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创富|上海现金流游戏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83|回复: 0

解读世界500强十年变化:改变正在发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9 08: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你只是关注2008年美国《财富》杂志的全球企业500强最新排名,那么和去年相比,你并不会看到太多变化:沃尔玛的江湖地位似乎仍然牢不可破,埃克森美孚占据榜眼之位,能源公司在前10名中数量过半,通用汽车维持在前十,虽然它的亏损正不断增大。

    如果回望更远一点的过去,那么我们会发现,从1998年到2008年十年间,这份榜单所记录的变化却涉及到世界的方方面面:企业随着行业的大势向前走;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又与特定国家经济实力的起伏相呼应;而所谓一国的经济实力,则既难以与国际化程度脱钩,也难以与政治环境分离。

    同时,随着各种富豪榜单的发布,富豪不再是“疏影横斜”,而是以一个备受关注的族群呈现在大众面前,其财富气势自是增长凶猛,而榜单上的脸孔也在不断更新。

    唯一无可质疑的是,在世界500强和全球富豪榜上,改变正在发生……

    《财富》杂志每年对全球企业进行“500强”排名,能够进入“500强排行榜”的企业大都经历了多年的积累,逐步构建了“企业帝国大厦”。虽然评价指标是以“营业收入”为基准,但500强企业表现出来的不仅在于他们的惊人规模和标杆作用,更在于他们变迁规律背后所折射出的现实意义。

    “行业”扮演重要角色

    在2008年的榜单中,位列前十强的企业依次是:美国沃尔玛公司、美国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英荷壳牌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美国雪佛龙石油公司、荷兰国际集团、法国道达尔石油公司、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美国康菲石油公司。沃尔玛仍然稳居第一,炼油行业企业占了6席,汽车企业2席,还有1家保险企业。

    自1998年至2008年,世界前10强一直被一般商品零售、汽车和炼油三个行业所垄断。其中一般商品零售只有1家企业,那就是能把门店开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沃尔玛,自1998年起它就一直位居前10强,2002年起它就几乎稳坐第一“宝座”(只有在2006年排名第二)。

    而汽车行业和炼油行业则在这十年来此消彼长。1998年,美国通用和福特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1999年通用、福特和戴姆勒-克莱斯勒分别位列前三甲;日本丰田首次进入前10名,位列第十。此后一直到2006年,这四家汽车企业一直稳居在前十强中,但汽车企业(除丰田外)的排名却在逐步下滑。2007年只剩3家汽车企业位列前10,福特已经滑落至12位;2008年只剩下2家汽车企业,戴姆勒-克莱斯勒也滑落至12位。虽然由于多种原因,汽车行业近年来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但丰田却能够在逆境中崛起,2008年超过了通用,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公司。

    炼油行业是一个颇受争议的行业,以其独特的自然垄断优势在世界前10强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赫。1998年只有壳牌和美孚两家炼油企业入围,2001年随着英石油的进入,有3家炼油企业进入前10强,而且美孚占据了第一的宝座。到2004年,炼油行业已经明显超越汽车行业,前10强中炼油企业占4家,汽车占4家,但英石油、美孚、壳牌和道达尔分别成为了第二、第三、第四和第十,而通用、福特、戴姆勒和丰田分别位居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2008年的前10强中,炼油行业更是显示出其无可比拟的实力和霸气,占据了6席。

    10年不衰的秘密

    为什么零售、炼油和汽车行业能够10年不衰地占据主导地位呢?究其原因,是世界性行业和超级规模化行业的特点决定的。

    汽车和炼油行业均是世界性行业,而且具有全球性的规模,同一款汽车可以销售到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原油则更具有同质性,没有哪一个国家不需要。在这种超级规模化的产业里,大企业比较容易做大规模,成为世界500强企业。

    而像服装行业,因为各地的风俗习惯和审美观点具有很大差异,很难实现大规模生产。即使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即使把业务做到全世界的每一个国家,像耐克公司,也因为需求量有限,只能位列500强中的末尾(2008年未能进入)。

    那为什么同属世界性和超级规模化的汽车和石油行业会此消彼长呢?500强前十的行业构成接近固化的原因在于能源时代的旷日持久,人类经济运行的能耗模式决定了石油企业占据排行榜的必然优势。而汽车业,或者更广泛地说交通运输业,其能源消耗占据了人类总能源消耗的很大部分,这一交通方式不得到根本变革,能源企业雄霸前十的地位也就不会改变,而倡导节能型的丰田超越高油耗的通用恰恰是油价继续高涨的结果之一。

    如果我们把聚焦的范围从前10强扩大到100强,可以发现,炼油、银行和汽车行业是100强企业的前三大行业。其中炼油和银行行业增长非常强劲,1998年银行业占比不足10%,而2008年其占比已经接近20%,银行业在100强中的比重十年间翻了一番,现在成为仅次于炼油行业的第二大行业。炼油行业在经历了1999年和2000年的低谷后一路上扬,2008年其比重已经超过了23%,成为第一大行业。汽车行业则起伏较大,最近几年基本处在下滑的趋势中,其占比已经由1998年的17.31%,下滑到2008年的12.39%,下滑了近5个百分点。

    而2008年排名增长最快的行业,按去年销售额增幅排名,前三位依次是银行业(26.5%)、采矿及原油开采业(26.1%)、海运业(24.7%)。按去年利润增幅排名,前三位依次是航空业(118.2%)、海运业(70.5%)和工程建筑业(64.9%)。

    受到次贷危机和美国金融业出现下滑迹象影响的银行业成为2008年销售额增幅最快的行业,多少令人有些意外,也更让人感觉到当前某些经济现象的诡异之处;因油价一再创出新高,铁矿石的价格也前所未有地提升,采矿及原油开采业成为销售额增幅最快的第二个行业。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带动下,国际业务往来越加频繁,海运业位列销售额增幅排名第三,利润增幅排名第二。同样的原因,也带动了航空业的复苏,使其成为去年利润增幅最快的行业。随着发展中国家工程建筑高潮的到来,工程建筑业也成为利润增幅最快的行业之一。

    国家影响不可小视

    再次把时间段拉到1998年,观察1998~2008年间中国、美国和日本的上榜企业变化情况。1998年美国有4家企业位居前十强,有32家企业上榜100强,日本有5家企业位居前十,有26家企业上榜100强,美日势力相当;中国企业未能进入100强。

    但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打击,自1999年至今,日本企业在500强排行榜上日渐衰落,2008年前十强中仅存丰田一家,100强中只剩7家。相比之下,美国无愧第一经济大国的称号,美国企业一直有不凡的表现。随着日本企业的纷纷下马,美国企业上榜前10强的数量在逐渐上升,2006年占据了前十强的7个席位,显示了其绝对霸主地位。

    虽然1998~2007年美国企业表现一直比较平稳,但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美国上榜100强和500强企业数量均为10多年来最低水平,上榜100强的数量从去年的35家减至31家,进入500强的美国企业从去年的162家减至153家。

    其中,挣扎在信贷危机中的美国金融企业排名陡然下降,华盛顿互惠银行以及刚刚被美银并购的美国全国金融公司排名都下降了70名;美国消费品公司也受到影响,美国最大的服装零售商GAP以及著名体育用品企业耐克,也都黯然“落榜”;此外,“最大输家榜”中的好几位都直接受到石油涨价和美国经济衰退冲击,如福特汽车、达美航空、通用汽车和可口可乐等。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2008年中国企业创造了历年最好成绩——35家入围榜单(内地26家、香港3家、台湾6家)。中国多家企业进入了“上升最快”榜单,这些企业都在“最值得投资的行业”中,包括石油与天然气设备、矿产与原油生产等。另外,伴随着中国建筑工程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国铁路建设、中国铁路工程、中国建筑工程公司等都以超过100名的速度“跑步前进”。

    虽然近年来,中国企业上榜100强的数量从无到有,但远远没有达到“从少到多”,企业说到底是一国经济实力在微观层面的体现,中国与日本特别是美国,还有很大差距。

    怎样成为世界500强?

    企业的竞争优势是由行业带来的,还是由企业本身创造的?

    中国自古以来存在两种说法,“男怕入错行”和“有同行没同利”,印证了争议的存在。其实,“外因”和“内因”共同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

    行业有其发展规律,一个专业化经营的企业,其最终命运掌控在行业的手中,即使企业内部经营再完善,最终也会随着行业的衰退而退出竞争的舞台。因此,行业选择和定位是企业战略的根本,它是企业成功与否的必要条件。当然“有同行没同利”的案例比比皆是,企业定位正确是前提,之后能够在竞争中取胜就需要看企业的“内功”了。长寿的企业基本都是通过不断修正定位和不停修炼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激烈的,优秀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是残酷。他们为了打造企业航母,会使出浑身解数。虽然纷争眼花缭乱,但有一点却是亘古不变的,那就是企业的“多元化”。这里的“多元化”有两重含义,一是地域的多元(亦称国际化),二是业务的多元。

    为了无休止地扩大企业规模、规避行业和地区风险,世界500强企业,尤其是100强企业,无一例外地在进行着“多元化”。例如,石油行业的埃克森美孚2006年的国际化率(海外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71.62%,BP为79.78%,壳牌为57.24%,中石化虽然在中国地位独一无二,但主要面向国内,其销售收入不足埃克森美孚、BP这些跨国石油巨头的1/2。中石化和中石油若要冲击前10强,进行国际化经营是必然选择。

    另外,这些大型跨国公司在进行地域多元化的同时,也在积极推行业务多元化,纷纷将本身的业务向前和向后延伸到整个产业链,实现一体化生产和运作。其中一个例子是通用电气(GE),它的产品和服务范围广阔,从飞机发动机、发电设备、水处理和安防技术,到医疗成像、商务和消费者融资、媒体,客户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1997年GE海外市场的营业收入占全部收入的13%,经过十年的发展,GE海外市场的营业收入已经超过了其在美国本土市场的营业收入,达到53%。国际化不仅为GE带来了规模经济,分散了经营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美国经济周期和行业经济周期的影响,同时也使GE树立了全球公司的形象。

    企业实现“多元化”的途径有内部和外部两种。即企业可以通过自身发展,开辟不同的地域市场和业务类型,也可以通过兼并、收购、联合、联盟等外部方式实现地域扩张和业务扩张。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内部发展方式比较稳健,但发展速度缓慢;外部发展方式风险较大,但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大多数世界500强企业在不同的时期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得发展和壮大。一般在成立初期,为了稳健发展,采用内部发展方式的居多;等企业具有了一定的人才、资金、技术和渠道的积累,才开始采用外部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国企业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也开始着手进行国际化并购,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并购IBM,使联想走向了世界,而TCL则因为两起国际并购而一度陷入运营困境,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但到目前为止,中国企业国际化还处在弱势群体阶段。目前,中国约有6000家境外企业,仅占全球跨国公司总数的0.4%,投资额仅占世界的0.55%,并且能够盈利的只占55%。

    无论如何,一个全球性企业必须具备全球管理能力、创新意识、对市场的深入理解,并拥有全球的业务网络和持久的竞争力,才能在全球竞争的行业价值链中获取收益。

    499:联想的意义

    自1995年3家中国企业挤入《财富》的“全球企业500强”名单起,中国企业和民众的“500强”情结十多年来有增无减。

    2008年的榜单尤为引人关注,在一长串的国字号企业外,第一次出现了内地民营企业的身影──联想集团。联想以167.8亿美元的年销售额排名第499位,首次打入全球企业500强。虽然排名仅是499,但其象征意义,却令人振奋。

    在联想杀入500强之前,我们至少还没有培养出哪怕一个完全在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巨头。以往上榜的中国企业绝大多数属于央企,还有个别大型地方国有企业,虽然它们都建立了现代公司制度,但和民营企业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两点:

    一是它们所处的行业基本上属于垄断性行业,仅靠本国的市场规模就能使其进入世界500强;二是它们的资源配置还要更充分的发挥市场的作用,比如石油、电力、电信、银行、保险等行业。三大石油公司的拆分(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电网公司的组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电信公司的重组(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包括国有企业高级领导人的任命,政府都扮演了较为重要的角色。

    而联想作为民营企业的代表,则具有完全不同的身份和象征。联想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企业,它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创新,不断开辟国际市场,由弱变强,成长为继惠普、IBM和戴尔之后的第四大计算机制造厂商,跻身于世界500强之林。联想的入围,让国人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个伟大时刻时,又多了一份惊喜。(江若尘 王丹 上海财经大学世界500强企业研究中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心灵创富|上海现金流游戏    

GMT+8, 2024-11-24 11:04 , Processed in 0.06038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