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不开的经济周期》读书三问第14-18章
【1.印象最深刻的部分】
1.三位经济学家对菲利普斯曲线理论的批评:
杰伊·福利斯特:工资与就业的波动都是经济周期的动态结果,因此,通货膨胀不是就业的独立驱动器。增加货币供给会产生通货膨胀,但对就业影响甚微。
米尔顿·弗里德曼:经验表明通货膨胀并不能减轻失业,通货膨胀的增长也不能减轻失业,但是连续的通货膨胀率增长显然是不可持续的,也不是人们想要的。
罗伯特·卢卡斯:人们倾向于理性预期。如果试图通过注入货币来刺激经济,那么人们就会预期出现通货膨胀。企业会提高价格,而且工会也会要求更高的工资,以抵消通货膨胀。结果将会出现“滞涨”,也就是通货膨胀水平上升,但并没有额外的经济增长。
2.1955年,杰弗里·穆尔谈到了发生萧条之前的金融状况:
信贷与债务快速增长;
房地产、普通股与商品存贷之类的投资品价格出现快速、投机性上涨;
出借人之间为了新的商业机会开展激烈的竞争;
放松信贷条件与贷款标准;
风险报酬的减少由出借人寻求或承担。
【2.与现实的联系】
“通往非理性的16条大道”对于反思我之前与今后的投资,有着非常好的提点与警醒的作用。
【3.启发和收获】
历史上每一次的经济周期,都发人深省。
(附:“通往非理性的16条大道”
1、代表性效应:我们往往认为我们所观察到的趋势会继续下去。
2、错误共识效应:我们往往高估与我们所见略同者的人数。
3、后悔理论:我们试图避免可证实我们已经犯错的行为。
4、定锚/框架:我们的决策受到隐约暗示正确答案的信息的影响。
5、同化误差:我们会误解接受到的信息,以为该信息认同我们所做的事。
6、选择性接受:我们只接受似乎认同自己行为与态度的信息。
7、心理区隔:我们把现象区分为不同的隔间,并试着把每个隔间最适化,而非整体。
8、选择性认知:我们曲解信息,好让其认同我们的行为与态度。
9、过度自信行为:我们高估自己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10、后见之明偏误:我们高估自己预测过去一连串事件后果的可能性。
11、确认偏误:我们的结论不当地偏向我们想要相信的事。
12、适度性态度:我们与熟识的人往往持相同的态度。
13、社会比较:面对一个我们觉得难以理解的主题,我们以他人的行为作为信息的来源。
14、认知不协调:我们试图回避或扭曲表明我们的假设错误的证据,我们也会避免强调这类不协调的行为。
15、自我防卫功能:我们调适自己的态度,好让其似乎认同我们所做的决策。
16、展望理论:我们有一种不理性的倾向,比较愿意赌亏损而不是获利,这意味着我们持有亏损头寸的时间长于持有
获利头寸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