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内容中你觉得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什么?
1,他人的言行也许和我们的感受有关,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起因。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
2,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求。
3,对他人的指责、批评、评论以及分析反映了我们的需求和价值观。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求,其他人就较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
4,不幸的是,大多数人并不习惯从需要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在不顺心时,我们倾向于考虑别人的过错。
5,一旦人们开始谈论需求,而不是指责对方,他们就有可能找到办法来满足双方的需要。
6,我们发现,为他人的情绪负责,牺牲自己迎合他人,代价实在太大了。
7,真诚待人比委曲求全更为可贵。如果别人感到不安,我们可以认真地倾听,但无须责备自己。
8,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1)“情感的奴隶”——我们认为自己有义务使他人快乐;(2)“面目可憎”时期——此时,我们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3)“生活的主人”——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与此同时,我们还认识到,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2.与现实的联系】这本书与现实之间有哪些联系?
1,最近工作和新同事沟通起来,有点不是特别顺畅,我就给别人冠上了“懒”“不负责”等帽子,其实工作并不会有多大的进展,相反弄得心情特别糟糕;相反,但我说清楚我的目的,表达了我的需求之后,工作反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就这么解决了。
2,上周,和公司里面据说最难搞的人吵了一架之后,虽然这个问题不怪,后来还觉得我作为新人作为下级出于尊重也不应该这么做,还气的他不来我们办公室了,我周五临下班的时候,我就利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写了一封邮件,通过观察、表达感受等,周一来了,我发现他的态度是180度的大转弯,工作方面包括与所有人说话的态度、为人处事的态度都发生的很大的改变,收获好大。
【3.行动和改变】你可以做出哪些行动来改变你的现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