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心灵花园,大家明显放松了很多,游戏中的一些环节不再感到尴尬,在描述自己情绪时,也有更多深层次的内容被挖掘出来。
接纳
想到这点,是因为上周小伙伴提到的不愿写日志,觉得写出来的内容不够好,所以索性不写。这也引起我的思考,我近来日志也是越写越少了,为什么呢?
首先,目前对自己的状态不接纳,所以觉得写出来也意义不大。其次,觉得如果不是实践出来的有结果的内容,写出来没有说服力,也容易落入光说不练的自责中。
和马丁老师接触过的人都知道,如果聊了几句,你原先焦躁的心绪很快就平和起来。因为马丁老师说,你焦虑的这些很正常,每个人都有,没有就不是正常人。这背后,就是现在的状态是不接纳的,不接纳就会焦躁不安。
康南以前说过,我的模式是,觉得自己不好=>我改=>更好=>还是不够好=>改。。。更理想的模式是,我现在就很好,我现在做什么,是为了更好。道理是知道,可能是多年的习性,还是处在旧模式里。
轮回
一位小伙伴的经历,很清晰地说明了越抗拒,越吸引。如果模式不改变,就会发生一次小轮回。通过追问,深层次的原因竟是儿时的经历造成的。
我自己也提到,小时候父亲为了练习我的胆量,让我从桥的栏杆上走过,他则在边上用手拉着我的手以保安全。我只是记得这件事情,当时的感受有点不清晰了,害怕应该是有的。康南认为,也有可能,这个事件本身让我认为自己是胆量小的,进而对我此后的成长都有影响。
通过心灵花园,感觉是能发现问题的所在,只是更深层次的解读或者疗愈就不只是游戏能解决的了。
梦
来的当天早上,做了个梦。当天游戏间隙,康南对这个梦的解读,让我很惊讶,梦里果然藏了很多与潜意识相关的信息。
分歧者
关于恐惧,我问康南,应该如何面对?康南给我布置了课后作业,让我去看电影《分歧者》。这个电影很久前看过,很喜欢配乐,但是剧情什么的真就只是按照商业片在理解。这次再找出来看,居然发现通篇都是在讲恐惧。印象最深的是女主被困在虚拟的困境中时,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克服恐惧,把注意力放在环境上,充分利用手边的工具战胜恐惧,另一种办法是“从梦境中醒来”,当意识到当下只是幻境,困境就不存在了。我理解工具法就是大家所说的做做做,醒来法类似心灵成长类的方法。
康南点评:面对恐惧,“逃避”的本质是“把恐惧当真了”。当女主在梦境中“醒来”,那些活生生的困难瞬间幻灭。我们只有与梦境认同,才会在其中寻找“工具”解决问题。心法是修炼在生活里“醒来”。技法是末,心法是本。用技但不迷技,心才不会迷失。
点评我感觉很有道理,但是还是有点摸不到抓手的感觉,心法如何学习运用呢?什么样的心法,是适合自己的呢?现在能想到的,可能NLP里的一些方法是自己相对能接受的。
行动
看《分歧者》
重读《重塑心灵》