒就是好喝,老板官员都爱喝;中华烟就是好抽,老板官员都爱抽。

垄好了断,我们再来看管理层。管理层要理性,对股东负责,要忠诚,不做假账。

如果管理层也是好的,接下来就开始做估值。

大家要做好准备,做估值比较困难,要有一大堆英文缩写和公式。为了让大家能明白,先举个例子:比如现在都实行年休假了,为了让你加班,老板许诺两年后让你休 20天假,但是你不高兴,你说与其两年后放假20天,不如现在让我放假5天。即你心目中,两年后的美好20天,只值现在的5天假。那么两年后20天的终值目前折现只值5天,折现率是100%.。

我们这套估值办法叫DCF法(即贴现估值法),这里有个公式是PV(现值)=S(终值)/(1+R)t(R代表折现率,t代表时间,位置在平方的地方)。举例而言,我们来对王麻子股进行估值。

首先进行第一步,计算N年后(比如10年)该股的自由现金流(FCFF,老巴称之为所有者收益)总值。什么是自由现金流呢,即普通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还要减去资本性投入和营运资本。什么是资本性投入呢?即每年对机器设备厂房等的资本投入,如果要进一步精确,该项还得减去折旧。什么是营运资本呢?即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这么多术语您该头痛了吧,这还是第一步呢!

第二步,计算王麻子公司N年后的残值。怎么算呢,计算出N年后公司的税后净经营利润,然后将之贴现。

第三步,把上述两步计算出来的结果相加,得出王麻子公司的现值,再除以总股数,即可得每股价值了,当你把它和该股的现价比一比时,我们的估值大法才算完成了。

这个只是简化版的,如果做个正式的估值还要困难。首先,你得选择适当的贴现率,老巴是选择美国长期国债利率,中国怎么办?也是长期国库券利率吗?第二,你计算以后N年的自由现金流和公司残值时,每年的指标、增长率啊什么的全部都是预估,也就是毛估估,毛估估的东西能准确吗?所以连老巴的亲密战友芒格也不得不出来打圆场说,我从未看到老巴用计算器算过什么估值。

有人说,既然估值这么难,干脆就别估了,用PE(市盈率)和PB(市净率)吧。PE是股价是每股盈利的倍数,比如张三股的每股盈利是1元,股价是30元,则其PE就是30倍。PB则是每股净资产的倍数,比如李四股的每股净资产是 5元,股价是20元,PB就是4倍。一般来说,国内股市10到20倍的PE是能接受的,1664点的时候,上海股市的平均PE是14倍左右;2到3倍的 PB也是能接受的,但这个也是仁则见仁,智者见智的东西。我也说不好,但是60倍以上的PE显然是高了。

做好了估值,就拿现股价来比,高估就不买,低估就买。就这样简单。

有个笑话,说华尔街某分析师跳楼了,原因是他推荐的股票涨了100倍,可他自己只买了100股。这个就说明集中投资的重要性。记得我以前的操作,就是深怕漏掉好股票,看看这个也好,那个也不错,恨不得全部买下来才好。结果一点点资金十七八只股票,跌起来卖都来不及。另外一个就是长期持股,我在宁波帮客户买的很多都是好股票,只要有耐心持有一年以上的,资金也早翻好几番了,说不定俺也被大老板发掘走了呢。但自己就是没有耐心,多么深刻的教训。

集中持有不成问题,倒是长期持有,多长算长期?一年二年还是五年十年?这里面大有文章。据说老巴的可口可乐准备拿永远,中石油就拿了四年,这说明,也不是什么股票都能永远拿着的,那必须是“皇冠上的明珠”一样的股票。还有一个就是,中国有特殊的国情,70年前的美国股票,拿到现在值大钱了,在中国就成一堆废纸。长期持有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从长期来看,股指总是在上涨的。二是从长期来看,国家是超稳定的,不会有突然的变故。

后一个问题,我就不太看得明白了。美国人知道,总统一个一个地换,换200多年了,合众国始终是合众国,从来没变过。中国呢?不好说。在我们当地,很多富豪或官员的子女可都是有外国居留证的,估计在全国这也是个普遍情况。这说明什么问题?即使是强势既得利益阶层,也不得不防一手啊。没有强大的宪政民主作基础,长期来说,国家就存在不稳定的可能性,比如经济发展一停顿,老百姓的不满情绪就会上升,诸如对腐败、分配不公、司法不公正等问题的强烈不满,这也是“ 不明真相的群众”动不动就会被“别有用心的人”煽动的原因。

国内最近说得比较多的是所谓的“保增长,扩内需”,很多地方又是发代价券又是旅游券,希望老百姓都来消费,但是,强大的内需在那里?我最近注意到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的一篇文章,他说,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靠外向出口来维持经济增长的模式会越来越吃力。2007年,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税收为2.4万亿美元,美国民间的可支配收入总量为8.4万亿美元,政府财政税收相当于民间可支配收入总量的四分之一; 07年我国财政总收入5.1亿(还不包括卖地收入,专家估计政府可用收入达9万亿),中国5.4亿城镇居民、8亿农民,加在一起,民间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纯收入总共为10.7万亿元。5.1万亿元的政府财政税收约等于民间可支配收入总额的一半。也就是说,人家的钱都在国民手里,而我们的钱都在政府手里。

1995年到2007年的12年里,我国政府财政税收年均增长16%(去掉通货膨胀率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民的纯收入年均增长6.2%。这期间,GDP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0.2%。因此,只有政府的收入以远高于GDP 的速度在增长,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次之,农民的收入增长最慢,速度远低于GDP的增速。从1995到2007年,去掉通胀成分后,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5.7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才增1.2倍!。

陈志武分析认为,社会主义国家,财政预算完全由官员决定,内需都要靠政府投资来拉动,所以就拼命造办公大楼,搞形像工程和巨大投资的重工业工程。而发达民主国家的内需主要由老百姓消费拉动,所以第三产业发达。目前政府一方面大叫要拉动内需,一方面又垄断财富,怎么拉动得了内需?所以这个经济增长方式就不能很好地转型,经济发展就要受影响。

我之所以要长篇引用,就是说明一个问题,中国国情和美国国情不一样,不能一成不变地套用人家的经验。因此,尽管我也愿意长时间地持有,但在中国,长期投资在期限上还是要有所注意。

老巴用他的方法在股市实战中取得巨大成功,如可口可乐,投资13亿美元,至03年,持有15年,盈利88亿美元;华盛顿邮报,投资0.11亿,持有30年,盈利17亿;吉列公司,投资6亿,持有14年,盈利37亿;运通公司,投资14.7亿,持有11年,盈利71亿等。

尽管他去年的投资收益出现亏损,据说减值上百亿美金,但这丝毫不会影响他在全球投资者心目中的地位。

好了,巴菲特的投资法介绍完毕,现在作一总结:

好股好价,集中投资,长期持有。

但巴式投资在中国需注意:仅仅投资消费品行业,可能会失去其他行业的大牛股。比如,老巴就没有抓住微软、星巴克、沃尔玛等超级大牛股;对管理层的考察,在中国非常不易,中国有很多国营企业,管理层对其并不需要负全责。中国也没有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制度,管理者孰优孰劣难判断;由于特殊国情,长期持有的前提条件之一不够充分,对真正的长期持有者来说,可能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二、林奇的忠告

说过了巴菲特,接下来谈谈彼得林奇。

1989 年的一天,麦哲伦基金管理人彼得林奇接到一个电话:“我是奥马哈的沃伦巴菲特,我非常喜欢你的书。”究竟是什么书能让“股神”巴菲特喜欢到非得要给作者打电话致意呢?关键是,这位林奇也是一个百年难遇的股市奇材。1944年出生的林奇,1977年接管富达麦哲伦基金,用13年时间,把基金资产从1800万美元增值至140亿美元,年复式增长29%。这可是连老巴也做不到的顶级业绩了。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我始终认为,业余投资者比专业投资者具有更大的优势。因此,你完全不必理会那些投资专家的理财建议。业余投资者只要能用3%的智慧,就可以超过专业投资者的水平,至少不会输于专业投资者的平均水平。

以上就是林奇在他的《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之道》讲的话,这本小书自89年出版以来,10年内再版30次,发行了100万册之多,可见是多么受业余投资者的欢迎。10多年后,在中国的南方,我捧着林奇的书,像看小说一样快乐地阅读,深深为他谦逊的人品、浅白的文风和深厚的功底所折服。

林奇的投资方法非常简单,即从最简单的生活中去发掘有潜能的企业,投资具有潜力,且未被市场留意的公司,长线持有,利用复式滚存稳步增长。

在深入以前,我先讲个小例子。大概在06年底吧,由于我经常向家庭成员灌输价值投资的观点,我女儿和侄子(分别是11岁和9岁)想把自己的一点压岁钱拿出来委托我投资。但要求是,必须知道我买什么股?我精心挑选了4只个股:贵州茅台、招商银行、云南白药和丽江旅游,让小家伙们选2个,谁知小孩子们一个都不喜欢,她们提出的清单是康师傅、上好佳和QQ。为什么呢?孩子们说,康师傅的红烧牛肉面是最好吃的,上好佳的薯片也很好吃,至于QQ,班上的同学都在玩。这下我犯难了,康师傅和QQ都在香港上市,上好佳是菲律宾华商投资的,股票估计得在马尼拉上市。

虽然如此,但我早就想进入港股。当时打听了一下,知道招商证券可以开港股,就向当地招商证券申请港股开户。开户很顺利,也不限资金,唯一麻烦就是资金必须电汇至香港渣打银行。

一切手绪办妥,资金到位,女儿最后建议,还是去掉康师傅,全部买QQ。原因是她们班上的同学也有不喜欢吃康师傅的,但没有不喜欢QQ的。她自己拥有5个QQ号,而小侄子竟然拥有12个QQ号!她们在QQ上可以玩游戏,养宠物和聊天。

最后我把压岁钱全部在29元附近买了腾迅控股(港股不同内地,QQ是200股一手,且每个个股都不同)。我向孩子们声明,这些钱要等他们上大学时再拿出来,以后每年有钱就继续投入,孩子们愉快地答应了(目前,QQ的最新价格大约是57港元)。

林奇的“10倍股”很多就是像这样在生活中找出来的,妻子喜欢的丝袜,同事推荐的旅馆,自己喜欢的甜食,孩子们喜爱的玩具,都成了林奇的投资标的,都取得了不错的收益。他建议业余投资者多关注身边的商品和公司,留心那些在超市畅销的商品,朋友们羡慕的公司,孩子喜欢的东西,说不定,那就成了你的10倍股。

林奇把公司分为六类,分别是缓慢增长型、稳定增长型、快速增长型、周期型、隐蔽资产型以及困难反转型。这其中,最值得买入的就是快速增长型(成长股),困难反转型(资产重组股)也值得关注。

林奇认为,具有以下特征的公司股票值得关注:一是公司名字听起来傻乎乎的;二是公司的业务是令人乏味的。三是公司的产品令人厌烦;四是从大公司分拆出来的公司;五是乏人关注的潜力股;六是充满谣言的公司;七是大家都不想关注的行业;八是增长处于零的行业;九是具有保护壁垒的行业;十是消耗性大的消费品;十一是直接受惠高技术的客户;十二是连其雇员也购买自己股票的公司;十三是会回购自己股份的公司。令林奇退避三舍的公司是:热炒股、有某龙头企业第二之称的公司、不务正业的公司、突然人气急升的股票、欠缺议价力的供应商。

看了林奇的选股13招,也许您会说,这叫什么招数儿呀,名字难听好笑,业务产品令人厌烦,零增长的行业,没有人关注……这不是集天下所有的缺点于一身吗?这样的股票也能买?对的,这样的股票不仅能买,而且还能给您带来巨大收益呢!

林奇最喜欢的股票,正是集上述所有特点于一身的股票。这样的股票,在酒会的闲聊中说出来,是会被大家耻笑的,但林奇就是喜欢,他买过瓶塞加工厂、汽车零件清洗公司、固废垃圾处理公司、殡葬公司、石矿、垃圾袋制造商,而几乎所有的股票都给他带来良好的收益。而这些股票的共同特点就是,业务独特、财务健康、默默无闻、成长性良好或尽管成长性不好但在该领域不太有竞争对手。打个比方,比如某高科技产品利润很大,就会有很多竞争者争相开发,从而导致竞争激烈,毛利下降;而某一传统且让人厌恶的行业,如殡葬公司,大家唯恐避之及,原有经营者反而能活得更潇洒。因此,在一些传统行业,只要它能长久地活下来,也许就有投资机会。

林奇认为,规模庞大的公司,其股票的涨幅也不会太大。因此,他青睐中小型公司;林奇也喜欢业务简单的公司。他说宁愿选择一家没有竞争的简单行业中管理水平一般的公司,也不愿选择一家身处竞争激烈的复杂行业中管理水平杰出的优秀公司,傻瓜也能经营的公司是完美的。

林奇不喜欢止损(是的,对于我来说,几乎不存在所谓止损的概念,以前是侥幸,现在是什么?),对他看好的公司,他会越跌越买(当然,业务崩溃的除外);林奇也喜欢长期持股,事实上,他赚大钱的股票没有一只是买进就涨的,大都是持有3到10年后才开始大赚特赚的;他认为,大多数人对身边的好公司熟视无睹,而拼命去挖掘所谓的大牛股,牙科医生买石油股,石油商买医药股,白白浪费自己的专长,这是愚蠢的事。

林奇的投资方法就是这样简单易学,在他的另一本专著《战胜华尔街》中,他讲了另外一个例子,一群中学生在课堂上挑选出来的股票,一年的涨幅大大高于华尔街的优秀分析师,这说明什么,只要你肯用心观察,10倍股就在你的身边。

就在前几天,我看到一则报道,浙江财经学院某教授把用飞标随机选出来的股票跟国内基金的平均收益比,竟发现,飞标股比基金股收益要高出6个百分点.呵呵。

总结一下,在林奇这里我们能学到什么:

一、关注身边的好商品好公司,从日常生活中挖掘你的10倍股;


二、注意那些名字傻兮兮,业务独特(最好是让人讨厌),财务健康,默默无闻的公司;


三、注意行业内无甚竞争对手的公司,即使成长性缓慢;


四、选择规模不大的快速增长型公司(盈利每年增长25%以上);


五、长期持有。

在这里,对我启发最大的有两点:

一是他喜欢在生活中寻找大牛股。这是大部分所谓的专业投资者不屑一顾的事情(他们大都深究各种财务数据,预测未来的业绩,喜欢用严谨的数学模型来发掘大牛股,但往往事与愿违)。如上述的我女儿买QQ的事例,就是生活中找好股的生动体现,但这要注意的是,并不是你看到某产品畅销就一定能去买其股票,你还得看看它以往的经营史,是否总是盈利?行业地位如何?该畅销产品在其经营中所占比重多少等等。比如,我所在的南方有种饮料王老吉非常好销,那么你是否该去买它的股票广州药业?不一定,你去查了才知道,王老吉只占其销售的一小部分。

二是林奇偏爱业务独特的公司。请注意“独特”二字,这往往是牛股发源地。比如上交所有个股票叫瑞贝卡,你在朋友聚会上提起来,是不大会引人注意的。名字毫无特色,开始我还以为是某个女装的牌子。它的业务也很怪,是做假发的,没什么高科技吧,有实力的企业也不会想到要去做假发吧。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公司,其假发产品在全球市场都占据一定份额,还拥有自主定价仅,07年的市场表现证明,这是一个大牛股。

知道了“独特”的魔力,我们可以去市场找一找,有哪些股票的产品或服务是市场独一无二的?说不定,你也可以像林奇一样,找到你的10倍股呢。

我不否认技术高手能赚钱,甚至赚大钱,但长期在市场上持续赚钱的技术高手,我从没见过,也没有听说过,而是看过听过太多一夜暴富又一贫如洗的故事,而这些无一例外都是那些所谓的短线技术高手。这些年来,我接触过的所谓“高手”好多好多个,有人口若悬河,有人故作高深,某独创指标神奇得不得了,生命线一翘头不赚钱你来找我,轻易不对外人言,名下弟子满天下。凡此种种人士,大多忽悠而已。

本人潜下心来研究真正得出的结论就是,做股票要简单

应该说,巴菲特和林奇是全球投资界价值投资的最佳代表,他们都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按照“实证主义”的原则,他们理应成为我们的目标和榜样。既然有这么好的现成榜样,我们为什么还要沉浸在技术分析的迷宫里,为了一点点眼前的蝇头小利,追涨杀跌,频繁操作呢?如果你认为,国情不同,中国人就喜欢赌博,就喜欢做短线,那你就错了。正如同正义、自由等作为普世价值,放在哪儿还不都是一样。你一定要说不一样,这就是你的傲慢与偏见了。

技术分析和价值投资难道真的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呵呵!小平同志有句话,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话把中国的经济向前推了30年。技术和价值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赚钱!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对市场的认识不同,方法可以不同,但有一条是相同的,那就是你必须赚钱。赚钱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他都是扯淡。

既然楼主提到巴和林奇,那么先说巴,巴是个什么人,他的方法难道是一般人能复制的吗?他有充足的现金流,他可以操纵一个公司,他能够控制管理层,他和政府有深厚的关系,这些你能学吗?你学的到吗?巴可不是一般的投资家,他有通天的本领,你有吗?林奇倒是个值得业余投资学习的人,他凭他的超人的努力,从一个球童做到了顶级的基金经理,最后激流涌退。但你说他是价值投资者?看他的组合持股数量及他的股票换手率,难道你认为他是个坚定的价值投资者吗?

既然你说是交流和提高,恕我直言不要认为只有坚信价值投资的人才懂得价值投资,才能赚大钱;不要认为坚信技术分析的人只懂得看图说话,最后都落的个不能善终,都只是蝇头小利之人。其实你的立论本身就是错误的,真理不是非此即彼,世界真的这么简单吗?

看你的标题,只能说你连对市场基本的认识都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个市场哪有什么业余投资者闭着眼睛赚钱这回事,你既然学习林奇,林奇的那种忘我的工作和对名利的淡然以及他的那种别具一格的选股方法你学到了吗?

忠言逆耳,一孔之见,希楼主别见怪!其实在市场面前,个人的想法根本微不足道,或者说狗屁不是。不要高看自己,也不要看低自己,不要认为懂了一点,就打开芝麻之门。在市场中,没有人可以说我已经毕业了,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在这个市场中唯一不变就是它的变。。。。。。。

巴菲特和林奇的投资之道,我们普通人当然能学,而且能学得很好,至少林奇是坚持这种观点的,否则他也不会再三强调业余投资者一定不会比专业投资者差到哪里去的话。难道学巴菲特的人一要操纵公司,控制管理层,和政府有深厚关系,有通天的本领吗?恰恰相反,真正的价值投资者,从来不会去操纵股价或者是打探什么内幕消息。

至于林奇,他自己承认,他真正赚大钱的股票就那几只,而且一放就是5年10年,因此,其后期成熟的操作理念是在向着“好股好价,集中投资,长期持有”的路子走的。否则,以老巴的观点,怎么会去赞赏林奇的书呢?应该说,他们俩人是惺惺相惜的。

至于你说我对市场连基本的正确认识都没有,呵呵,请问,什么是“基本的正确认识”?我目前还只不过是把巴菲特和林奇的投资之道作了一个简介,还没有涉及自己的投资方法,那你岂不是在否认巴菲特和林奇的投资方法?

我本人最不喜欢的就是一些模棱两可,故做高深的话:“这个市场中唯一不变就是它的变”之类的空话,说一句都是多的。

另外,我坚信我们普通人能在市场中获得持续稳定的利润,而不太需要(我认为可有可无)任何技术层面的东西。

三、迈克尔莫的原则

2000年的一天,纽约的证券分析师迈克尔莫接到一个电话:“我是前麦哲伦基金的彼得林奇,我非常喜欢你的书。”呵呵,究竟是什么样的书,要让有“股圣”之称的彼得林奇非得向作者亲自致意呢?接下来,我们隆重推出下一个掘金者:迈克尔莫。

要说迈克尔莫,倒也没什么太大的投资业绩,主要是他的选股成绩,向大家推荐了两只大牛股:星巴克和谷歌,前者在1992年刚刚上市后,迈克尔有幸成为最早发现其巨大投资机会的市场分析师之一。当时星巴克的总市值是2.2亿美元,当迈克尔写作《下一只大牛股》的时候,星巴克的市值已经达到了230亿美元;当谷歌的股票以每股85美元的价格上市时,迈克尔最先推荐购买。当其股价突破每股200美元的时候,迈克尔又说这个价格很便宜,因为谷歌是全球最重要的成长型企业。到了2005年底,谷歌的股价突破了400美元。

怎么样,小莫还可以吧?最重要的一点是,老巴和老林都对业务简单的消费类公司情有独钟,而小莫却独树一帜,像当年的费雪一样,大力发掘各行各业的成长股。尤其为我们指出,投资就是要顺应大趋势,发现潮流、利用潮流。

小莫的所谓大趋势,就是指强大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力量,这些力量由暗流(早期采用)进入主流(大众市场),打破现状(成熟的市场),推动变革和生产力,最终为企业、行业乃至整个经济带来成长机遇。

小莫为我们指点了8个大趋势:知识经济、人口因素、全球化、互联网、外包、融合、合并、品牌。

说点题外话

负和游戏者援引小平的话: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话把中国的经济向前推了30年。

个人认为,小平的话是话粗理不粗,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某些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很管用。但是上升到我们的指导思想的高度来说,则未必妥当。

其实,小平的话我们老祖宗早就说过,无非是“有奶便是娘”嘛,一种纯粹的实用主义。一旦此种思潮成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教旨,则大家都是彻底的实用主义,拜金主义。假借这种思想,腐败有益论,经济至上论等等都可大行其道,长期来说,对国家并无多大益处。

这些都是我们挑选未来大牛股的行业方向,如果你对于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视而不见,倔强地抱着传统行业不放,那我也没办法,结果是你可能错过如微软、思科、谷歌、戴尔等超级大牛股。

根据小莫的8大趋势,我们可以发现未来大牛股的摇篮领域是:技术、保健、新能源、媒体/教育、商业/消费者服务等7大类,这些大类又可分为很多小类。我们发现,这个内容不仅涵盖了老巴最喜欢的行业,也有他看不懂的行业,如技术、新能源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本人更倾向于小莫的观点。毕竟,送上门找对了大方向,接下来看企业。小莫的观点又和我不谋而合(靠,怎么老是和我不谋而合?),他喜欢中小企业。他作了统计发现,超级大牛股很多都是中小企业出身,特别是总市值在1至2亿美元的小企业。比如美国过去10年市场表现最佳的25只股票,初始市值的平均值为1.99亿美元。

发现目标中小企业后,小莫用4个P对其进行评估:分别是员工、产品、潜力和可预测性。员工即相当于老巴所讲的管理层,明星企业领袖的作用非凡;产品这块包括垄断、名牌、市场占有率等等;潜力是指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大方向,是否符合8大趋势、7大行业;相对来说,可预测性的定量不太确定,你需要综合参考前述的3个P,但有稳定的经营史可以让我们的预测更有价值。

企业目标确定,我们最后需要的是收益收益收益。能否高速增长是挖掘大牛股的关键一招,25%的年收益增长率是必须的。

和老巴、林奇一样,小莫也信仰时间和复利。他举例:有一个工作报酬随你挑,一个是每周给一万美元;一个是第一天给一分,以后每天都在前一天的基础上翻番。你选哪个?聪明人当然会选后者:前者的月薪为4万美元,而后者31天的总值是2000万美元。这就是时间+复利的巨大威力。看来,长期投资和稳定的收益率确实是股市上赚点钱的不二法门。知道了高手们华山论剑后的结论,你难道还会用所谓的技术分析不停地做短线?

小莫选股法的总结:

看准8大趋势:知识经济、人口因素、全球化、互联网、外包、融合、合并、品牌;

投向7大行业:技术、保健、新能源、媒体/教育、商业/消费者服务;

用4P:员工、产品、潜力和可预测性来进行分析;抓住收益增长最好最快的中小型企业,长期持有,用复利给我们快乐地挣钱。

小莫给我的启发是,你完全不必拘泥于传统行业,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带来的科技、人口红利,将会给你带来无数抓住大牛股的机会。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客观上来说,小莫和老巴、林奇有共同点:长期持有、复利、消费品行业;但小莫的思路无疑更为宽广:技术、因特网、生物技术、保健药品、通信、新能源……这些是老巴看不懂的,坚决不碰的。但老巴看不懂的行业,未必不会产生大牛股。就如同上帝也有打旽的时候,是不是这样说?

四、西格尔教授的发现

话说2005年的某一天,沃顿商学院的西格尔教授接到一个电话“我是奥马哈的沃伦巴菲特,我非常喜欢你的新书。”(怎么老巴老是打电话啊?呵呵,老巴有没有真打这一通电话我不知道,但老巴确实非常欣赏这本书。)这次目标是沃顿商学院的金融学教授杰里米西格尔,他出版过2本股市专著,一本是《股票长期投资》,另一本就是这部《投资者的未来》。

和其他人相反,西教授经过自己的潜心研究发现,从长期来看,投资那些热门的科技股和高增长股的收益不敌投资那些老牌绩优股,投资者往往陷入增长率的陷阱。

不相信?举个例子:

回到1950年,我们可以有两个选择,买IBM还是买美孚石油?相信大部分现代人会选择前者,IBM是一个时代的科技象征。来个比赛吧,两只股各投资 1000美金试试。哗哗哗,53年过去了,IBM的股价涨了300倍,美孚石油的股价涨了120倍。在涨幅这一项上,IBM获胜。但投资呢,当初美孚石油的1000美元现在变成了126万美金;投资IBM的1000美元,变成了96万美金。两者相差24%,咋回事儿?明明IBM的涨幅大啊?

原因很简单:定价和股利。IBM的定价太高了,但发放的股利却没有美孚石油高。53年来,大家不断地分红,由于股价低,美孚石油的投资者可以拿分红继续投入,几乎可以积累到原有股票数量的15倍;而IBM的股东仅能积累到原有股票数量的3倍。因此,尽管IBM在涨幅上击败美孚石油,但加上分红积累股票的价值,美孚石油在投资收益总额上却轻松打败了蓝色巨人。

由此引出西格尔投资收益基本原理:一只股票的长期收益并不依赖于该公司实际的利润增长率,而是取决于该增长率与投资者预期的比较。

根据这个原理,不管股票的利润增长率是高是低,只要它超过市场预期水平,投资者就能赢取高额收益。比如,人们对IBM的预期较高,IBM的增长率虽然高,但股价当然也高;人们对美孚的预期低,美孚的股价也低。即使是同样的分红,再投入的时候,我们就能获得更多美孚股票,美孚就是靠着这些多出来的股票,打败了 IBM。

简单说,从长期来看,投资的收益取决于股价的高低和分红的多寡。如果股价低,分红多,即使没什么增长,也能赚大钱;股价高,同样的分红却不能买更多的股票,到头来还不如分红多的低价股。

西格尔因此建议,投资者的最佳标的是那些老而弥坚、分红优厚的绩优公司;拥有知名品牌的日常消费品行业和制药行业;远离高增长科技股、高价股;投资低PE的股票。

西教授和小莫的理念如此不同,又都有论据可以证明自己的结论,以致于让我们难以取舍。就我个人感觉,就看投资时间的长知短。如果你想放50年或更长时间,西教授的观点也许更正确,但对于我们在10到20年内的投资而言,选择成长股显然更适合一些。但有一点对我们很有启发,即股票的分红和送配。分红要用于再投资;能长期送配的股票会带来更大获利,这一点,苏宁电器就是明证:04年以来,3次10送10,一次10送8,一次10送2,最高复权价达1000元,长期投资者赚得盘满钵满。

本章总结:

巴菲特的投资之道:好股好价、集中投资、长期持有。

林奇的投资之道:从生活中发现好股;业务越奇怪,股价越会涨;长期持有。

迈克尔莫的投资之道:从发展大趋势中挖掘未来明星股并长期持有。

西格尔的投资之道:投资收益取决于增长率与投资者预期的比较,分红越多越快乐。


五、价值投资在中国

外国人的招数介绍得差不多了,接下来打算谈谈我们中国价值投资实践者的情况。

很多短线交易者声称,巴菲特的那一套价值投资法在中国行不通,因为中国股市假账横行,政府干预太多,所以不能长线持有好股票。这种论调就如同有人用所谓的“中国特色”来论证宪政民主不适合中国一样,把普世通行的东西人为地分成西式、中式。

我就纳了闷了,这10多年来,中国股市出了多少10倍股、20倍股甚至更多?拿几只出来说事:云南白药,1993年12月15日上市,首日收盘价为 10.35元,如果你以该价买入100股,投入1035元,16年后的今日,复盘价为206,你当年投入的1000元,如今变为20600元,增值20 倍;烟台万华,2001年1月5日上市,首日收盘价为31元,你也买入100股,投资3100元,9年后的今天,复盘价为233元,当年的3400元投资,如今市值23300元,增值8倍;贵州茅台,2001年8月27日上市,首日收盘价为35.55元,9年后的今天,复盘价为492元,增值约14倍。

同志们,这都是股指大跌后的价格啊,要是你在5000点抛出,何止这些涨幅?

还有好多,苏宁电器、万科、海油工程、张裕……名单可以排一大串。为什么不买长虹?当然也有可能,但有那么多符合巴式投资法的标的,你为什么要去选长虹呢?

据我了解,99年以前,不管是机构还是个人,鼓吹价值投资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连介绍这类的书籍都很少(否则我也不会走这么多弯路了,说不定早买了茅台发大财了,呵呵),进入2000年后,价值投资才开始被一部分投资人关注,并在最近几年有所发展,开始被业内普遍接受。

一、李剑的投资实践

说起国内的价值投资实践者,不得不先谈谈李剑,尽管他没有什么长篇大著问世,但他的三篇文章可以抵得上一部介绍巴菲特的专著,因为,他的演讲、文章非常浅显易懂且具操作性。

我接触到的李剑的第一个演讲题目是:《如何在中国做价值投资》,这是他2005年在深圳市民投资论坛中所作的主题演讲,当时上证综指在1000点上下。李剑通过自己的投资实践,总结出做股票的三不主义:

不看大盘

不相信技术分析

不做预测

他用十二个字概括巴菲特的投资法:

好股好价,长期持有,适当分散。(呵呵,除了适当分散外,与我总结的差不多,我总结为:好股好价、集中投资、长期持有)。

在他的另一篇文章中,他又提出,投资要大气,选股要严格,买股要随时,持股要耐心。并将之概括为“严格选、随时买、不要卖”的九字“真言”。他反复告诫投资者,不要做波段,不要用所谓的技术分析,严格选取好股票,持续买入,长期持有。

具体应该怎么来选择优秀的上市公司?是不是要多看财务报表? 李剑说,阅读财务报表只是价值投资的一个基础方面,这与专看k线图和听小道消息确实不一样,但这还不算是价值投资,更不等于是学巴菲特。调查和思考企业的重大问题,比如持续竞争优势问题,盈利模式问题,自主定价权问题,未来利润增长点问题,行业特点问题,管理层问题,市场价格和内在价值的差异问题等等,才是价值投资的首要步骤和关键内容。这些问题财务报表上没有,或者说不直接反映。阅读财务报表含在调查里面。要通过阅读财务报表去思考企业的重大问题。“我思故我赚”,思考的重要性就在这里。因为要选择极为优秀的公司,光阅读财务报表是远远不够的。好的投资者应该是董事长,而不是会计。

尽管我十分不愿意得罪技术分析爱好者,但文章本身的倾向很明显,对此我不愿再多说。本贴不是来讨论两者孰优孰劣的,否则,大家各执一词,三天也说不清楚。

真正的价值分析人士倾向于问题的简单化,即,投资是平常普通的事,不需要多少高深的学问和复杂的技术,坚持一些最基本的原则后,其他的一切靠时间和心态去获取稳定的利润,讲究的是一个确定性,几乎人人都可以复制;

真正的技术分析人士我也佩服,但就是有那么一些所谓的“技术大师”(几乎任何一个股票论坛中都有),口口声声有独创指标,利润几倍几倍,唬得新股民一愣一愣的(想当年,我也曾经上过某大师的当),在享受追随者老师长老师短的吹捧中飘飘然的同时,或许还会再干些骗钱的勾当,这些人最恨人家说炒股不需要技术,否则,技术大师岂不是很没面子,或许还断了财路。

中国的基金管理人当然也以价值做为招牌,因为一旦资金达到一定数量,是没办法靠所谓的技术去操作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比如排名压力,各人的能力心态等等因素,真正能坚持价值投资的人也不多。

在今天,我们说价值投资,很多人会不屑,很多人会反对,很多人会嘲笑,呵呵,我也懒得反驳,各信各道各走各路。

要从大处着手,首先考虑公司有没有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这个“独一无二”极其重要,你会一下子就把优势公司和一般公司筛选出来。李剑有个习惯,如果用半个小时都找不出一只股票的哪怕是一个“独一无二”来,他就要放弃,尽管它可能看起来股价较低。如果有人问某只股票怎么样,我们应该反问:“它有什么独一无二的优势?”

那么什么又是独一无二的优势呢?这又包括垄断优势,最好是独家垄断;资源优势,最好是具有独占性质的资源优势;品牌优势,最好要强大到行业第一;能力技术优势即核心竞争力;政策优势,如专利保护、减免税优惠政策、原产地域保护政策等;行业优势,有些行业牛股成群,有些行业却牛股稀少,这是由公司的基本面决定的。

拥有了独一无二的优势,还不能构成买入这家公司的充分条件,而仅仅是我们关注的前提。接下来要考虑的是这种优势能不能形成极强的赢利能力?比如自来水、电力、燃气、桥梁、高速公路、铁路等公用事业公司,虽然具有明显的垄断优势,可是价格受管制,没有自主定价权,能赚大钱的不多。那么,极为优秀的公司平均每年的利润增长率至少应该是多少呢?好股票应该具有数十倍的成长潜力和前景,平均每年的利润增长率不能低于20%,当然,能超过30%就更好。国产牛股如茅台、招行就超过了30%。

有了某种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又有极强的赢利能力,是不是够条件了呢?还是不够,还要看它的优势和盈利能力能不能长期保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持续竞争优势。这一点难度更高,更有技术含量。买股票就是买未来,长寿的企业价值高。一个公司在某一年赚钱不难,难的是一辈子赚钱。寻呼机刚出来的时候风光无限,但没几年就不行了。柯达、乐凯等生产胶卷的公司由于数码相机的出现变得非常被动。这就需要我们的眼光更为长远,思想更为深刻。这就需要这个公司“万千宠爱在一身”,也就是多种竞争优势都具有。

可能会有人说,李剑要求的公司近乎完美,好像很难寻觅,确实这样的公司在沪深股市是很少,但不是没有,要做到“股不惊人誓不休”,当然不会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你发了上等愿,至少能结中等缘吧。李剑主要是提供一个严格的思路,在挑选股票方面要精益求精,锦上添花,没有止境。这才是追求卓越,这才是无懈可击。

随时买,价格不用管了吗?万一买到高价怎么办?不少朋友会这么问。了解一些巴菲特的朋友也有疑问,不要估值了吗?再好的股票,高价买进也不可取吧?确实,价格是个复杂的问题,但本贴的宗旨是针对业余投资者的,对大多数普通投资者而言,在股市中不可能投入太多的钱,李老师的“随时买”就是指工薪阶层用每个月的工资奖金的剩余部分买。也许你不幸买到了高价,但这种固定的买法最终能使买到的股票成本平均化,既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由于有了严格挑选的前提,我们买到的基本上是优秀公司的股票,长期来看,最终还是会大获全胜。

李老师经常爱说的一句话是:像集邮一样珍藏好股票,做一个好股收藏家。投资股票和其他事情不一样,你不长期持有就很难稳赚不赔,发财要有耐心,这是千真万确的。大多数人可能会问:“难道涨的太高也不卖吗?” 李剑的回答是:不卖!高低本身无法判断,很多短线利润是要放弃的,有舍才能有得,从长期趋势看,任何卖出好公司的行为都是愚蠢的。局部战役获胜无法保证全局胜利。

股市上流传着很多似是而非的东西,比如高抛低吸,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人恰恰相反,低抛高吸:大盘一向上就追涨,大盘一下跌就斩仓。小赚靠技巧,大赚靠智慧。为什么股市中最后赚钱的人总是少数呢?这和过度操作有关。许多人每天都盯住股市行情不放,不停地在捕捉所谓的时机,不停地想低吸高抛。但有几个人成功?刘元生400万投资万科,18年不动,最终市值以亿计,这18年中万科有无数次下跌,要他老想着高抛低吸,能从几百万变成这么多?技巧层面的东西,不但把人弄得非常辛苦,并没有给人带来可观的收益,至少在电脑前炒得昏天黑地的股民情况大致是这样。人们经常会忽视:最好的往往是最简单的。

回到前述问题,价值投资会不会选中长虹这样的股票?其实您看到这里,应该会明白了,这种可能性很小很小。经过这样严格的选股,很多看起来很美的股票都给过滤掉了,另外重要的一点是,股市始终是有风险的,虽然价值投资者已经把风险控制在最小程度了,但最小不等于没有,人算不如天算。因此,要记住,不要借贷投资、不要把身家性命全押在股市上,要用余钱长年、持续投资,并作最坏的打算,万一天上掉陨石击中你,股市投资失败,也不会使你倾家荡产。

李剑式投资心法就是他总结的九字真言:严格选、随时买、不要卖。他的“严格选”给我非常大的启发:当我们选股时,首先必须得问自己,企业的“独家优势”在哪里?是否具有垄断、资源、品牌、核心竞争力、政策、行业优势?有持续的盈利能力吗?在李剑另一篇访谈中,他又把心目中的完美企业用四句话概括:

产品独一无二

产品供不应求

产品量价齐升

产品永不过时。

“随时买”看似简单,其实却包涵了估值因素在内:因为我们无法做到精确估值,因此只能以分批买进作为原则,以求避免买得过高。“不要卖”就是长期持股的意思。

这次金融危机下,很多股票跌得面目全非,我估计,即使如李剑这样的高手,市值损失是无可避免的,世外高人固然心如止水,但作为普通投资者,我相信也不能拘泥于定式,市场中永远存在着高估和低估,低估应该买入,高估是否应该卖出呢?我的回答是肯定的,至于怎么才算高估,后面慢慢道来。

二、高调的股神林园

作为一位高调的投资者,林园是我们不得不说的一个人物。虽然我们把他列入价值投资者的行列,但他本人似乎并不认同,他曾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声称他不是什么价值投资者,因此,称他为价值投机者似乎更为恰当。由于为人高调,对“股神”称号慨然受之,他本人饱受质疑,特别是随着大盘的暴跌,“股神”的市值损失也大,有种牛皮吹破的感觉。然而尽管如此,他的投资方法也不乏真知炽识,我们就从他在北京大学的演讲说起。

林股神的投资格言是,投资中国最赚钱公司的股票。什么是最赚钱公司?

一是毛利率是赚钱机器最重要的财务指标,要在18%以上,且稳定或者趋升,小投入大产出。

二是未来三年涨十倍到二十倍的公司,都是婴儿的股本、巨人的品牌的行业老大。

第三是就是企业的产品要有长久的历史,是老字号;或是在目前激烈市场竞争中出来的优胜企业;还有就是选择一些没有竞争对手的垄断企业。

林园喜欢给企业算三年的账,他认为赚大钱一定要重仓三年内能够涨十倍、二十倍的股票。只要是他算清了三年账的股票,不管大盘是涨是跌,总能赚钱,因此可以抵御大盘任何的风险。举例来说,招商银行07年的每股收益是1.04元,07年底的PE是38倍,如果其利润每年增长,那么它的PE就会是一个不断降低的过程。如利益每年复合增长30%,则三年后其每股收益是2.31元,那么它的PE和股价又会是多少呢?以15倍的PE计,三年后的股价是34.65;以20 倍PE计,则是40.61元;以30倍计,则可达到69.30元。所以,林园的投资收益在三年内是有保障的,而这和大盘涨跌无关。

三、理想主义者但斌

但斌是个理想主义者,一个不乏浪漫色彩的理想主义者。

1990 年代初,但斌来到深圳捞世界,偶尔的机会,他进入了证券界,曾在君安和大鹏证券混,做过证券研究内部刊物的主笔。那时的但斌是个坚定的技术分析者,擅长用波浪理论预测股指的涨跌,预测的结果是,自己亏损累累。经过2000年至2003年香港市场的洗礼,但斌完成了从一个技术分析者到价值投资者的转变,与人合伙成立了东方港湾投资公司。

但斌的投资和他的为人一样,充满浪漫气息和小资情调。他最著名的投资格言一度四处传颂:投资如同时间的玫瑰,要用短暂的一生赢取灿烂的绽放。他认为投资不光是自己的事,还事关自己家族、子孙后代,因此,他竭力鼓吹做穿越时空,穿越周期的投资。他喜欢用龟兔赛跑的寓言打比方,说投资像孤独的乌龟与时间赛跑。他投资思想的核心来自巴菲特:长期持有优秀的股票,让时间和复利帮你赚钱。

但斌的投资理念:

在消费品、制药、石油采掘、房地产、金融服务、连锁零售、保险等行业里,寻找优秀甚至杰出的企业;

寻找合理的价格投资;

跟踪企业并长期持有;

优秀企业符合几项标准:

持久经营,有长期稳定的经营历史,不会因经济周期,管理更替而面临困境;

特许经营,有高度的竞争壁垒,甚至是垄断型企业,最好是非政府管制型垄断,产品和服务有自主定价能力;

努力经营,管理者理性、诚信,以股东利益为重;

财务指标,财务稳健、负债不高而净资产收益率高、自由现金流充裕、收入90%来自主营,负债率≦50%,ROE≧15%等等。

我们能够理解的,能够把握的企业。

何时卖出:

好企业被市场高估太多了;

好企业开始衰退期;

当发现更好的企业,更换旧的投资。

但斌对时间和复利的理解非同一般,甚至有一种神圣感觉:用生命、时间来换取财富。他说到,1896年5月26日,美国第一次发布的道琼斯指数,由12只大股票组成。如果那时有一位老爷爷将家里的1.2万美元投资在这12家企业当中,就算剩下GE一家,按20%的年回报率,也有840多亿美金,绝对是富可敌国的,而事实是这110年只有一家企业破产了(美国烟草),你只要持有除美国烟草外的11家企业中的任何一个企业都可以是富可敌国。事后看是这样,但如果真坚持了,那么这110年一个家族要经历什么样的折磨呢?1914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股市下跌得没办法,只好关闭了5个月;1929到 1933年股市跌了89%,那么这个家族能不能忍受得住?当然还有珍珠港事件、朝鲜战争、肯尼迪遇刺等等,让一个财富穿越上百年的时间是非常困难的,你知道赚钱,但是你能够忍受吗?所以投资最难的是坚持。

第六章 百家乐启示录

弟兄们,玩过百家乐吗?

百家乐是全球最盛行的扑克赌博法之一,源于法文BACCARAT,起源于法国17世纪路易13时期,在全球的几个大赌场中,是华人最喜欢玩的一种赌戏。

2005年是平凡的一年,远离股市的我无所事事,一不小心竟迷上了“罪恶”的赌博,呵呵,现在想起当时的冲动,还蛮有意思的。

05年的时候,我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其中W先生是比较有特点的一个。该生绝对是个时尚人士,全身名牌包装,最爱PRADA、AMANI和GUCCI这三个品牌,吃喝玩乐样样精通。某天大家一块玩,W哥提议,到港澳转一圈,获得大家一致同意。

办了通行证后,在W的带领下,我第一次踏上了香港和澳门的土地。香港给我的感觉是干净,而澳门给我的震憾真不小:这是个男人的天堂。灯红酒绿,昼夜难分,美女如云,赌场林立。如果你是个有钱的男人,澳门绝对就是你的天堂!

进了传说中的葡京,才知道什么是赌场:一大帮人围在赌桌前,手里拿着花花绿绿的筹码,荷官忙着发牌,不时能听见激动的喊声和丧气的嘘声。我观察了一下,赌场大约有这么几种赌法:

一是老虎机,笨玩法,玩的人不多;

二是赌大小,简单直观,玩的人不少;

三是玩转盘,赌的人也不太多;

四是玩牌,最多的是百家乐和21点。而人气最旺、气势最大的无疑就是百家乐。

我对百家乐一无所知,只能跟着W玩,我兑了一万元筹码,W打什么我也打什么,玩了个把小时,小赢千把元钱。

经过半天的观察和实践,初步了解了百家乐的玩法:

百家乐分为庄闲两注,每注2至3张牌的点数加起来9点为最大,10点及花牌均算做零点。下注时,你既可以押庄,也可以押闲。由于一靴牌由6或8副扑克组成,理论上你完全无法用概率算牌取胜,因为出庄闲的可能性无限趋近于50%。

把每局牌的结果记录下来,称之为牌路,又分为大路小路多好种路,但我只识大路,就好象是K线图,出庄就记红圈,出闲就记绿圈。虽然有电脑路,但很多老客都喜欢拿路纸自己记,边记边分析,预测下把出庄出闲,然后下注,像极了股市里的技术分析者,凭K线图预测股票的涨跌,决策自己的买卖。

由于自己是门外汉,我们同去的两个人决定每人出5000元,委托W操作。这样,一个15000元的委托基金成立了,W任操盘手。我也乐得轻松,玩起了猜大小和轮盘。

经过一昼夜的搏杀,操盘手W不负众望,以盈利45000元结束战斗。初次港澳之行,我们三人以每人盈利15000元的完美结局结束,去掉费用,我净赚10000元,大家都很高兴,相约下次再来。

回家后,我对百家乐不可抑止地产生了兴趣,这个玩艺儿来钱快!我是个爱琢磨事的人,一旦对某事产生兴趣,就喜欢研究研究。为此,我开始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查找的结果是:百家乐无法战胜!

无法战胜不等于不能盈利,就像你不能预测股市一样,但总有相对胜算较大的技术吧。经过我的不懈努力,在各大百家乐论坛上还是搜罗到不少技术秘技。

经过整理比较,我发现有一种叫“微笑心法”的还不错。这是一位网名叫微笑的美国华人工程师在论坛上发表的心法,声称凭此赚不少钱。微笑心法的宗旨是“看大势”,也就是所谓的“顺势而为”。口决很简单:

见庄跟庄,见闲跟闲,见跳跟跳,损三停一。

什么意思呢?就是根据牌路,上一局出庄,你下一局就压庄;上一局出闲,你下一局就压闲;如果连续两次失利,比如你压庄,它出闲;你跟闲,它又出庄了。这种称之为跳,就是庄闲间隔出现,此时你的策略也要随之而变,改压跳,庄闲间隔压,直到它断了为止。另外,如果你连续出现三次失误,此时就要止损了,停止压注,改为虚拟压注,直到连胜两次,再继续正常下注。

微笑心法的好处在于,如果出现长龙(即连续的长庄长闲)或长跳(连续的庄闲间隔出现),你就会赢到手软。在澳门,我见过最大的长龙是连出16局庄,如果你每局都压庄,岂不是收钱收到手软?

有朋友会看出微笑心法的命门:连续出庄庄闲或闲闲庄,这样你就死定了,连又连不起来,跳又跳不下去,压什么都输,自己耳光抽得山响。

总的来看,微笑心法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比胡乱压要好得多吧。经过多次模拟,我有很大的信心能赢。这样,几个月后,我们团队的港澳行又整装待发,这次又多一个朋友。

出了深圳机场,在福永码头上船,大约一个小时后就可到澳门。在酒店开好房,我们四人直接杀向葡京。还是老样子,每人出5000元组成20000元基金,由W任操盘手,其余各自玩各自的。

我和朋友J四处乱逛,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赌桌。我在一张200的桌子前看了半天,决定下手。这靴牌长龙比较多,适合微笑心法。按照心法口诀,我用200的平注开始下注,输输赢赢没多久,机会来了,一连开出13个跳,我压中11个,很快就赢了2000多块,而J不信我这一套,这个打打,那个打打,很快就输掉了 3000多,我不仅有点洋洋自得。

W那边的情况也不错,小赢一万多。我的心情很好。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凌晨5点多结束战斗时,我们的战果还错,我用微笑心法赢了8000多,W哥赢了近30000,其他两个兄弟进出不大,J哥也在博大小中把损失扳了回来。我们在葡京附近的小饭店里吃起了鸡煲翅。

下午我在赌场附近的小卖部买了好几本有关百家乐的书,W说不吉利,书同输。呵呵,顾不了这么多了,继续战斗。

赌客真是千姿百态,什么人都有。赌技也是屈出不穷,什么方法都有。我注意到,有一个客人是用一种赌注倍增的方法来打。比如,第一局失利,第二局就押原赌注的一倍,直到得手为止,又重复开始第二波。这种技法叫打缆,赌注可以是1、2、4、8、16、32这样打下去,也可以采用1、3、5、8、13、21这种所谓的神奇数字。反正你只要赢一局,前面所有的损失都扳回来了。但这种办法的风险也很大,如果你连续看错N把,那么你的后资资金马上将被耗尽。反之,每赢一局,只是赢到你原始投入的本金,当然,只要赢一局,你就不会有损失。

还有一种叫伸缩缆,又分为赢伸输缩和输伸赢缩。前者是赢就加大投注,输就缩小投注;后者正好相反,赢就缩小投资,输就加大投注。

甚至还有一种非常好笑的方法,叫明灯法。即你观察同桌的赌客,有谁手气好,就跟谁打;有谁手气不好,就押他的反面。就如同一盏指路的明灯。不要看办法好笑,还真有人用,我就看到过好多赌客专找反向明灯。

除了看大势跟随外,还有一种更为刺激的办法,就是反打。原理是你总不可能永远出长庄长闲吧,那么我在N个长庄或长闲后打反,龙越是长,反打取胜的概率越高。

与我们热衷于百家乐不同,J哥对骰子赌大小最感兴趣。他经过观察和实践认为,就长龙打反而言,赌大小比百家乐优势大(为了论证该结论,他日后付出了惨重代价)。

尽管第二天的手气不如前一天好,但此次澳门之行仍然以愉快心情结束,最后的战果大家多少赢了一些钱,我的盈利情况是除去费用,净赚8000元(W自称的N次不败记录此次被打破,前一天的进账后一天尽数还给了赌场,还输了一点小钱。此次完全凭我的微笑心法才能保持胜利果实)。

回来以后,我对微笑心法又加以改进,我认为本来这次应该赢更多钱,但是只用了平注法,因此没有把战果进一步扩大。如果采用所谓的赢伸输缩法,赢就加大赌注,这次就不会才赢这么一点点小钱了。

06年春节期间,朋友J总、B哥和我又相约来到澳门。有了对百家乐的深入研究,我对此行信心百倍。然而不幸的是,花无百日红,春节的澳门之行以大败收场。

不知咋的,我们三人这次在葡京都不怎么顺。为了换换手气,我们来到财神娱乐场,虽然这是一个小场子,但人气却很旺。我找到一张200台,打算坐下来好好玩几把。但不知为什么,原来蛮灵光的微笑心法这次却不怎么好使了,好不容易积累到一定盈利,往往一把就输光。跟明灯打吧,也是这样,盈利三五千,想搞一把大的,看准一把压下去,全输!好几次都是如此,心里就有气了。眼看带来的3万元输掉了一半,不觉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留出3000元备用金,其余全兑成筹码,压注也不是像开始的那样一百二百,500起步,动辄一千两千,输输赢赢,最高一把压过8000元,可惜惨败。

一个通宵下来,我的三万元只剩三千备用金。J总还要惨,赌大小手不顺,4万本钱只剩千把机票钱。其实多的时候他赢到过8万多元,想凑成10万的吉利数字,越打越大,不幸一再失手,终于输光。三人中只有B哥还算好,盈利万把元。

回来后痛定思痛,大家总结经验。我认为主要是心态不好,输着输着心里就冒火了,原来的战略全打乱了,胡乱压,赌注也越压越大,终于导致惨败。J总也同意,主要是两字个,一个是贪,一个是怕。赢了想再赢多一点,输了心里害怕,急于翻本,一输再输(我们主要还是以玩玩的心态去澳门,玩一趟再赚几千盈利就满足了,真正的赌徒就这样走向深渊的).

不知从哪里弄来一个賭博网站,据说是国外正规网上赌城,不会出千,大家一起玩玩。好处一是不用千里迢迢起跑到澳门去;二是起注很小,10元20元都能玩。我和J、B三人都存了几千元玩玩。不久,B哥完善了一种打法,就是前述的长龙打反法:等到连续出现3个长庄长闲后,以50元起注压反。比如你连续出三个庄,就从第四个开始压闲,赢了收手从来,输了加倍下注。为了证明他的打法,我和J两人一起看B哥实践,结果从早上9点开始,打到下午4点,B哥成功地把他的2000元变成了22000元!

这真是个好办法呀!用这个绝招,我在3小时之内将800元变成了5500元。J哥用1200元变成15000元。为了加大保险系数,我把长龙数改为连出4个后再打反,原始赌注缩小为25元,这样心里压力更小。

虽然一靴牌中出4个以上长龙的机会不太多,但一天总有N次机会,而网上赌场24小时营业。由于控制了原始起注数,相比澳门,风险也不大。

初战告捷的J哥,竟然天真地想出个赚钱法子:不要贪,用本大法一天赚200元钱很轻松,不如找个小女孩,让她以10元起注,机械运用,每天赚200元就休息,一个月可以赚6000元,一年就是72000元。哈哈哈,这小钱赚得叫一个爽字。

始作俑者B哥,更是来劲了,一鼓作气从22000元又打到近40000元。哈哈,来钱这么容易,50元起注太小了,要是换成100元起注,现在已经是 80000元了!过度乐观的结果就是,几个10天难得一遇的长龙,把B哥的盈利尽数收回,辛辛苦苦10几天,一朝回到解放前。

尽管B哥此后又有过从1500元打到近30000元的辉煌战果,但最终还是以亏损告终,只要遇上一个足够长的长龙,比如连续15个长庄长闲,你将死无葬身之地,倒在胜利来临前的最后1秒钟内。

我和J哥的实践也以失败告终,尽管有多次盈利记录,但长期而言,无法化解不知何时出现的超级长龙,辛辛苦苦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盈利,只要有一把失利,前功尽弃。我陷入了思考:事实证明,要长期靠这种倍注法赢钱,是不可能的,除非……

灵感突至,我一下子想起了股票,这个办法难道不能应用在股市里吗?每一只下跌的股票就是我们的标的,连跌就是局局开闲,将资金分为若干份,不断地补仓,除非股票退市,否则终有开庄(上涨)之日,届时握有大量底部筹码的股票,只要稍微涨一涨,你就能盈利,这种事例在股市中比比皆是。

这个想法让我大感兴趣,我随机找了几只股票的历史K线印证,结果无一不是大获全胜!股票和百家乐最大的不同是,百家乐的长龙是要爆掉的,代价是此前的投资一无所有;而股价是不会跌到一分不剩的,总有一天要止跌回升,只要你有足够的资金不断补仓,那么有小小上涨,你一肚子的股票就能盈利。

两种打法异同

百家乐长龙打反法:找连出4个(也可以是5、6、7、8个,越长出现的概率越小,但赢的概率越大)以上的长龙,用倍增法下注,直至赢一局止,从头再来。

优点:只要赢一局,就不会亏损,还有小小盈利,慢慢积少成多。

缺点:碰到超级长龙,就死定了。

股市抄底不败法:找连续大幅下跌的股票(跌得越多越好,但最好不是那种有很大退市风险的个股),先小资金试吸,而后用倍增法(也可用平注法)不断补仓,直至其止跌回稳上涨后,再获利抛出。

优点:能在股票低点获得大量廉价筹码,理论上讲永远不会亏钱。

缺点:不知底在哪里,需要充足的后备资金和足够长的时间;万一股票退市就颗粒无收了。

从理论上讲,股市抄底不败法是可行的,永不亏损也是大概率事件。但其中有很多关键点还不完善:找大幅下跌的股票,多大跌幅算大?资金分成几部份为好?下跌补,跌多少补,10%还是20%、30%?怎么个补法?平注法还是倍注法?涨了抛,涨多少抛?

为了解除心中的疑惑,我想去书店找找看,是否有类似的书籍可作参考。这一找,还真给我找到了一本。这是一套名为《波动博弈理论--零风险证券交易实用丛书》,厚厚的三大本,通篇是数学公式和深奥难懂的术语,但其核心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就是逢低吸纳,越跌越买。不过,详细看过后,我大失所望。他建议将资金分成N份,每跌5%就吸纳,每涨3%就要抛,这样子频繁操作不合我的胃口。而且每跌5%就补,对于深跌的股票,几乎就是一个灾难!

不管怎样,总算看到有类似的想法了,可见,这个世界上“聪明人”不止我一个,呵呵。

为了验证我的想法,我找出大量个股的K线图来模拟。结果证实,这个想法理论绝对可行。对于跌多少补,我想既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大概在20%上下吧。这样,你把资金分成6份,等你动用你最后的后备金时,该股已经从你的买入价位跌去近70%了,这样深的跌幅总应该止跌回稳了吧。

以买入100股10元股票为例(不计手续费):

10×100=1000

8×200=1600

6.4×400=2560

5.12×800=4096

4.09×1600=6544

3.27×3200=10464

等该股跌到3.27元时,跌幅达到你买入价的67%,你手里共有6300股,投入26264元,均价4.17元。

如果是平注法,则为:

10×100=1000

8×100=800

6.4×100=640

5.12×100=512

4.09×100=409

3.27×100=327

等该股跌到3.27元时,你手里共有600股,投入3688元,均价6.15元。

两法比较,虽然平注法风险小,但均价也高,且在低位不能累积大量廉价筹码;倍注法投入资金量大,相对风险也大,但均价低,手里能累积大量低价筹码,只要股票价格稍稍上涨,就能获利。

再打个比方,经过3年漫长的熊市,你最初以10元买入的100股某股票终于又回到了你的初始买入价10元。针对不同的操作策略,你有了三种不同的结果。

第一、你放着不动,既不买也不卖,等了三年,终于以不亏损告终;

第二,你不断以倍注法补仓,三年后获利36729元,获得140%盈利;

第三,你不断以平注法补仓,三年后获利2310元,获利率62%。

您还真不要不相信,事情就是这样简单。再打个比方吧,我们拿深沪两市的股票来验证下子:600811和000811。

600811东方集团,也不知做什么业务的,业绩多少,盘子多大,咱也别管了,反正您瞅着股价在10元时买进就成(以收盘价计)。

20010622,10元100股;

20010808,8元200股;

20020117,6.4元400股,

20040625,5.12元800股;

20040722,4.09元1600股;

20050328,3.27元3200股。

持股至20070119,经过漫长的5年半,东方集团股票终于又回到了你的买入价10元。至此,您总共投入26264元,买入6300股,经过01、02、 05年三年送配,你还额外获得1471.2股红股,因此,你的实际持股数为7771.2。你迫不及待地以10元的价格全数抛出,尽管8个月,东方集团股价曾达到历史性的41.72。但你认为你无法抛在最高点。

好了,让我们盘点一下你的成绩吧。你投入的26264元,现在变成了 77712元,获利51448元,赢利率195%,几乎是你本金的2倍,年复利约为15%(当然,你要是碰巧在9个月后的40元抛出,你将得到 310848元,获利284584元,是你本金的10倍还多,获利率1083%,年复利率达到惊人的60%)。

000811烟台冰轮也类以,但时间比东方集团要少2年,性质类似的股票一大把。有兴趣你自己去算下。

在这5年半中,你根本不需要像那些技术分析人士一样,每天盯住大盘,满面愁容地预测股指会跌到几点几点,你也不要去画线啊,止损啊,止盈啊,KDJ啊……你所要做的事就是每周一次注意一下你的股票价格,看是不是到你的补仓价位了。至于盈利,我觉得每年15%的复利就已经够可以了,别想要着一定要去超巴菲特。

呵呵,当然以上只是举个极端的例子,你也别照着去做(当然你要是打定主意,最多亏2万多块,权当去澳门潇洒一回,那也行)。不过,确实存在这样能盈利的事例。

(为什么要选择600811和000811?不为什么,这个例子是去年8月11写好的,随手就选了,你也可以拿600331或000331验证)

总结一下,从玩百家乐中悟出一种股票抄底不败法,具体规则如下:

一、找那些经过大幅下跌,股价在10元左右的股票作为标的,以财务健康,盘子适中者为佳。

二、以少量资金买入。

三、每跌20%,以上一次买入股数的一倍补仓。

四、待股价回升至初始买入价后抛出。

适用时机:熊市

持有时间:不确定

最大优点:低位积累大量筹码

最大风险:股票退市

上半部结束,从下一章起,我们进入主题:闭着眼睛挣俩钱,业余投资者的股市生财之道。
 楼主| 发表于 2013-2-9 12: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章 闭着眼睛挣钱

经过漫长的铺垫,终于要讲到我们简单而实用的股市致胜之道。或许这样说有点自吹自擂的味道,难道只有这么一种方法才能在股市里赚钱,其他的方法都不行?呵呵,我可没这么说。我的意思是,参考先行者的成功之道,结合我们中国股市的实际情况,在非专业的前提下,抛弃虚虚实实的东西,大家业余投资股市能赚些钱。你醉心靠技术分析法追涨杀跌,且能在股市中赚钱,那么你就继续,下文不看也罢。

我们的简单致胜之道只有三句话:

选择好股票

持续重仓买入

长期持有。

显然非常非常非常简单,但却并非人人都能运用,这与人的阅历、学识、脾性等等有关。

很多朋友都说要有一套适合自己的操作系统。一说起系统我就头大,那意味着原本简单的东西又要被复杂化了。因此,我们的这套方法谈不上什么系统,只有三个要点:选择好股票;持续投资,集中买入;长期持有。

一、选择好股票

在市场中,我们每天都在寻找所谓的黑马。

股评家每天晚上在电视的证券时间中侃侃而谈,推荐黑马;报纸的证券版里,机构们的龙虎榜中“黑马们”骄傲地展示各自的涨幅;大大小小的股市论坛的大师大侠们辛勤地挖掘着黑马;数以千万计的大小投资者白天黑夜乐此不疲地寻找着黑马。黑马,你在哪里?在哪里、在哪里、在哪里……

沪深两地1500多只股票,有多少是我们眼中真正的黑马?我不知道,选黑马到底有什么标准?其实,我们在上半部分讲了很多有关选股的标准了,在此我们再仔细回顾总结精炼一下,打上一个深深的“夜行”式标记。

打个比方,你有10万元闲资可以用于投资,你要买几只股票?根据我的习惯,一般不会超过4个股票。根据股票的特性,我们将其分为4类股票:巴式股票、林式股票、莫式股票和百家乐式股票。其中巴式股票是所谓的超级成长股;林式、莫式和百式也可以整合成两类:优秀成长股和沙漠之花。不同的股票有不同的选择标准和买卖原则,当然,你要是专注于其中一种也行。

一、巴式选股法

顾名思义,即为巴菲特式的选股之道。面对深沪两市1500多只股票,我们如何下手?有这样一些大原则:

业务简单

独特技术(资源)

垄断经营

行业龙头

强大品牌

财务健康

管理者好

如果有某只股票能集上述所有特点于一身,那么她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天使”了。当然,要是不能集中所有优点,那么具有大多数上述特征的股票也是我们的待选标的。

第一, 业务要清晰明确、简单易懂,最好是确定性比较大的行业,比如消费品行业。

你说你买了茅台股票,大家都知道那是一家做酒的企业,少碰那些具有时髦概念,业务复杂,产品无法用铅笔描画出来的股票。

巴菲特和林奇都喜欢在日用消费品行业里精挑细选心仪,对科技型企业不太感兴趣,虽然也可能会错过大牛股,但也有一定道理。一般来讲,优秀的消费类企业不太会发生太大的变故,比如茅台酒,酿酒的人换了一代又一代,上百年了还是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味道;1950年代的可口可乐和现在比,口味也基本差不多;你想长期持有的公司,必须有超级稳定的业务,而科技股由于技术不断进步,经常会出现各领风骚数年的结果,产品的生命周期不容易确定,不断有更好的产品来代替好产品,比如手机一流行,曾经风行一时的寻呼机就黯然谢幕;比如数码相机一流行,胶卷相机就式微;U盘的出现就宣判了磁盘的“死刑”;DVD机让LD机、 VCD机退场。

另一方面,一项好的科技发明未必会是一个好的产品,这需要一定的周期来让市场和消费者认同,比如,摩托罗拉铱星手机的失利就是最好的案例。

不少投资者抱怨,中国没有值得长期投资的好企业。事实上,在我们的身边也不乏好的企业好的产品:茅台酒、五粮液酒、张裕葡萄酒、康师傳方便面、双汇火腿肠、云南白药、东阿阿胶……

林奇告诫投资者,好企业的产品必须能用铅笔画出来,当你确定投资目标时,试着用铅笔画一下看,如果不能轻易地用铅笔画出来,那么你需要找出更有说服力的依据才行。

第二,公司拥有独特技术或独享资源,也可以说独特竞争力优势。比如茅台酒的配方是独特的,且只能用茅台镇的水勾兑;云南白药的配方也是独享的,不能再造出个贵州白药来。烟台万华的产品有很大的技术壁垒,全球只有几家公司掌握,因此能产生高额的利润。

第三,垄断经营,在某个行业具有垄断性的地位是最好的。鉴于成长缓慢的特性,垄断性质的公事业企业除外。

判断一个公司的产品是否有垄断,最简单的莫过于用老巴的方法:如果给你足够的钱,你能创建一个公司与他竞争并打垮它吗?显然老巴无法打败可口可乐,你也一样无法打败茅台,尽管你的新公司有足够的资金,优秀的管理人才,但茅台酒的独特配方和地理条件,长期的经营历史所形成的强大品牌和口碑是你无法复制的,比如,水井坊能代替茅台吗?

垄断分为技术垄断、资源垄断和政策垄断等,前两种垄断比政策垄断要好得多。一些公用事业股也是垄断行业,比如燃气、水务、铁路等,但这些公用事业企业没有自主定价权,水、气涨价得开个听证会什么的,涨得太高老百姓还有意见,但茅台酒涨价一点问题也没有。事实上,茅台一直在涨价,销量还是节节上升。

老巴将这种垄断比喻为护城河,意指很高的进入壁垒。比如高档白酒基本上被茅台和五粮液所垄断,其他的白酒品牌很难再挤进去。我们要找的企业,就是要有这样一种垄断经营权,才会给我们带来超级盈利。

第四,行业龙头,产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是数一数二的,企业是行业内老大,是行业标准的制订者。没有垄断技术不要紧,只要你的产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足够多也行,一旦达到一定的规模效应,你的成本就会降低,后来者再与你竞争时就不容易。

第五,强大品牌,产品具有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就是所谓的名牌产品。这个名牌不能光靠广告砸出来,最好是具有长期经营历史(如老字号的产品),经过市场打拼形成,具有良好市场口碑的名牌产品。比如耐克鞋就是要比普通的运动鞋贵是吧,虽然两者的用料完全一致,但时髦的消费者就是认准耐克鞋,不仅是名牌的问题,更是一个面子的问题,品味的问题,杂牌运动鞋就无法提供给消费者额外的心理需求,这就是名牌的魅力。

LV一款包可以卖到上万元,普通100元的包可以买100个,有什么用,人家就是要这个面子;茅台和伊利特曲有什么多大不同吗?其实也没啥不同,只不过是个排场问题。总之,即使一样的材质,名牌的售价就是要比普通产品高,这就是名牌产品多赚钱的原因。

第六,持续盈利,一是公司的利润率要高,按林园的标准,毛利率必须在18%以上,越高越好;二是历史上的业绩要稳中有升,不能今年赚死,明年亏死。三是在可预见的将来,公司仍将保持盈利。

第七,财务健康,相对较低的资产负债率,一般要在50%以下;持续稳定增长的净资产收益率,最好三年都在15%以上;充足的现金流量,至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不能为负;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大部分。

第八,成长性强,成长性可以说是最具争议性的指标,怎么样的成长性算好?未来的成长性有没有确定性?没有现成的数值可以套,一般来说,三年以上净利润每年复合增长达25%以上就不错了。

西格尔在《投资者的未来》一书中指出,投资者容易陷入增长率的陷阱,原因是盈利增长率高,股票受人追捧,相应股价也高,但增长率不可能无限止地上升,一旦现实增长率不如市场预期,投资者极易被套;再者,由于成长股股价高,分红再次投资时购入的股数少,长期而言,投资者的收益反而不如持有股价不太高的老牌绩优股。

西格尔显然没有错,一般来说,成长股的市盈率是偏高的,但对于我们5至20年这样一个投资周期来说,成长股应该是我们的首选:强劲的收益增长能有效地降低市盈率。无论如何,三年以上25%的净利润增长率是最低要求。

第九,管理者好,这一项在中国比较难搞,国企有国企通病,私企急功近利。怎么判断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是否称责,一是平时多看财经类、管理类报道;二是有条件进行上市公司实地调研。

相信经过我们严格苛刻的条件限制,沪深两市能符合条件的目标股很少。巴式选股法选出来的股票是要长期持有的,当然只会是极少数。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种选股法,我又不得不举个贵州茅台的例子(靠,怎么又是贵州茅台?老大,能不能讲点别的?唉,我也是没办法啊,人家美国股市 15000只股票,我们只有1500只股票,选来选去,最符合条件的,只有茅台啊)。大家在今后选股的时候,可以以此为样本,进行对比。

业务简单:茅台酒的业务够简单吧,就是高档白酒,消费品行业,老巴的最爱。

独特技术(资源):独特的配方,离开茅台镇就不能生产。T

垄断经营:高档白酒市场,茅台老大,五粮液老二,基本垄断。

行业龙头:茅台不是龙头,谁是龙头?

强大品牌:这个不用说了吧,谁不知道茅台?

持续盈利:每年的业绩都不错。公司今年净利润同比增:34.22%,近三年没有一年的毛利少于80%的,啥也不说了。

财务健康:负债率20%;近三年ROE:22%、25%、34%;负债20亿,现金就有50亿,啥也别说了。

成长性强:近三年净利年复合增长52%,预计今后仍将保持。

管理者好:就这一点吃不准。

二、林式选股法

就是以彼得林奇的眼光来选择股票,如果说巴菲特式的股票是超级成长股,则林式股票就是优秀成长股和沙漠之花。其原则如下:

生活经验

业务(名字)古怪

不受关注

盘子适中

快速成长

财务健康

无竞争者

第一关注在平常生活中受欢迎的产品,比如孩子爱吃的食物,爱玩的玩具;老婆爱用的化妆品,喜欢的时装;同事心目中的好公司等等。

第二公司名字或业务平谈甚至古怪,让人讨厌更佳。

第三不受人关注,没有股评家推荐,非热门股,所处的行业也不是热门行业,也许是低增长或零增长行业。

第四盘子不能太大,总市值要小,这样才会是我们的10倍股。

第五快速成长,同巴式选股法。

第六财务健康,同巴式选股法。

第七无竞争者,套用一句术语,叫做“隐型世界冠军”,即在不受人关注的行业或细分市场中具有垄断性质的企业,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或自主定价权。

三、莫式选股法

巴式和林式选股法都注重企业产品的简单性,对于科技股都采取回避的态度。企业产品越简单,不确定性越低,对于长期持股有利。但是我们身处21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你不能完全无视发展大趋势,因此,迈克尔莫式选股法是有益补充,使我们有机会抓住狂涨的超级大牛股。

具体原则如下:

顺应趋势

考察4P

小盘成长

财务健康

莫式选股法先从大处着手:

第一,先选择行业:科技、保健、新能源、媒体/教育、商业/消费。

第二,确定行业后,再考察目标企业的4P,分别是员工、产品、潜力、可预测性。员工即好的管理者;产品、潜力、可预测性等同于巴式选股法中的品牌、持续竞争力等。

第三,选择小盘股,根据中国实情,我认为应该选那些总市值在50亿以下的股票,尤其以10至30亿者为佳。风险投资家 寻找金融市场每一个获利的机会? n9JJ3~8}

财务健康可参考巴式、林式选股法。

也举个例子600439瑞贝卡(仅作为例子,且是过去时,非推荐标的)

业务(名字)古怪:该公司的主业是做假发,业务有点怪,名字也很怪,起初我还以为是某个女装的牌子呢。

不受关注:不是热门股,大涨以前市场关注度不高。

盘子适中:上市2400万流通股,9000万总股本,上市日总市值不到14亿,即使涨10涨也才140亿,有潜力。(高峰时该股总市值120亿,涨了9倍)

快速成长:06年净利上涨36%,预计07年仍将高速增长

财务健康:负债率29%,毛利率20%以上,经营现金流多年为正

无竞争者:国内最大的发制品专业公司,其规模在发制品行业中位列全球第一。

星期天陪家人上超市购物,老婆和女儿在速冻食品前选购速冻水饺,她们只爱吃一种叫“湾仔码头”的品牌,据说是一位从大陆去香港的女士开发生产的,味道非常不错,我也十分喜欢。在三全食品上市前,你要让我举出一个速冻水饺的品牌出来,我唯一能叫得出名的只有湾仔码头。老婆开玩笑说,不知湾仔码头有没有上市?

我还真去查了一下,结果发现湾仔码头没在香港上市,但已经被一家名为通用磨坊食品公司的美国公司收购。通用磨坊,名字不起眼,又是食品公司,那不是林奇最喜欢的公司类型吗?我来兴趣了,进一步查到,通用磨坊是美国上市公司,旗下还拥有一个中国大名鼎鼎的牌子——哈根达斯冰琪淋呢,这家代码为GIS的股票3月 31日收市价约为50美元,蛮有趣的经历是不?

四、沙漠之花

还记得林奇说的“沙漠之花”吗?在环境恶劣,浩瀚缺水的大沙漠中,出现的那一朵并不娇艳,默默无闻的小花。因为是沙漠,人迹罕至,她必定默默无闻(无人推荐);因为是沙漠,大家厌恶,对她的期望肯定不高(行业不热,价格不高),闲花野草么,向来是独自开放的,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但她能在沙漠这么残酷的环境中奉献暗香一片,肯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财务情况良好)。

我不是个喜欢拈花惹草的人,但我却不由自主地爱上了沙漠之花。

什么是沙漠之花呢?

第一,行业不太热门,甚至是很差的行业,没什么增长甚至是负增长。如塑料业,纺织业等等,反正是大家看不起眼的行业。

第二,目标股票的财务一定要健康。比如连续3年以上净利是增长的,10%以上净资产收益率,30%以下的资产负债率,现金流充足且健康,应收款少等等。

第三,价格一定要低!低!!低!!!如果价格高,那就不是沙漠之花了。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无限风光真的只有险峰才有吗?

很多人都认为,富贵险中求,没有一定风险哪来的富贵?而两者是成正比的,即风险越大,富贵越大。在股市中就是说,要敢于追涨。然而,真的是这样吗?也许有另一种答案。

“低风险,高收益”的窍门:买便宜货!

帕特尔人是印度的一个小族群,最初于20世纪70年代以难民身份来到美国。他们受教育程度不高,钱财不多。现在,他们在美国拥有超过400亿美元的汽车旅馆资产,每年缴纳税金超过7.25亿美元。雇佣将近100万员工。这个人口不多、穷困潦倒的族群几乎是白手起家,为什么现在能积累到如此巨额的资产?答案就是他们采用了一种低风险、高收益的经营模式:投入争取最少,产出做到最大。

帕特尔人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以极低的价格买进汽车旅馆,以最低的成本营运(少雇工人,全家都是服务员),慢慢地积少成多,成就目前的财富。他们的理念与罗杰斯的话不谋而合:成功的投资家什么都不做,一直等到你看到钱就在墙角那里摆着,你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走过去把钱拾起来。

深刻啊,当我接触到这些东西时,某种灵感陡然而至,多少简单的话,却包含多少哲理!

人弃我取,人取我弃是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应该一以贯之一的理念。

那么这种“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术的原则是什么呢?

第一,投资于现有企业

第二,投资于简单企业

第三,投资于低迷行业的低迷企业

第四,投资于具有持久优势的企业

第五,少投注、投大注、非经常性投注

第六,注重套利

第七,安全边际

看看,所谓的不谋而合,这种办法和林奇的沙漠之花何其相似!

据个例子吧。

600527江南高纤是化纤制造业,主营涤纶毛条、差别化涤纶短纤、复合纤维的生产与销售。有关化纤的印像,我还停留在化纤布“的确良”的水平,都是全毛全棉时代了,谁还用化纤布?可见该行业不是热门行业。

如果我们在朋友聚会时聊起股票,虽然大家都套得死死的,但报出来的股票却都赫赫有名,诸如金融地产、煤碳石油、生物制药、连锁购物等等,你要讲你买了一只化纤股,是不是很没面子?相对于一些热门股动辄数十家机构评级推荐而言,江南高纤仅有5家机构关注,基本算是默默无闻了。化纤行业么,有什么成长性?有什么题材?有什么兴奋点?全都没有,难怪没有机构分析人士会看得上啊。

那么江南高纤质地如何呢?

据08年中报,每股收益0.11元,净利润3800万,资产负债率29%,经营现金净流量7400万,查历年的财务数据,自2001年开始,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幅约为 23%;净利润平均增幅约为33%;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为17%;作为一家低增长行业中的企业,江南高纤在过去的七年能取得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 23%,净利润平均增长33%,平均ROE17%。主业明确,财务健康,公众关注度低,市场预期值低,应该说是相当不错的。

本人在 20080905从4元开始分批买入,一直买到3.01元(该股20081029低至2.83元),均价3.58元,按昨日收盘价5.75元计,帐面浮盈 60.6%,而这个不需要看大盘和任何一个技术指标,不理会金融危机,不预测市场多空。(该股票仅作为例子,不作推荐,现价位仅适于持有,不适合买入)

大致而言,这三种选股方式有很多共性,林式、莫式选股法是巴式选股法的有益补充。林式选股法的中的小行业大龙头,莫式选股法的中的发展趋势等都非常有实际意义,而沙漠之花非常适合用百家乐法操作。

OK,选择股票的标准和条件我们先谈到这里,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比如专注于林式选股法,挖掘“隐型世界冠军”,找到自己的10倍股。当然你也可以按三种方式各选一至两只股票,构成自己小小的持股组合。

二、持续集中买入

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第二步是:持续集中买入。

经过严格挑选,你终于找到一只各方面都符合条件的好股票,你激动万分,按捺不住地就要下单。

且慢!

发掘出一只好股并非买入的充足理由,只有当其符合“好价格”这一条件时,才是我们的最佳买入时机。什么又是好价格呢?这涉及到股票的估值,一大堆的计算公式,10年的现金流量估算,饶了我吧,要是估值有那么准,全天下的会计师不是都发财了?

我们的办法很简单,两种处理方式。

一种叫做定投法,就是定期定量买入法(比如每月的第一个星期固定投资2000元)。你可以不管价格,不管时间,以规定的资金和规定的时间,买入你心仪的股票。不巧买在了最高价怎么办?无需担心,由于我们是长期投资,你的定期投入也许买在最高价,也可能买在最低价,长期来看,你的持股成本会比较适中,既不高,也不低。一般来说,这种投资法比较适合于心态非常稳定的投资者。

另一种就是价值低估法,用什么来做估值呢?用市盈率和净利增长率(PEG)。总之,20倍以下的市盈率是比较放心的买入价格。另外,用市盈率和净利增速作比较,PE低而利润增速高,股票具有投资价值,相反则不具投资价值。比如,某股目前的PE是20倍,其净利的平均增长率也是20%,那么该股的价格是合理的,既不高估,也不低估;如果净利增长率是40%,那么该股股价就是低估了;如果净利增长率是10,那就高估了。

关于估值你一定要我说个标准出来,我说不出来,PEG法也不是百分之百准确。但买便宜的好货是我们始终的追求。我们上超市买东西,总喜欢看一下有没有特价产品,同样一块香皂,平时买5元,特价1.5元,就会吸引我们的目光。股票投资其实一样,最佳状态就是要做到物美价廉。老巴所谓的安全边际,就是折扣价嘛。只要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就会形成“好了,我赚很多;差了,我赔很少”的理想投资境界。

有朋友问了,要是好股票没有好价钱怎么办?两个办法,一是等,二是少量购买。我本人倾向于少量购买,可以增加自己的关注度。

关于集中投资问题,打个比方,我有10万块,打算投资股票,那么你要买几只股票合适?我的建议是不要超过4只,理想状态是巴、林、莫式股票各一只,如果是熊市,还可以玩玩百家乐式投资。

关于持续投资,建议大家每月至少把收入的1/3之一拿出来投资,如果你有3000元的月收入,那么每月在股市中放1000元。

再谈股票的买卖

以前基本认同一个观点:所谓好股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买。现在看来,必须在这里加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定投,这个长期而言买入价会向中间值靠拢,既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第二,对于心态极好,准备超级长期持有(起码10年以上)的投资人而言。对于该类投资者而言,股市波浪如过眼烟云,漫看天外云卷云舒,闲对庭前花开花落,纵有万敌来袭,我有一招相对,属于无名僧之类的世外高人。

对于一般投资人而言,恐怕还得讲究点低买高卖。风险投资家 寻找金融市场每一个获利的机会$WIl.ym8I(_

一是忌一次性买入卖出,全仓出击,万一跌了怎么办,套牢的味道实在不好;万一再涨怎么办?踏空的感觉更差。

二是忌想当然。跌了这么多了,总不会再跌了吧?涨了这么多了,总该歇歇了吧?君不见,西部矿业从68块直直跌到5.3.

三是忌四面出击。自己观察多时的股票,一般股性容易摸熟,特别是精挑细选的个股,尤其在下跌时要敢于买入,熊市赚股嘛,低价筹码一大堆,大盘涨起来时,就偷着乐吧。

因此,买卖股票时,最好能分批、分段实施,讲究的是区域而不是具体点数。

三、长期持有

看了N张报表,对比了N个指标,你终于找到了符合条件的好股票,且价格适中,你充满希望地下单买入,希望这笔投资能带给你可观的收益。那么,持有多少时间比较合适?长期持有,多少时间算长?何时卖出手中的股票呢?

说实话,以前这一直是困挠我的一个最大的问题,选股不是太难,买进太容易了,持有时间也不是问题,3年5年哪怕10年我都可以做到,关键的关键是:什么时候卖出?

由于股市的不确定性,某股票你8元买入,捂了三年,到15元卖了,谁知它却涨到了25元,很大一块利润没赚到,你心里那个悔啊,晓得再放一放的;你15元不卖,不幸它又跌到了10元,你心里那个悔啊,早知15元抛掉多好?

一些所谓的“大师”宣称他们可以根据一些特殊指标顺利逃顶,比如独创的神秘逃顶指标,又或是某技术指标的顶背离,跌破某重要平均线或者趋势线,高位巨大的成交量等等。不可否认,这些技巧有一些用处,但并非灵丹妙药,不灵光的时候很多,搞得不好左右自打耳光。并且,一次偶然的成功并不能保证你次次成功,有谁敢宣称自己次次成功逃顶的?更不确定的是,多少时间内有效呢?

同样的例子,你8元买入,大师让你15元抛掉了,果然之后股票掉到10元,你对大师那个佩服啊。谁知盘整1个月后,股价又开始上升,一直涨到25元,这怎么算?尽管你心里哪个悔啊,也只有自我安慰:天知道股价会涨到25元!

确实,股价会涨到25元只有天知道,地球人都没有这个能力预测,因此,我建议你不要相信技术大师的预测或者自己研究神秘逃顶密笈,谁都不知道股价会涨到多少价位。

不对,庄家知道!

你站出来反驳,他们控盘,可以把价格做到任意想做的价位。是啊,庄家知道,但你可曾知道这些一度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的庄家的最后下场?庄家吕梁够牛吧,把亿安科技从8块做到128块,怎么样?事败出逃,惶惶如丧家之犬;新彊德隆够狠吧,当年睥睨群雄,谁与争锋?资金链断,老唐锒铛入狱,还不如漏网之鱼。总之,任何人想预测市场、操纵市场,最多得逞一时,绝对不会长久,因此,我建议你也不必迷信机构和庄家。

既然谁都不能掌控市场,你只能敬畏市场,既然有这么多不确定性,你也只有以不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

即:在你认为估值超过股票价值后,分批卖出,并且,这也不能够保证你一定在高位出逃,但除此之外,别无良策。

我的简单原则是,当PEG大于1时,也就是市盈率和净利增长率的比值在1以上时,分批卖出。当然,对于极少数巴式股票,你可以完全忽略市场的小波动,持有更长时间,当然,你的心态要超级好才行。

此外,最近我又学习探索出一种更具实战意义的新法子,配合起来参考的话更有效。

确实,对于股价能涨到几块,在什么价柆抛出最佳,我和所有投资者一样,一无所知。因此,我们只能说个大概原则。

再说一下持股时间。林奇曾老实坦白,他大部分赚大钱的股票都是在买入3年后才开始赚钱的。老巴也有17块买进跌到4块的股票,就死扛着不买,最后涨到120块。因此,我的建议是:

对于精挑细选的林式、莫式股票,你至少得持有2、3年以上再考虑卖吧;而对于确实好的巴式股票,我们可以持有更长时间,比如5年至10年或更长一些。

举两个例子:

上述的瑞贝卡,如果我们在06年以12元左右买入,那么我们应该在几块卖出呢?考察其当期及预测PE和净利增速。07年底的PE在60倍左右,三年平均净利增速是45%,当期净利增速是86%。PE和三年增速比为1.3,显示股价高估;PE和当年增速比为0.69,股价低估,我们取中间值分别为65.5%和 1.01,即股价在48元至52元以上为高估,因此,你可以在48至52元间分批抛出。当然,本例非常完美,股价在冲高至52.88元后开始下跌。

再来看看茅台,07年底PE为76倍,三年平均净利增速是约为55%,当期净利增长率是83%。PE和三年增速比为1.38,显示股价高估;PE和当年增速比为0.91,股价略微低估,我们取中间值分别为69%和1.145,即股价在207元至230元以上为高估,因此,你可以在207至230元间分批抛出。当然,本例也非常完美,茅台在冲到230.55元后回落。

四、最常用指标中的秘密

2007 年底的时候,我去听过一场股评报告会,虽然听众以中老年投资者为主,但仍然人山人海,群情激昂。常在电视证券栏目上露脸的几个“著名”股评人士侃侃而谈,信誓旦旦地表示,08年股指将在4000点至8000点之间运行,教导投资者可以此区间内高抛低吸。当时我将信将疑,但08年大盘的走抛彻底打了这些股评人士一个响亮的耳光,你以为股市是你家开的吗?

不管大盘是涨是跌,投资者永远处在矛盾之中:涨的时候顶部在哪里?跌的时候底部在哪里?07年大行情来了,上证指数连克数道大关,3000、4000、5000、6000,正当大家憧憬着8000点10000点的时候,大盘应声而跌,一路狂泻至1664点。

要是我能卖在6124点,买在1664点,哪该多好啊!这几乎是所有投资者共同的梦想。投资者的最高境界就是在股指顶部时顺利抛空,持有大把现金,从而在股指底部时吃进大把筹码,持股待涨。普通投资者能做得到吗?有没有一种神奇指标,可以告诉我们顶在何方底在何处?我相信绝大部分投资者都在苦苦追寻着、探究着。那么,情况如何?

有这样一种指标,几乎所有投资者都常常挂在嘴边,但又最最不看重,就好比是聋子的耳朵瞎子的眼睛,做个样子而已。而就是这种最普通不过的指标,在判断大盘股指高低上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是PE——市盈率。

什么?市盈率?您就别开玩笑了,这是中国股市啊老大,市盈率顶个鸟用啊,多少所谓的题材股,市盈率几十倍、几百倍甚至上千倍都很正常,你说这个有嘛意思?你要按照市盈率来指导买卖股票,恐怕要喝西北风了。

没错,就是市盈率!

市盈率是股票的价格和每股收益之比。尽管很多所谓的价值投资者可以天天挂在嘴边,但却从未仔细研究过市盈率在判断股指高低中的重要作用。

我有一份自己画的上海A股平均市盈率走势图,有空就拿出来看看,越看越喜欢越看越爱看。看似平常一幅图,高低错落,起起伏伏,一个个山峦和低谷中,流淌着多少股民(包括我自己)的血和泪!

考查上海大盘的历史平均市盈率,我们发现,每当数值达到50以上时,大盘就到了危险阶段,而在60以上时,几乎没有不暴跌的。最近的一次2007年10 月,该数值曾到了69.5,上海大盘的最高点6124点也在该月产生,随后股指开始暴跌;每当数值跌至20以下时,大盘就开始企稳并慢慢走出一波上涨行情,最近的一次2008年10月,该数值曾跌到过14,上海大盘的最低点1664点也在该月产生,随后股指开始逐波上行。

基于以往历史资料,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粗略的买入—持仓—卖出模型:凡大盘平均PE在50以上时,开始分批抛出股票;55以上时,加大力度抛出;达到60时全数抛空。

大盘平均PE在20以下时,开始分批买入股票;15时加大力度买入;如果达到10,满仓;

20至50为持仓期。

根据深交所课题组的统计,台湾股指平均PE波动区间为13—55;香港10—27;纽约12—31;韩国10—35;中国从1993—2006年为15.7 —59.14;07年至今的高低点为14.5—69.5,如果今后中国股市向成熟市场靠拢的话,市盈率将还会有一个逐渐下降的过程,保守一点的话,我们可以将模型之上下限再向下移一些。

显然,知道了市盈率与股指之间的联动关系,确实可以指导我们的操作,起码你不会在6000点还傻傻地等着8000点10000点而不断地买入;1660点不至于害怕跌到1000点而割肉,倒在黎明前的黑暗之中。

从理论上讲起来,仅凭这样一张图我们就可以远离市场的喧嚣,闭着眼睛赚些钱,不必理会市场的涨涨跌跌,不必理会主力的虚虚实实,不必相信技术的进进出出。就如同站在高山看大海,波涛汹涌在你眼中只不过是些许浪花而已,你与那些在浪尖波谷之间讨生活的人们截然不同的是,你从此将远离焦虑、不安、狂妄、恐惧、贪婪、悔恨,以平和安详的心态,在市场中赚取些你应该赚取的利润。

一再需要强调的是,尽管如此,我们知道,虽然我们能够把握大概率事件,但股市是不确定的。比如,在上涨或下跌的行情中,大盘PE正好止步48或22,就开始下跌或上涨,如果你一定要机械地等着50或20的到来,恐怕迎接你的就只会是套牢或踏空了。至于如何操作,那就是更进一步的功夫了。

五、活佛的投资真经

我母亲的一个同事做股票据说从来没有亏过,后来我找他聊了聊。老头家里钱不少,但不太懂股票,买入依据主要有两个:一是同一只股票要有三个以上的股评家推荐,二是股价不高于10元。2001年买了不少王府井,价格在9、10元间;在股市最低迷的2005年,又筹资100多万元,买入王府井,价格在4、5元间。2007年的大牛市,王府井的表现大家有目共睹,最高到过50多元,不过我不知道他有没有卖掉(根据我的估计,他多半没卖光)。据他自己称,他买股票经常会被套住,但从未亏过。主要经验有两条:一是喜欢买低价股;二是从不止损,越跌越买。

今天,我再回过头来细细品味他的两条经验,不由得对他另眼相看,谁说他不懂股票?

这个市场中有太多自以为是的投资者,总是想以天下财富尽入我手的心态来指导自己的操作。因此,拼着命要去学技术、追黑马,以利润最大化为中心目标进进出出,却往往忽略掉最基本的东西。

我看过N多本有关股市操作的书籍,印象最深的就是“止损”两个字。作者们大多苦口婆心地教导我们说,要学会止损,不让亏损扩大。然而,事情真是这样吗?

事到如今,至少在我的字典中,找不到止损两个字。

为什么要止损?大家都会说,比如你买在高位,不巧大势不好,股价一落千丈,不止损岂不死得很惨?07年的大熊市中,有股票甚至跌去了最高价位的90%,你提倡不止损,偏还要让大家越跌越买?岂非自寻死路?

呵呵,我可没有这样说。但按照我们简单投资的原则,最重要的一条是,你不太可能买在高位;其次,在大盘PE让人放心的时候,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买入,越跌越买。

2008 年9、10月份间,市场一片萧条,大部分人不是死死套住就是悲观地等待着大盘再下台阶,而我却在不停地买入,几乎用光了所有能打的子弹。活学活用了一把老巴的“在大多数人恐惧时贪婪,大多数人贪婪时恐惧。”的教诲。这样做,并非我比一般人聪明,有所谓的先见之明,只不过是看到大盘的PE只有15,仅此而已。

有一位投资者在市场上屡屡失败,他打算去西藏找活佛请教投资之道。历尽千辛万苦,他找到了活佛,说出了心中的烦恼,请求活佛为自己指点迷津。但活佛却一语不发,只写了一张纸条,让他回家后再打开看。投资者回家后满心欢喜地打开纸条学习活佛的妙法,却见上面只写了四个字:高抛低吸!

就像那个投资者一样,寻寻觅觅十多年后,从终点又回到起点,我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炒股真经:时间为伴,高抛低吸。

本章总结

简单投资法的精华为:选择好股票,持续重仓买入,长期持有。

第一步,选择好股票。

选股分为巴式、林式、莫式三种,在熊市也不妨玩玩百家乐投资法。

巴式选股法:

业务简单

独特技术(资源)

垄断经营

行业龙头

强大品牌

持续盈利

财务健康

成长性强

管理者好

林式选股法:

生活经验

业务(名字)古怪

不受关注

盘子适中

快速成长

财务健康

无竞争者

莫式选股法:

顺应趋势

考察4P

小盘成长

财务健康

第二步,持续重仓买入。

用定投法或者在参考大盘PE的前提下,用PEG法买入,越跌越买,投资的股票最好不要超过4只。

第三步,长期持有。

参考大盘PE的前提下,用PEG法分批卖出。

核心原则:时间为伴,高抛低吸。

看完了前面七章的朋友们,你们高抛低吸了吗?

第八章 锦上添花:10分钟搞定财务报表

看贴子的朋友会说,你一再强调简单简单,但仍然有那么多的财务指标啊,比率啊什么的,看着烦不烦啊。

对啊,不要说你,我看着也烦啊。实际上最简单的投资法就是按照“选择好股票,持续集中买入,长期持有”这条原则去套。

好股票从生活经验中去找,找大家都喜爱的顶级名牌产品,然后每月固定买入,平时远离股市,不理会大盘的涨涨跌跌和股价的高高低低,更不用去理会什么市盈率收益率每股收益通货膨胀,把现金分红全部用于再投资,持有5年、10、20年甚至更长。这是投资的最高境界,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大智若愚,闭着眼睛赚钱的概率很高。

第二种,就稍微复杂一些,要看看财报,比比增长率,找找潜力股,做做小估值,适度关注股价,在股价便宜的时候持续分批买入,在股价高估的时候持续分批卖出,当然分红要用于再投资,大波段投资期限一般3、5年上下。这是投资的中层境界,与股市保持若即若离的状态,长期坚持下去,赚钱的概率也不小。

第三种,芸芸众生的炒股经。听听股评,看看K线,玩玩技术分析,关注每股收益,热衷于内幕消息和机构动向,醉心于预测大盘指数和个股涨跌,短线是金,追涨杀跌,持股一般不超过1个月,一天不看盘心里憋得慌。这是投资的最低境界,短期获利是偶然的,长期来看,亏损的概率是很高的。

有朋友不屑了,你不是说投资的最高境界什么也不要看了吗?还要搞定财务报表做啥?那也不是这样说,在成为一个好投资人之前,掌握一些技巧也不全是坏事。当然,这些小技巧对真正的赢家来说,是小case,属于懂了没坏处,不懂也没关系的东西。

为了简单起见,本贴看财报主要是指看一下炒股行情软件中F10中的财务指标,如果你要学习更深入的知识,建议你去买一本《轻松看懂财务报告》之类的书看看吧。F10中的资料虽然不多,但对我们小散户来说却足够了。

找到目标股票,调出F10资料看“财务分析”这一栏,首先看看历年来的每股收益,当然是每年都有提高为好,但考虑到送股稀释的因素,这个指标作不得准。

第二关注“利润构成与盈利能力”项,将这一项下的“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相比较,可以看出公司是否主业突出,如果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相差很大,说明该公司的利润并非靠主业获得,业绩有存在不确定性之可能。

再看“销售毛利率”,以历年能稳定提升者为最佳,林园对该指标的要求为大于18%,对挑选好股票有一定借鉴作用。

再看“净资产收益率”,该指标对挑选好股票有非常重要意义,一般而言,三年的平均值不能低于15%,否则就不予考虑。

第三关注“经营发展能力”项,看主营收入、主营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增长率,以四者平稳增长为最佳,至少主营收入和净利润要同步增长,净利润三年平均增长率最好在25%以上。

第四关注“资产与负债”项,观察负债总额与货币资金的比例,注意存货同比是否有大幅上升,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同比是否有大幅上升,最后注意资产负债率的情况。

第五关注“现金流量”项,该项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项目,值得大家付出一定功夫去查看。此项最重要的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最好是正数;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或为正或为负,反映了企业在投资和筹资方面的收支。一般而言,投资现金净额基本为负,筹资净额不确定。

为什么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非常重要呢?原来企业算帐按照“权责发生制”,也就是说,只要货销出去了,开了发票,不管收没收到钱,这收入和利润就记帐了,如果一家企业年报净利润不少,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是负的(哪怕最后一项总现金净额为正数),这家企业的经营也值得怀疑。这好比你开个店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年终一结账,发现帐面利润10万元,但大部分钱被人家拖欠了,到手的利润只有2万元,那么你的经营总有点问题,比如,你不赊帐别人就不来买货;或者有人恶意拖欠货款不还,你将会面临如何要钱的问题。

该项的一些比值也很有意思,如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与经营收入之比,如果大于1,表示现款销售情况良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与净利润之比,可以看出净利润是否实实在在以现金方式存在等。

好了,看财报的小技巧就先讲到这里,在深入了解一只股票前,我一般会花10分钟看一下财务情况,没有很复杂的财务知识,非常简单和实用。

原文地址:http://bbs.tianya.cn/post-stocks-532661-1.shtml
发表于 2013-2-9 23:59:07 | 显示全部楼层
买进的方法和我类似,不过我没那么细致,尽量挑便宜的(7元以下),质地好的公司,跌百分之三十左右买一次,至少分三次进。可惜实际使用时,经常因为第一批投入感觉太少,随着下跌就冲动的补进去了,有时候是确实觉得跌不动了就改大补为小补,跌百分之十就进要买的三分之一。因为怕就不跌了,我想很多人都会有这个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心灵创富|上海现金流游戏    

GMT+8, 2024-12-22 10:23 , Processed in 0.08856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