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收入的持续提高,当家理财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大。以前,成为一名好当家人的标准就是看他或她对支出的掌控能力;而现在,温饱已经不再是家庭的头等大事,对当家人的要求更高了,能不能让家庭的资产保值增值,成为了衡量一名当家人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
家庭财政大权谁来执掌?家庭理财男人做主,还是女人做主?
这是个老问题,也是新问题。
婚姻关系中必须处理“钱”
很多年轻的朋友在谈恋爱的时候都很忌讳谈“钱”,觉得一谈钱就流于俗气。但在接受了众人的祝福,组建了小家庭展开了另一段人生旅程之后,夫妻俩会发现,新的挑战也旋即展开。如何处理夫妻之间关于“钱”的关系是一项非常普遍的矛盾来源和争执重点。
家里的钱归谁管?重开愿还是重节流?要不要买新房?生不生小孩?生完孩子以后如何积攒教育金?如果有房贷、车贷的问题,又该如何解决?两个人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完全不同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和消费习惯,往往容易在经济问题上产生有分歧。
自古以来“贫贱夫妻百事哀”,财务上的不健全或对用钱的看法不一,就像不定时炸弹,随时有可能彻底破坏双方的关系。而苦尽甘来一朝荣华富贵后劳燕分飞的故事也时有所闻。所以,婚姻关系中必须处理好家庭经济问题,早一点在对待“钱”的态度上达成共识,总比胡里胡涂为了钱而争执甚至分手来地好。
确定好谁来当家,谁来做整个家庭的CFO(首席财务官),成熟理性地面对双方的财务状况,夫妻俩同心协力一起去应人生当中的不可知与变量,才能实现更为和谐幸福的家庭生活。
“当家”含义有了新变化
不过,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家理财”的含义已经悄悄发生了变化。
在早些年物质较为贫乏的年代,如何节源是每个“当家人”最需要费心的事。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都需要开销,而每个月的工资收入就几十元、几百元,有些生活用品还需要凭票购买,一家人如何省吃俭用度过每个月,是当家人最头疼的问题。每一餐花费几斤面粉几两瘦肉票,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当家的主要功课;细细记下家中每天的开销账,自己家中率先拥有“自行车、缝纫机和电视机”这三大件,年底小有节余还买点国库券,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优秀当家人”的典型评价标准。
而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起,随着市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每家每户日常的生活用度已经基本不用发愁,每个月能节余下上千元、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的家庭也越来越多。如今,丈夫要去买个数码产品,妻子要去做个美容,基本已经不需要“报批再审核通过”,“房子、汽车和保险”成了“家庭新三大件”。
当家,这个数千年前已经有的名词,已经悄然从简单的记流水账把握家庭开支,慢慢演变为内涵更加丰富的“如何理财,如何投资,如何让家庭资产保值增值”。
“当家好手”能力要求更高了
时至今日,当家的含义有了变化,对善于当家的“好手”要求,也逐渐有了变化。
从传统上来看,女性当家的比例较高,因为国人都认为女性心思细腻,而且仿佛天生有一种“量入为出”的本领,通常善于安排家用。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管理模式长期成为一种主流。但是,女性优柔寡断的天性,却让她们在家庭大的投资决断中有时显得力不从心,她们对于国家大势的不敏感也容易错失一些投资机会。
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渐放开,债券、股票、基金、人民币理财、外汇理财、黄金、收藏等投资品种、理财手段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多样性,这对于“当家人”的投资理财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于是乎,大量男性也纷纷开始接过“当家”这根接力棒,越来越多的男性开始掌管家庭理财大权。他们可能对宏观经济更加容易把握,对经济、金融知识更善于研究和容易接受(有趣的是,《理财周刊》的读者群调查中发现本刊读者中男性的比例更高些),在投资理财上他们往往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当然,也有“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夫妻理财搭档者。还有不少年轻家庭开始实行比较西式的“AA制”的家庭理财模式,他们更为看重个人的独立性。
无论采用何种模式,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当家,还是一起当家作主,在规划好家庭的消费,管理好家庭的负债之后(这两项毕竟还是家庭理财的基础),祝愿大家在现代当家生活的重头戏——投资理财方面能有更多收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