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篇:精神分裂如何发生
第15篇:痛苦的童年为神经症“播种”
第16篇:青少年太听话不是好事
第17篇:孩子有问题,大人先自省
【1、印象最深刻的部分】
(1)、遭遇到严重心理丧失的人,必然会产生抑郁情绪,善于处理的人,通过向别人倾诉、宣泄、自我调整等方式,将这些抑郁情绪化解出去了;不善于处理的人,将抑郁闷在心里,闷得多了,就发展成了抑郁症。
(2)、经典的好孩子,在家里听父母的话,依赖父母,在学校听老师的话,依赖老师。这样一来,这个孩子的独立空间就会受到挤压,他会觉得不是为自己而活,于是就缺乏动力。他可能会出色地完成老师和家长交给他的任务,但却表现得比较麻木,对很多事情都缺乏欲望和追求,这也是抑郁的一种体现。
(3)、太好的“好孩子”,会有一种通病:缺乏激情。因为,他们努力学习也罢,努力工作也罢,都不是发自内心,而是为了满足父母及家人的期待。这种刻意的努力,是一种强迫性的努力。父母要督促他们,他们也要经常督促自己,才能继续努力下去。但是,他们仿佛对努力来的结果,譬如好成绩等奖赏没有什么热情,他们的口头禅是“没所谓”,仿佛什么都可以失去,什么事情都不能让他们兴奋。
【2、与现实的联系】
(1)、我不开心的时候一般都是闷在心里。
(2)、周围的长辈对我的评价一直都是“很乖”。
(3)、曾经问朋友觉得我的缺点是什么,朋友说“性子太凉了”,当时不太理解“凉”是什么意思,这次看书的时候明白了,就是凉薄、缺乏热情,也就不太容易快乐。
【3、行动和改变】
出现抑郁情绪时,要想办法化解,至于怎样才能变得热情一些,我不知道答案。GMT+8, 2024-12-22 15:04 , Processed in 0.051168 second(s), 20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