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也有哲学
名片的哲学对于商务人士来说犹如处世的哲学,太过张扬的设计与繁复的名头都有“暴发户”嫌疑,太过简单则显得缺乏激情与创意,只有做得张弛有度,准确传递性格或企业文化,才能以一张小名片赢得他人的尊敬。
文/潘灯
李开复如今已另起炉灶,想当年他在Google中国的时候,公司里只有他一个人的名片是繁体字印刷。俏江南执行董事汪小菲的名片是立体折叠型,可以立摆在桌面上,平地里钻出一个俏江南的标志性脸谱。中国国家登山队队长王勇峰的名片索性用珠穆朗玛峰当背景,以示其勇攀高峰的壮志。你以为像潘石屹、唐骏这些出位商人的名片都是充满设计感的么?其实,他们的名片都与其普通员工无异,简单朴素地代表着企业整体形象。
名片的哲学对于商务人士来说犹如处世的哲学,太过张扬的设计与繁复的名头都有“暴发户”嫌疑,太过简单则显得缺乏激情与创意,只有做得张弛有度,准确传递性格或企业文化,才能以一张小名片得到他人的尊敬。
名片也有哲学。
有些人爱派送名片。他们唯恐别人小看了自己,或是担心被人转手扔进了垃圾堆,于是在名片上费尽了心思,希望接受者能像艺术品一样珍藏。
还有的人怕发名片。发出去的名片就像放出去的把柄,被人抓住了就不放。尤其是互联网上还有专门收集名片的网站,要是被公开,就只得整天应付莫名其妙的来电了。倘若算计你的对手、你不想接触的客户和不想应付的粉丝们得到了这些信息,就更加痛苦。
不派发名片?除非你不是生活在现代社会。在如今这个时代,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在迎接新生时都会递上带有某系学生会某某部干事的片子。没想到第二天再次遇到新生,新生也递上了一张写有班级和宿舍号的名片作为回赠。
名片是不得不发的,问题在于发给谁,怎么发。一次商务宴请上,某业内知名的超级大Boss领衔出场,周围环聚着一批希望瞻仰其光芒的企业家,名片一张张递上去,转眼就落在了大Boss身边的女秘书手里,那些好歹也身价千万的企业家顿时感觉自己矮了一截,却有苦说不出。此时公关高手绝对不会凑上前,而是选择适当的时候,由认识这位大Boss的企业家相互引荐,首先就站在了平等的起跑线上。接下来投其所好地聊聊登山,聊聊地产,直到大Boss的眼里开始出现你的影子,再递上名片交换,一切水到渠成,也给日后的往来埋下伏笔。
有时候,作为联系方式的名片其实可以功能性甚微。一位颇让笔者佩服其作秀能力的律所合伙人,手下不过只有三位助理。他的名片简单得出奇,纯白的普通印刷纸上只单面印上三行字:律所名,大号的行书体姓名加上略小的“合伙人”三个字,下面是一个座机号。他把名片死死攥在手上,等到对方多次请求后才如同长辈派发红包一样把名片夹在左手的两根手指上挥出去。嘴里还不忘叮嘱一句:“打这个电话就行了,我的助理会给我汇报的。”而笔者的手机里还存着他群发来的一条短信,上面有他所有的联系方式,甚至包括家里的座机。这条短信应该是时刻准备在他手机的草稿箱里的。
事实上对有些人来说,连名片上的职位都需要低调。阿帆是武汉一家文化传播公司的总经理,而她进行有些商务谈判时,却习惯递给对方一张头衔为“艺术总监”的名片。道理很简单,每每对方抛来鸡肋,“向老总请示后决定”是争取时间和继续周旋最好的借口。当然,需要显示决断力的时候,她不假思索拿出的是印有“总经理”的那款。
如果你觉得有必要,连公司名和姓名都可以包装一下,反正名片也叫“明骗”。没人会因为一张名片就对你深信不疑,除非你在名片之后继续行骗,到那个时候找你的就不单是接你名片的人了。
现在早就过了一张名片走遍商海的时代了。重视名片功能的人总说“名片是商人的衣装”,这个比喻实在贴切。衣服最初就是为了遮羞,后来又变成了希望被人赞赏的工具,名片无外乎兼具了这两个功能而已。过于高调的衣服只能招来口是心非的赞赏,所以现在再要印名片还是绕个弯子才好。
GMT+8, 2024-12-22 16:18 , Processed in 0.043068 second(s), 19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