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2|
人到“少年”,有时候也是很感慨,一同出发的小伙伴,有的行动力杠杠的、早就走在财务自由的康庄大道上;也有朋友明明出生就是好牌却打的稀烂。而我自己更想知道的是,如何在一把不是太烂也不是太好的牌面上,得到我希望的人生。
有一段时间没有去玩现金流游戏了,自从换了工作,明明是时间更多了,行动却越发的少了。充分证明了有时候缺乏行动并不仅仅是因为缺乏时间,而是这件事在心里的重要程度。记得马丁老师曾以早已财富自由逍遥江湖的王琦主席举例,“玩了1000场,仍然觉得投资有盲区”。想想既然大咖都如此谦虚,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认为自己“通了”呢?
很庆幸昨天选择了去参加现金流游戏。临时请新晋银行家王胜带领,说服他的过程就像说服自己一样,什么时候能够真的准备好呢?还是选择带着盲区上?还好,我们的新银行家高大又帅气,临场又镇定,很好很好!
游戏共有6名玩家,程康、琳琳(飞机驾驶员)、tickey(经理)、tickey老公(工程师)、容竹(医生)、晓捷(医生)。
游戏进行17轮,最后一轮赵康出圈,tickey、晓捷和我都临近出圈。整个游戏过程,我不断的在思考,记笔记,整理印象最深的几点如下:
1. 以终为始+投资有时候是需要等待的
虽然平时也强调很多次“游戏不能无限制的玩下去,就像人生不会无限期的延长”,但是如果因为恐慌机会的欠缺而胡乱作出投资决策,同样也会导致机会成本增加。
在游戏的前半段我通过卖出三室两厅获得6万现金,马上买入了首付5万、投资收益率67%、月现金流2800的24套公寓;再次抽到投资收益率40%的4室公寓,我却犹豫不决,这个投资收益率在这个市场上属于中偏低水平,我手中现金也只是刚好够首付,但是放弃又同样有点过不去。最后考虑到4室公寓是一个流动性不差的标的,我还是买入了。
此后几乎就是一直在等,等了好多好多轮,坐看刘医生不断买入100%收益率的资产,我在旁边羡慕嫉妒恨的在小本本上写下了“要正确的理解市场的平均收益率,既然平均收益率可以达到这个水平,说明我们将有一半的概率可以遇到这个水平或者以上的机会”。
写着写着,我忽然意识到,我买这张卡最初的发愿根本就不是为了现金流,更不是为了攀比,而是一个穷医生对第一桶金的渴望,对成功的呐喊啊!心态一调正,马上就淡定了很多。不多久就连续遇到市场风云,每间4万元,果断卖出获得6.5万现金,当初1.5万的首付翻了四倍多,通过几番操作,原来只有500元现金流的资产最终换成了8室+2室+自动化企业,一共3820月现金流。
总结这个操作,第一以终为始,买入的时候就要结合自己的出圈进度判断自己当下需要的是什么,这个机会是否满足自己的需求,从而做出决策;不同的情况下,这张卡买入卖出操作肯定是不同的。第二就是等待,年纪越大越知道“1小时学会***”、“三步走实现***”这类标题是骗人的,有效的方法经得起等待。
2. 打破限制性思维——谁说操作只有这一种?
结合第一点的分析,我意识到我好像从来没有考虑过24套公寓是否要卖出,潜意识里就觉得这是一张现金流很大的卡片,卖掉了,我要花好几次抽卡机会才能填回来。可是作为一个高支出的医生,如果资产不能滚动起来,光靠几千块的结余是很难买到出圈的。嗯,决定了,下一次游戏要尝试大胆进出,四处打滚。
3. 摒弃运气的观念
这是玩家程康在复盘环节说的,我非常喜欢。新玩家往往将结果不够好归结为运气,其实运气到底是什么?是遭遇挫折后的心灰意冷志不在此,还是冷遇之后收拾心情分析还有哪些逆袭的可能?即使是新手,也有学习和逆转的需求。
赵康是第二次玩线下的现金流游戏,这句话说的很好,希望下一次继续看到你~
与现实的联系:
1. 太慢热了,太慢热了。如果玩一个游戏我都需要这么多心理活动来帮助自己迈出去,那么在现实中我会需要更多更多的动力和能量才能推动自己。这个,要改。
2. 有时候买入机会卡的时候会有“反正我也没有更好的投资标的”了的想法,在现实中是否也有同样消极而乱了步调的操作呢?还是要加强以终为始的原则贯穿行动。
行动与改变:
1. 动起来动起来动起来!本次游戏有一位玩家不显山不露水的最后复盘才慢慢的说,从05/06年就一直在买……空留我等一身理论没半点行动的老玩家捶青了大腿。
2. 把以终为始印到自己的决策模型里去,适时调整自己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打破路径依赖和限制性思维。
3. 提升成功的意愿,发愿做一个成功的人,相信自己是一个成功的人。
GMT+8, 2024-11-15 10:36 , Processed in 0.079981 second(s), 20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