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参加
银行家复训,相当于参加了三次银行家培训,随着带领游戏次数的增多和现实实践经验的丰富,对马丁老师的培训内容似乎有了更敏锐的触角和更多方面的吸收
1.慢慢来,比较快,因为我们相信会一起走得很远。财务自由不用过于着急慌张,罗伯特清琦人生三起三落,47岁才实现财务自由,我们追求目标的同时更要享受过程。财务自由是个伪命题,它会随着欲望的增长、支出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不能把握好欲望和支出,又不会享受过程。体验阶段性的美好,那这目标就好似海泗嵊楼永远可望不可及,终其一生寻觅不到,还留下一路“心酸苦楚”的痛苦回忆。
2.不是每个人一开始投资就可以获得高收益的,首先应该不亏损,其次可以战胜通胀,再者力求获得平均收益,通过大量学习实践后才有可能获得超额收益。
3.财务自由不是有时候自由有时候又不自由,健康科学的财务自由或者说高质量的财务自由,被动收入应该是两三倍于家庭总支出。再考虑到市场、经济周期等各方面的影响,被动收入应是多方面多领域覆盖,形成一个稳定的大后方支持。
4.财务自由不是不做事情,是做想做的事,可以有选择性的做事,无法想象没有正反馈的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罗伯特清琦财务自由前后做的事并无两样,但心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所以这取决于主观评判标准、看待事情的角度,就能给人完全不一样的心理感受。
5.比起过去传统的先计划再行动,先行动起来已更符合这个时代的需求。阳志平的《人生模式》一书就有提到此概念,于是这两年都在感受实践这个逻辑。高瓴资本的张磊也说过,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边行动边完善,过去想象不到今天,今天想象不到未来。马丁老师结合自己的职业经历,从销售到保险经理再到投资咨询公司,直到偶然接触到《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发生了彻底改变,才有了现如今的践行。只要用心,一开始找不到目标可能不是最重要的,但持续行动就会越来越接近。
6.没有100%都不喜欢的工作,也没有100%都喜欢的工作,关键还是取决于我们看待它的角度。再不满的工作,至少它能带来收入、能在贷款和信用卡带来便利、能结实一些同领域的朋友同事、能在专业领域深耕等等,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就可以多一分喜欢多一分热爱。
7.没想到朱妈2010年第一次参加游戏后,期间间隔了两年,2012年才参加第二次现金流,此后便可用“一发不可收拾”形容。原来这与宝宝的诞生密切相关,有小伙伴问朱妈“是宝宝给了你压力吗?”朱妈毫不犹豫回答“怎么会是压力呢,肯定是动力啊!”难怪春节期间朱妈在群里鼓励大家早谈恋爱早结婚早生娃,一方面正青春一方面父母尚未年迈,关键还能为追求物质财富的行动上提供更强劲的动力!
8.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给朱妈10%机会看不上,追求200倍,也愿意承担回测亏损风险;给马丁老师200倍,但他不想去花这个时间,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所以10%的回报也许更适合。包括我自己,这两年来也尝试了很多投资品种,现在做的基本是我热爱的适合我的。每个人职业背景,时间精力都不一样,在见过足够多实践得足够多的前提下,才有机会选择。
9.没有目标的风都是逆风,哪怕时代出现了风口、市场和公司给了我们机会,如果没有匹配对方向,那很可能一直会阻碍重重,或者说越努力越可怕。
10.自己上一篇的银行家总结有写到,前阵子银行家点评遇到了些瓶颈,经过今天马丁老师的复训,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马丁老师在点评玩家的时候也并没有过多或者强行的结合实际的投资案例,也没有太多的展现自身对投资实践的深耕。单从游戏的角度出发,以更容易接受的交流方式,就已能俘获人心产生共鸣共情。点评可以更多的运用询问引导,让玩家自己表达,在玩家表达的基础上进行延伸补充,而不是把自己作为真理强行灌输,最终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11.培训的后半段有小伙伴提出来,心创在近期好像过多的偏向财务自由而少了些心灵富足。马丁老师给了很好的答案,也很符合我当下的心理需求。追求成功和财富可能会牺牲部分幸福(心灵富足),追求幸福(心灵富足)的时候可能会牺牲成功和财富,更多可以像和面,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
马丁老师前一日还在深圳,隔天就来上海,身体力行的践行成就自己影响他人。感恩马丁老师的奉献付出,感谢
心灵创富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