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创富|上海现金流游戏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00|回复: 0

[理念] 投资做“企业派”,还是做“市场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27 06: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股票投资方法林林总总,但都离不开两条大道:赚企业的钱,还是赚市场的钱。股票投资人士派别众多,但有两类人群尤为突出:一是专门研究和投资优秀企业的“企业派”,二是醉心于市场变幻和起落的“市场派”。

一个投资人投资久了,难免会品评各类投资方法的优劣,思考“两条腿走路”的问题;一个投资人形成了自己的盈利模式,难免会受圈内圈外朋友的影响,计较各种投资派别的荣辱,斟酌“划清界限还是统筹兼顾”的是非。

为了解决这种困扰,让我们认真思考,分几个层次进行分析,力争把这个问题彻底说清楚。

一、什么是“企业派”?什么是“市场派”?

“企业派”的原则很简单。遵循“三不主义”:不管宏观经济、不看政策动向、不理市场波动。只专注于寻找优秀、长寿的企业,并一直持有,随着企业的不断成长和发展,获得稳定的分红和相应的股价增长。

“企业派”把股票作为企业所有权的一部分、把投资当作一种收益的索取权,调查研究和阅读企业财务报表成为这种赚钱方法的必经之路。这种赚钱方法,极像合作共赢:企业得到了发展壮大的资金,投资者得到了源源不断的股东盈余。要做好“企业派”,需要对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深入研究,对企业所在行业的长期经济特征充分把握,要对企业产品、商业模式、经营战略和策略、管理层等方方面面了如指掌,避免买入未来自由现金流低增长的,特别是短命的企业。总而言之,“企业派”要成为火眼金睛的企业评估师。

“市场派”的面貌要复杂得多。研究市场价格波动、商品市场起落、供求关系变化、市场间套利、反向操作等等都属于“市场派”赚钱的方式,其中有些甚至已经属于投机而非投资的范畴。具体来看:

赚市场价格波动的钱------不管投资对象的价值几何,仅仅根据市场趋势、价格曲线,低买高卖,赚取差价。例如,技术分析派的波浪理论、江恩理论。

赚商品市场起落的钱------根据商品市场的起落规律,在商品价格低于开采成本或生产成本时买入,等待价格上扬时卖出。例如,在黄金、石油跌破开采成本时买入,在经济危机价格大涨或牛市高点时卖出。

赚供求关系变化的钱------根据宏观经济或行业的兴衰,判断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在供小于求时买入,供大于求时卖出。例如,根据一国经济前景判断其汇率涨跌,做多或做空。

赚市场间套利的钱------同种产品在不同市场间价格不同,可以进行套利。例如对伦铜和沪铜在剔除其他成本因素及品质因素后低买高卖。

赚反向操作的钱------根据人们的心理指标,在市场极度悲观时买入,在市场极度乐观时卖出。例如股市中牛市末期清仓,熊市末期逆向买入。

因此,“市场派”要成为技术娴熟的价格冲浪者。

二、大多数人既不是“市场派”,也不是“企业派”。

成派成系,那是要有点资格的。

必须指出,两种投资方法都需要独立思考和充分的研究,都要形成自己独特的能力圈。而身处股市的大多数人很少做到这些,因此,大多数人既不是“市场派”,也不是“企业派”。

人云亦云,胡乱炒作,对宏观经济,政策变化,人性弱点甚至股市平均市盈率这样的总体水平高低都没有意识,怎么也谈不上是“市场派”;对企业只有一知半解,就说要坚定地长期持有某只股票的人,也根本算不上“企业派”。

三,纯粹的“市场派”和“企业派”都不会很成功

纯粹的“市场派”是有的。例如纯粹的技术派或图表派,他们是完全不考虑股票后面是什么企业的;纯粹的“企业派”也是有的。比如不管股价高低,一味强调企业优秀的号称“价值投资派”的人士。

从过往的统计数据看,从很多人的实践经验看,纯粹的市场派和企业派都很难成功,亿万富豪很少产生在纯粹的领域。

四、不应把两种赚钱方法完全对立,绝然分开

其实,企业一旦上市,便天然地同市场联系在一起。企业的基本面不再是一切,市场的冷热、投资人群的心理、资金的多寡,证券政策和法规,处处都影响着股价,甚至影响着企业的基本面。两种投资方法完全可以交融。投资方法很难有决然的分野。就像投机和投资没有绝对的分界一样。

世界上最著名的“企业派”投资大师如费雪、巴菲特等,也经常赚市场的钱。他们在提及 “好股、好价”或“优秀的企业、合理的价格”时均显露出综合的特性:前者当然青睐的是企业,后者却离不开市场提供的机会。

巴菲特先生主张投资者应不谈政治、不看宏观,专心埋头寻找自己理解的好公司。他投资的代表企业可口可乐、美国运通、沃尔玛、喜诗糖果等,无不是在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时买入,长期持有,伴随企业不断成长,获取丰厚的投资收益。在选择优秀的企业并长期持有中,他是坚定的“企业派”,但他在买入股票时,非常强调要利用市场的错误捡便宜货,这个时候又可以归入“市场派”。

而另一位投资大师罗杰斯,则特别擅长市场判断,大多时候他是个卓越的“市场派”。他的典型手法是“如果你相信一个国家,就买股市中的每一只像样的股票”例如,1984年,罗杰斯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奥地利政府正谋划鼓励投资的政策,资本市场将迎来许多重大变革,而奥地利的股票市场已经长期低迷并被人遗忘,他随即买下了当地所有以稳固的资产负债表为基础的股票。到1985年,奥地利市场上涨了125%,1987年春天,他清仓了所有奥地利股票,此时股市已经长了四、五倍。

虽然罗杰斯以洞悉市场著称,但他也经常研究具体的企业。20世纪80年代,他购买了许多美国公用事业公司的股票,有些持有了20多年才卖出,这个时候,他又是典型的“企业派”。

五、价值投资派别内并不都是“企业派”,也不愿划清界限

价值投资派的创始人本杰明·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中,专门撰写了《投资者与市场波动》一章,也是巴菲特先生对该书最为推崇的一章。格雷厄姆笔下的市场先生,变化无常,有时给出的价格高得离谱、有时给出的价格无限悲观。投资者必须独立思考,利用市场先生的错误,获得低价买入的机会。实际上,格雷厄姆在自身的投资实践中,也一直主张不需太多考虑企业的质地和优劣,关键是寻找到股价大大低于其内在价值的股票,买入之后在股价回到内在价值之上时再卖出,可以说,格雷厄姆是正宗的“市场派”。

“企业派”大师巴菲特先生的名言:“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恰恰是利用市场错误赚钱的经典警句。他曾在1969年,因股市过于狂热而解散自己的合伙人公司;也曾在2003年油价低迷、市场惨淡的时候买入中石油H股,四年之后获利卖出。在巴菲特先生说这句名言和进行这些投资操作的时候,我们能说他不是在赚市场的钱吗?

价值投资理念的追随者,如果非要给自己确定一个“企业派”或“市场派”的身份,那么也不应以泾渭分明的态度严加区别,因为这两者本身就很难划清界限。

在价值投资体系内部,好企业与好价格是一块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的整体。

六、企业与市场并重也不可取

当一个人既想做“企业派”又想做“市场派”的时候,往往会遇到两方面的难题:

一方面是研究精力:赚企业的钱需要对企业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对企业的产品、财务数据、销售模式、管理团队等如数家珍;赚市场的钱需要的精力就更多了,不仅要研究宏观经济、行业周期、领导政策、市场动向,还需要各种人际交往,获取一手的可靠信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鱼和熊掌想要兼得,最后往往竹篮打水一场空。

另一方面是两种方式存在一些理念上的矛盾:赚企业的钱需要关注微观数据、长期持有、忽视短期波动;而赚市场的钱却需要专心于宏观数据、买入卖出的时机、重视短期异动,如果一个人同时使用两种投资理念,往往会相互影响,就像手上戴着两块手表,找不到标准。

七、侧重其中一种投资方法更容易成功

事实上,虽然成功的大师们两种投资方法均有运用,但都是以一种方法为主,形成自己鲜明的风格。

索罗斯、罗杰斯、包括格雷厄姆等侧重于赚市场的钱;而费雪、巴菲特、彼得·林奇等侧重于赚企业的钱。

在投资实践中,“企业派”往往在两种情况下会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操作:一是选择合适的买入时机;二是在市场上找不到股价低于内在价值的股票时清仓卖出。但他们更多的是长期持有,拿住不放。芒格的这句话最能够证明:“如果你买了一个价值低估的股票,你就要等到价格达到你算出来的内在价值时卖掉,这是很难算的。但是如果你买了一个伟大的公司,你就坐那儿待着就行了。”

而“市场派”在赚取差价时,往往也会在熟悉的企业或商品中寻找机会,“紧追一只羊”。

八、侧重“企业派”还是“市场派”因人而异

由于赚企业的钱和赚市场的钱其遵循的理念、研究的方法、操作的手段都迥然有异,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权衡,选择一种主流的投资方式。

1、身体素质

赚企业的钱要细致深入的研究企业,赚市场的钱要研究宏观经济、行业变化和市场波动。相比之下,赚市场的钱需要更好的身体素质。例如巴菲特先生主要投资于美国的企业,他一生主要的时间呆在自己的家乡奥马哈,大量的阅读企业的年报,在收购企业的时候也会找企业的管理层见面会谈。而罗杰斯先生在全球近30个国家持有股票,两度进行环球投资旅行,1999年,他耗时三年,游历了116个国家,行程超过24.5万公里。罗杰斯曾经的拍档索罗斯回忆当年他工作的情景时说过:“他一个人干了六个人的活!”

2、知识结构

赚企业的钱要阅读大量的财务报表,需要具备扎实的财务知识,擅长中观与微观研究,要具有行业分析能力,能够发掘优秀企业的经济护城河,研究企业有时还需要现场调研,对企业的生产流程、运输与库存、市场营销、售后管理等等都要了解。

赚市场的钱也需要丰富的知识,不论是经济学、金融学,还是管理学、营销学,都必不可少,同时还需要对各国市场、各类金融工具、各种法律法规等等非常熟悉。

两种赚钱方法都需要知识作为后盾,一个不愿意学习的人既不可能成为“市场派”、也做不了“企业派”。

3、性格

性格内向沉稳,对市场波动不敏感,喜欢细致工作,风险偏好较弱的人适合赚企业的钱;

性格外向开朗,对市场波动特别敏感,判断力准确,风险偏好较强的人适合赚市场的钱。

一般来说,“企业派”较少用到杠杆;而“市场派”更偏好多空同时操作并使用杠杆。

当然,哪种性格适合赚哪种钱并不是一定的,这里仅仅列举出一些可能适合的代表性性格取向。

4、社交能力

赚企业的钱对个人的社交能力要求相对不高,巴菲特先生说过,就算美联储主席今天在他耳边透露了消息,也不会改变他明天的投资策略。

而赚市场的钱对信息及社交能力的要求较高,罗杰斯和索罗斯在经营量子基金时,订阅了30多种出版物,追踪各个行业的发展脉络和前瞻导向;罗杰斯投资奥地利市场前曾经与奥地利联合信贷银行纽约办事处人员、奥地利证券交易所人员、奥地利联合信贷银行总部股市负责人、当地政府官员、工会负责人等等众多的相关人物进行交流以判断股市的走向。

5、生活取向

喜欢安定、平稳的生活,追求一劳永逸的人比较适合做“企业派”。

偏好丰富多彩、有些刺激的生活,追求不断变化的人比较适合做“市场派”。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62623d0102emcm.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心灵创富|上海现金流游戏    

GMT+8, 2024-12-22 10:30 , Processed in 0.06222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