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创富|上海现金流游戏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61|回复: 0

李创:“全国首位位万元户”诞生始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1 08: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富裕”对于国人并不是陌生的名词。但追溯三十年前,富裕对于国人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什么是富?可以富吗?怎样富?30年前,国人无从知道答案。

IMG_2.jpg

IMG_1.jpg

1979年初春,《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却将很多人的致富梦点燃。

一、《人民日报》惊现“万元户”

1979年2月19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不到两个月,1979年春节也才过后二十来天,当天的《人民日报》上刊登的一篇新华社通讯,却吸引了很多读者的注意。文章说,广东省中山县小榄公社埒西二大队的黄新文社员,靠勤劳致富年收入超过一万元。

这是建国后首次有媒体报道有农民收入超万元。一万元是什么概念?当时城市职工的月工资普遍是三十至六十元,年收入不过四百至七百元左右。也就是说,一个普通职工要赚一万元,至少要奋斗十五到二十年。

看了报道的读者都很震慑,黄新文何许人也?他真的年收入超万元吗?

二、万元收入从何来?

黄新文时年四十岁,一名普通的生产队社员。家里八口人,妻子、四个儿女、年近七十的母亲以及还未出嫁的妹妹。孩子尚幼、母亲年老,按当时的说法,黄新文一家真正的劳动力只有三个,自己、妻子和妹妹。就这三人,一年赚一万元?这确实让人怀疑。

但是到过黄新文家里的林业山却没有半点怀疑。林业山是当时小榄公社党委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公社养猪办的工作,是他最先发现了黄新文一家年收入过万元的情况。

1979年春节刚过不久,公社党委就给了林业山一个任务——到埒西二大队总结社员养猪的经验。当时的小榄公社埒西二大队养猪在佛山地区小有名气,生猪饲养无论数量和质量在当时的佛山地区各生产队中,都位居前列,多次受到地委的表扬 。

接到任务的林业山找了公社广播站的广播员梁联和一起前往。到了埒西二大队,大队将黄新文等几个养猪能手介绍给林业山。林业山到了黄新文家中一看,大吃一惊。只见黄新文家中大小猪栏共有三排,一排养着大猪、一排养着中猪,还有一排养着小猪,大大小小养着数十头猪,规模比很多生产队的集体猪栏还要大。

黄新文向林业山介绍,自己分三批养猪。大猪长大拿去卖了,中猪便变成了大猪,小猪又变成中猪,然后再购进猪苗放小猪栏,这样便一年到头都保持有猪卖。

林业山了解到,1978年黄新文家卖出了二十多头肥猪,肉重三千六百多斤,共得款五千二百多元。另外黄新文家还养有鸡鸭、种有磨菇和蔬菜,一年收入也有一千三百多元。而且黄新文家三个主要劳动力都参加集体劳动,黄新文大生产队建筑组工作,妻子在割草队割草、妹妹在大队砖厂打砖,一家三个主要劳动力都是生产队的积极劳动分子,所领工分在全队算是较多的社员。再加上黄新文家养猪的猪屎交给了集体,集体也有工分奖励。集体工分所得以及向生产队交粪肥所得,共计三千一百多元。同时黄新文闲时帮人修屋建房,也有收入。这样粗略一算,一年下来黄新文全家毛收入超过一万元,扣除种养成本,怎么说纯收入也有六千元左右。

六千元在当时非同小可,按三个劳动力计算,每人一年也赚有两千元,比三个国家干部所赚还要多。

了解到黄新文一家收入情况后,公社广播站率先播出了社员黄新文收入超万元的新闻。不过影响毕竟只是小范围的。林业山觉得这应该是一件轰动的事情。不久,恰好中山县委组织了一个记者团到小榄公社采访,于是林业山向记者们反映了黄新文的情况。

原文地址:http://bbs.gd.gov.cn/thread-6591440-1-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心灵创富|上海现金流游戏    

GMT+8, 2024-11-16 10:39 , Processed in 0.23978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