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
向高手学习,与高手共事,这样成长才快嘛!
1)周围人的水准,往往就是你的水准
听到有人抱怨,自己的老板、同事怎么怎么差劲。我一般也不大好说,心里想:“你需要反省一下自己把…往往我们周围的人的水准,就是自己的水准。”
这也是为什么,在销售的时候,通常不要直接批判你的竞争对手。理由之一是:客户会觉得,他们这么烂,为什么你在市场上,还跟他们拼的半斤八两?
所以有小朋友,问我关于职业的建议。我通常的回答是:如果你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就去干。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就去跟着你能找到的最牛逼的人!
据说是比尔?盖茨的一句话:“理想的职业生涯,就是为优秀的人工作,与优秀的人一起工作,让优秀的人为你工作。” 挺喜欢这句话,分享给大家。
最近看到关于研究生泛滥的一条微博,一身叹息。除了教育制度本身,我觉得去上研究生这个事情,也说明大多数人的选择能力有多么低下。你在一家餐厅,吃了10多年,菜恶心的要死,好不容易捏着鼻子吃完了。你不是走人,而是拍出一打钞票,对老板说:再来一碗!
这不是自找的吗?
以前有实习生问我:“高手很忙呀,没时间理我。”
“Andy,想象一下。你遇到一个女生,正好是你最喜欢的那种,你吃饭做梦都在想她。她很忙,没时间理你。你要不要追。”
他说:“追”。
这才是关键。真正的问题,不在于对方忙不忙,是不是理睬你,而是你的动力有多强,渴望有多大。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受欢迎的肥皂剧。有一种是: 灰姑娘变成公主;屌丝变成王子。
醒醒吧,大多数时候,高手是不会主动来教导你的。
拿出追梦中情人的态度,去追高手。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2)好消息:其实高手更愿意分享
当你寻求高手帮助的时候,往往有心理障碍:怕他们不愿意分享。
其实恰恰相反。扭扭捏捏的,通常是半瓶子醋。
一方面,他们缺乏分享的能力和内容。另外一方面,他们会担心,哎呀我就会这点东西,告诉你了,我怎么混呢? 比如很多老板,对待下属的态度就是藏私,生怕下属学会了,抢了自己的位置,或者不好管。
但真正的高手,其实反而通常很开放:
开放的心态和沟通,本身就是成为一流的学习者和高手的,重要条件;
一流高手会有信心,知道就算是告诉你了,也不至于你就能把他怎么样;
往往高手更孤独,缺乏真正到位的欣赏。请教他人,其实是肯定对方,哎,每个人都吃这一套;
成为高手的过程,往往会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通常也愿意帮助别人;
一流的选手往往有更大的野心,如果要实现更大的目标,你需要让周围的人更出色才行。
3)主动出手,害羞不是美德
在微软的时候,有一次,大老板提醒我说:“你多向黄老师学学。” 黄老师是其他部门的同事,客户关系方面很有经验,而且…他还是一流的培训师。
恩,于是我隔段时间就跑到他那里,聊聊(当然要看人家没啥忙事)。例如:“黄老师,最近怎么样啊。上次我被老大批了,要我跟你多学啊。”
当然对方会谦虚两句。
然后我就开始问问题:“您一般是怎么跟客户维持关系的呢,都做些什么呢?”他就会给我看他的邮件,都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瓦舍,发现亮点了。于是我就咚咚咚的跑回去,然后用这些方法,开始干活。
感觉不错,于是我会给他反馈:“上次你告诉我blalalbab…很有用…我用它balbalbalba…….今天客户明显很开心…….”
给反馈,这是一定要做的事情。你去请教了别人,人家自然希望看到有好的结果。这样才更愿意帮你。否则什么消息都没有,你下次又去…久而久之对方觉得,好像你也没有真正重视嘛,告诉你也是白搭,自然冷了。
一方面是让对方看到,他的帮助,真正产生了效果。另外,也要感谢。
比如请吃饭。而且,吃饭的时候,你还可以学更多的。我发现请高手吃饭是性价比最高的培训投资。
赞扬…除了私下的夸奖,有些时候,还要公开的、大声的说出来。比如这个,是我发到自己博客上的:
====
游荡到黄老师那里,讨教关于Account Management的经验。 听得满眼发光,回来迅速瞬间总结了7点心得。不过总结出来后发现,好像每一条的道理,自己都是知道的。但是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就像同样是白鹤亮翅野马分鬃,招式也没啥特别的;张三丰使出来,就截然不同了。
====
人都喜欢被肯定。别人的确真实的帮助了你,为什么不能给出你的感受呢?
永远不要吝啬你的赞美!既然是高手,应该很容易就可以发现,值得夸奖的地方。
那时候,我有了进入职业培训领域的想法。所以我想让黄老师,教我培训方面的知识。但这样对于他,时间消耗就大了。我想了想,如果只是他教我一个人,这件事情对他价值比较低;但如果是一群人接受培训,那就不一样。帮助了很多人,而且也能帮助他树立专业的形象。
很多时候做事情如果不是只想着自己,而是想着怎么帮对方增值,就容易很多。
于是,我就对他说:“黄老师,能不能做一个TTT培训啊。我来确定场地、发邀请,你只要确定时间,来讲就可以啦。”
人家忙啊!脏活当然要自己干掉。高手是用来帮你解决关键问题的,不是用来给你打杂的。
这样缠了几次,在我的推动下,他就做了一场TTT培训。
这个培训对我的帮助非常大。尤其有两点关键性的影响:
第一:如何让学员“既见森林,又见树木”。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对课程逻辑保持清晰的认识。在我从事职业培训后,学员经常给我的反馈就是:“逻辑清晰”。
第二:帮助学员成长的态度。培训师如何用建设性的态度和做法,去面对和处理培训中的各种问题。做职业培训越久,我越觉得这是培训成功的关键因素。
高手嘛,指点你一下,很多时候就受用终生啦。
主动的发掘机会,不要等着别人来教你。
4)从3个观察分析中学习
不一定等到高手来告诉你,你才能学习。你可以从3个方面,对他们进行观察和分析。
第一:观察分析行为
在培训师如何拓展知识面:向家乐福大妈和骗子学习一文中,我分享了从家乐福大妈那里,学习销售方法的故事。
当你发现一个人做的好的时候,观察他们的行为,然后像放录像的慢进一样,他们第一步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对方有什么反应?
分析完这个,很多时候,你已经能够学到不少啦。
第二:观察分析作品
不少高手,都是有作品的。
在写完培训师如何拓展知识面:向家乐福大妈和骗子学习后,我收到了读者的反馈,说你写的太好啦。
其实我这篇文章的风格,是在观察和分析一个讲座之后,受到的启发。
周鸿祎,360的创始人,做了一个讲座,叫做像怀胎一样怀产品,要厚着脸皮听批评。
听了之后,我觉得太震撼了。2小时左右的讲座,简直全是干货啊!
于是我就分析了一下,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总结出三点:
a. 他的整个内容,围绕一个清晰的主题:用户体验。
b. 这个主题本身,是一个影响商业成败的核心因素,而不是无足轻重的边角料。
c. 再然后,讲座中,围绕用户体验,举了大量我们熟悉的、身边的案例。让我们可以轻松理解。
真不错。
于是我就模仿他的讲座风格,写了《培训师如何拓展知识面:向家乐福大妈和骗子学习》。用各种案例,来说明一个观点:在生活中学习。
第三:观察分析思维方式
高手和低手的最大差别,往往是在思维方式上。
那么思维方式如何观察分析呢? 看他们如何提问,是简单高效的方式。
在从事保时捷培训和咨询项目的时候,我陪同保时捷全球总部的项目负责人,拜访在中国的经销商。
这位负责人非常具有领导力,和人沟通很亲切很顺畅,做起事情来有原则有方法。 当我们讨论一些决策的时候,他常常最先问的问题就是:“这个对于质量有什么影响?对于客户体验有什么影响?”
提问会揭示一个人,内心的关注点。
话说在微软和保时捷经历里,我共事的那些很有领导力的人,他们总是会问“我们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如何改进”
但是和一般的公司打交道,往往人们总会说“我们…没什么问题呀,但市场环境差、客户很刁难”。恩,他们比顶级公司更牛。
5)提问要具体明确
提问是一项有技术含量的活。但很少有人善于提出高质量问题。
错误一:让高手给你扫盲
经常和一些各行业的资深人士,参加针对大学生的公益讲座和培训。然后我比较无语的一点。就是有人会问类似于“我很喜欢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到底是做什么”的问题。
亲,虽然说开放讨论,但不是有一个叫做Google的扫盲大师么。
这类问题,最大的缺陷,到不是让人觉得你的无知(无知本身不是问题),而是让人觉得:
你对这个主题,其实是缺乏兴趣的(真正有兴趣的人,会主动的寻求信息);
你缺乏基本的学习意识。
当然,这可能是一种错判。但大多数时候,第一印象决定结果。很可能对方就失去了搭理你的热情,顺口回答几句。何况,和高手交流的时间有限…你把他们当成免费搜索引擎用,是不是太浪费了。
一个比较好的问题诸如:我在调查*****,但是我问了几位行业中人,并读了***书,发现他们对于****,看法都不一样。请问您是怎么看的?
让高手帮你解决挑战性的问题。
错误二:提出空洞的问题
比如,你好不容易逮着一个培训界的高手,上去就问:我怎么做出好的培训?
那么高人很可能回答你:
首先,搞清楚公司和学员需求很重要;
然后,理清你的逻辑结构;
案例要多、演练要多;
最好课后还要跟进,确保效果。
好啦!
你得到了一个正确但无用的回答。我发现培训者论坛里,这样的“正确而无用”的回答很多,呵呵,加油!
能怪别人吗?你的问题太空,人家的答案也只能跟着空。
把你的问题具体化,例如:
你在做什么培训?
采取了什么措施?
遇到什么挑战?
是否带上了PPT等材料?
期望别人怎么帮你?
具体的问题,才能引出具体的答案。
原文地址:http://blog.learn2motivate.com/archives/2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