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传统的清明节,祭奠祖先,扫墓。
我是个传统的人,但我喜欢反传统,也许只是我喜欢探究事情的意义,又或许我如长辈所说不太懂得尊重历史和权威。
谈到生与死,任何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都不会显得轻松,传统的关于地狱和天堂的描述以及幼年时的恐怖灌输使得我们在潜意识里面认为逝去的人是痛苦的,其实或许只有面对死亡迫近的那一刻,对这世界的留恋才是痛苦的吧。这里不得不谈一个人,王老师,他并不是我的老师,但看得出来他是个好人也热爱生活,我们最后一次见面是在新华书店,他刚从英国回来,胖了些,精神状态很好。无法对抗命运的他终还是走了,似乎他走之前我有那么点预感的,找六班的人问他的情况的。记忆最深的是,同学说他在离开之时,充满了眼泪。也许是他知道自己要跟这个世界告别了吧,他多么舍不得他的学生和家人啊。现在他的女儿也应该要上学了。
有一种说法,很与时俱进,说对活着的人好些,要比死后搞隆重的葬礼和祭奠要好很多。我可以接受这样的观点,但也是要对这样的观点进行些分析。我认为生与死不是一种状态,人的一生将止于死亡,把这两者联系起来考虑的本就是一种默认生死相连的传统思想。说得明白一点,就是只有生,没有死,死仅是对生终结的一个概述。对活着的人好些,与他死后对他怎样,对这个人来说是没有意义的。既然这样,就没必要考虑自己身后该如何如何,一切全由他人处理,我们只是提点意见,这样对他们今后的生活或许有点帮助。比如:我走后不必太难过。每年有空可以来野外散散步,呼吸下新鲜空气,可以借来扫墓的名义。
也有种说法,说是死后的仪式是演给活人看的。或许有点道理,因为人们习惯接受接受贯的东西,认为这就是礼,显得你尊重传统,尊重逝者,重要的是你并不奇怪,并不会让人不舒服。这样对你今后的发展是有利的。社会就是这样功利的吗?但是仪式的意义呢?为什么会流传这么久远?如果没有这些仪式又会怎样?
我们需要这样的仪式,来分散我们的注意力。人总是太善于思考,依照一贯的套路,每一个身边的人离开,都不免会引起我们对生死的考虑。如果,我们对逝者的依赖很重,我们便很容易陷入被神秘化的生死问题中,打击我们脆弱的心理,影响个人今后的发展。仪式的好处是,可以让我们把注意力放到事务性质的礼套当中,暂时停止这样的意想。陪夜的意义我想或许也在这里吧,逝者、灵堂有什么好陪的?真正要关心的是活着的人,让他们不觉得孤独。
最初的巫师也许是最早的心理医生,借由一些巧合和现象使自己得到某种能力,让人们相信他。然后在仪式中安慰逝者的家人,慢慢地,他厌倦了,或许某种现象让他显得没这样的能力了,于是可以被平常人学习并操作的仪式便流传了下来代替了巫师。宗教不是神学,其实是广义的心理学。
亲人走掉的时候,总是很伤心的,出于自私的心理依赖或物质依赖。通常认为物化的遗体进行火化的时候就宣告永别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人在送进去之前又活过来的传奇事情使得人们认为这样的奇迹还是存在的,进而这之前都不承认这个人已经去世了。反正我的感觉是人们在这个场合的感情流露很多,真是拉都拉不住。如果,一个人的感情也是有限的,自那之后认定此人离去了,将对这人的感情在那刻以爆发的形式释放出去,今后也许会轻松许多吧。也好。如果在生时就已经全部给予了,死后倒异常平静了,我们也没有理由去说三道四吧。前提是感情是有限的。
如果我要求你笑着送我,你可以做到吗?如果你做不到能不能暂时答应我一下呢?
。。。。。
我写这文不是要勾起对生离死别的感觉和回忆,当然必然会勾起,我只是想通过我的理解,让我们更开阔和包容些,进而更热爱自己的生活。也是提供一种框架,希望可以认同。这次没有太多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断断续续的描写,理解起来应该不难。
BAMBOO生日到了,祝他生日快乐。小子的生日满另类的,跟我的圣诞夜有得一拼。下一篇日志的标题要叫《反复》,配起来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